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民俗理论的实际提炼性与追求规范性、区域民族民俗描写研究之丰富性与精确性、田野考察之可学性与可操作性、民俗学研究之献身性与交心工程性四个方面来考察 ,王建章教授的《中国南楚民俗学》是区域民族描写民俗学的优秀著作。  相似文献   

2.
“中大民俗学会”在中国民俗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世纪30年代“中大民俗学会”的创立及其刊物《民俗》周刊和民俗系列丛书的相继面世,是中国民俗擘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会学者对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考察,对外国民俗学派的系统介绍和“民俗学传习班”的开设,揭开了中国民俗学史新的一页;不但拓宽了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领域,培养了专门人才,而且普及了本学科的知识,扩大了在国内外的影响,为加速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民俗学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民俗研究起源甚早,可追溯到西周初。而古民俗学研究之形成,应以两汉《淮南子.齐俗训》、《风俗道义》的出现为其标志。逮唐宋民俗研究风气大开,统治者视民俗研究为资政佐治之重要资源,更促进了民俗研究的发展。至于西方民俗理论传入而形成近代意义之民俗学,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与民俗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民俗学的开拓者与保护人 ,早年即进行了许多民俗调查研究、记述和翻译工作 ,多次留学欧洲时均以民俗学 (民族学 )为主要学习与研究的内容。归国后在北京大学与中央研究院都大力提倡民俗研究 ,对中国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民俗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上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晚年更专注于民俗研究 ,“颇欲研究民族学以终老”。  相似文献   

5.
民俗志是民俗学研究基础性工作成果的呈现。传统的民俗志写作范式往往使民俗志成为一种记录的资料集合,它缺乏对民俗的进一步阐释和解析,并对民俗主体关注不够。随着人类学等学科对其民族志范式的反思,以及民俗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学者们对民俗志范式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和探索。传统民俗志撰写中分类的方法并没有过时,关键是如何进行符合逻辑的分类。主体生活串联式民俗志也许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民俗史料、民俗著作丰富的国家。对历史民俗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既是中国民俗学的优势,也是中国民俗学研究不能忽视的的学术重点。在民俗学视野下进行历史民俗文献研究,要求对“历史民俗文献”进行准确的学术界定,充分发掘并重视历史民俗文献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历史民俗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提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早期的民俗学者以严谨的学风开创了历史民俗文献的学术风尚,现今中外学者也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历史民俗文献研究的学术进程。同时,历史民俗文献研究存在着许多研究薄弱或缺失方面,这一方面说明学术研究的缺失偏颇,另一方面也启示这是有待开发的学术宝库。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俗学学派价值论 ,需要从中国学者对民俗与民间文学的“价值探索”中梳理。中国人的价值观源于中国人的生活实践 ,源于儒、道、墨学术精英的学说 ,源于中国民俗民间文学。随着对民俗与民间文学研究的发展、深化 ,中国民俗学学派价值论的研究 ,也将发展、深化。  相似文献   

8.
现代世界民俗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超越了一国民俗学的时代。民俗学家们不再以研究本民族或他民族来作为自己与人类学家的区分标准。另外,民俗学家已经很难指望在什么偏僻角落发现不为外界所知的奇风异俗。在世界民俗学的学术视野中研究世界各地的民俗事象,实现对民俗创造者的代际理解、族际理解、国际理解乃至普世理解,应该成为民俗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中国民俗学应该而且能够与世界民俗学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传承的学问,立足当下回顾某种民俗传统的起源、发展与生成。通过追寻个人对某种民俗事象记忆的叙述,我们能够了解到一种民俗事象的概貌。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民俗传统实践中的个人、个人的口述史和生活史等等,成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关注对象。鉴于个人在民俗传统传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个人记忆与叙事之上,借助"口述史"和"生活史"的记录方法,做好个人访谈,也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是继《吴越地区民间信仰民俗》和《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之后的关于吴越地区民俗文化的系列研究成果。由于海岛的独特性,该课题在调查方法上,突破了以往民俗学的"投入式调查"和"参与式调查"模式,而探索到了第三种调查方式,即以当地土生土长的文化人来调查和描述本地的民俗文化,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民俗学在理论上还存在着让人探索的广泛空间,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来建立中国的民俗学学派,有着崭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的民俗学研究与国民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作人无疑是中国民俗学的一位重要先驱者。他于1913年至1915年间所写的《童话研究》、《儿歌的研究》、《童话略论》,特别是《古童话释义》即是用神话学人类学派的理论研究神话、传说与童话的最初尝试,也是我国最早的民俗学研究成果。五四时期,周作人是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后改名为民俗学会)主要领导人之一,由此而开始了我国有组织的  相似文献   

12.
民俗学包含着广泛的研究内容,如有关信仰、习惯,传说,民谭、歌谣、谚语、谜语、儿歌等等均是其研究的范围。有关民俗的资料的采集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如希腊荷马史诗中包含了许多古代民谭;阿拉伯的《天方夜谈》、欧洲的《伊索寓言》、我国的《诗经》都包含了民间的歌谣;历代史籍也都记有民间的风俗习惯等。但这些仅能称之为“采集”,还谈不上研究。对民俗进行科学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初的欧洲,而形成一门完整的科学则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一八六四年,英国学者托马斯(W.J.Thomas)正式以“民俗学”(英文为Folklore,意为“民众”的知识)一词命名这一新的学科。在我国,民俗学的形成是在本世纪初,开端于一九一八年“北京大学歌谣调查会”和其后的“风俗调查会”的成立。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以一九二七年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为标志。民俗学会的出版刊物,研究成果影响很大,导致民俗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和国内许多民俗学团体的相继成立。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民俗学活动才逐渐由衰落而转入民族学研究中去。本文把民俗学起源到抗战一段时期称之为“早期民俗学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13.
"问题格"是西方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一种调查和记录各种文化事象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调查提纲。在国外民俗学者的调查研究中,问题格的设置一直是被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伴随着对民俗学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认识,内容也日趋充分完整。国内民俗学问题格研究主要参考国外问题格,并由此形成传统的分门别类的民俗志书写方式。当下随着对传统民俗志书写方式的反思,未来民俗志的书写需不需要分类,如何才能够将民俗很自然的书写下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典范,以百科全书式的容量,反映了封建王朝时期四大家族的盛衰,展现了丰富广阔的社会内容,刻化了几十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可以说《红楼梦》的研究价值是我国以往的古典小说无法比拟的。然而,目前对《红楼梦》的研究似乎在主题表现、人物塑造、考证辨析等方面有较多的涉猎,而对于《红楼梦》的民俗学价值探讨的较少。民俗学是一门新兴而又古老的边缘学科。说它新兴,它在世界上也只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我国的历史也仅有六十多年;说它古老,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民俗,它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为一部描写满清时期社会生活的浩瀚的《红楼梦》,其中无疑蕴藏着反映当时社会的丰富的民俗内容。在此,笔者参考了国内外日前民俗学界的分类方法,对《红楼梦》的民俗学价值作一点初步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破恶声论》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里面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思想。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宗教、庙会和神话三个方面来解读《破恶声论》中鲁迅早期的民俗思想。分析表明:鲁迅早期对宗教、庙会和神话等信仰方式的起源、局限、社会作用,对中西信仰的平等地位以及对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今天从民俗学的视角来重读《破恶声论》不仅对民俗学研究,而且对国家的宗教政策、民间信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北京大学召开了庆祝《歌谣周刊》六十周年纪念会。纪念会由季羡林副校长主持。中文系教授王力、吴组缃、林庚和中文系、社会学系、东语系、经济系、图书馆等单位的中青教教师、研究生和学生出席了会议。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钟敬文、贾芝、马学良,中国民间文艺研会顾问、前《歌谣周刊》主要编辑、八十九岁高龄的常惠老先生,以及兄弟单位的有关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季羡林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歌谣周刊》成立六十周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值得纪念。在民俗学的研究方面,北京大学带了个头,但是后来没有坚持下去。今天开会,一方面庆祝,另一方面请大家发表宝贵意见,怎样在北大把民俗学研究搞起来。希望把空白学科抓起来,搞上去。钟散文教授在发言中说,《歌谣周刊》是一九二二年创刊的,实际收集歌谣的时间还早,一九一八年就开始了,刘半农、鲁迅、李大钊都参与了这件事。一九二八年中山大学创办了《民俗周刊》,同时成立了民俗学会,举办了民俗学讲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穆格勒的民族志《野鬼时代———中国西南的记忆、暴力和空间》,对“空间”概念和“行动者”等概念做了新鉴定,对众所皆知的“文革”历史事件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用民俗模式的生活属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对民俗整体研究有一个理论上的整体把握;将社会理论、底层历史与民俗解读有机地勾连起来,加深我们对民俗事项的阐释深度。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可能需要长时段的田野调查方法和社会理论的介入。埃里克.穆格勒的这本民族志著作《野鬼时代》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典范。对于研究当代中国的学者来说,这本著作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戏曲批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杜佑的《通典》、段安节的《乐府杂录》,记录了一些早期戏曲活动的情况,宋代的一些史书、琐记、诗文中,也零散记有一些唐代戏曲名称、演出活动。但这一时期的戏曲批评,通常只是纪事的附属物。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论述了戏曲声乐理论与歌唱方法,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探讨了戏曲的声乐理论,夏庭芝的《青楼集》包含了若干女艺人的小传。这些戏曲论著固然有其一定意义和价值,但面对着刚刚从诸种单次艺术的综合中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中国影戏民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影戏的研究是在西方人文学术思想、学术理念,尤其是民俗学等的影响下开展起来的,但自其起始之初,人们对影戏民俗,以及影戏和民俗的关系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后,学者对影戏民俗的研究渐多,但不少仍只是只言片语的记录,或是带着猎奇的心态略作描写,并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有的虽然可能就某一点做了深入论述,但却缺乏宏观、系统、全面的思索.文章通过对中国影戏民俗研究的论证,指出生存环境、生存价值和生存实践是影戏的生存要素.  相似文献   

20.
面对非遗运动的巨大声浪,岩本通弥教授的《东亚民俗学的再立论》从欧亚比较的角度,将各自有着演进历程的中日韩三国的民俗学视为一个整体,明确提出东亚民俗学再出发的基点是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之上回到日常。有鉴于此,进一步审视其提出的"Folklore-民俗(学)"中英互译这一学科发端的根本问题,就有了必要。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在现代中国民俗学的演进中,除了Folklore一脉的影响之外,中国民俗学还有受到美国民俗学家、社会学家孙末楠Folkways影响而在燕大社会学系进一步发展出的"社会学的民俗学",也即社会科学化的民俗学的这一支脉,因为采用局内观察法,在社区-功能论引导下的民俗学研究,本身就是直面当下,面向日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