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挑灯夜读,时有所感。或得,或惑,或喜,或忧。常信手录下,以志不忘。今择四题,总冠《夜读随笔》,按写作先后罗列于下。不敢苟同——读《古堡》与《致“铁匠”曹文轩》周晓在《致“铁匠”曹文轩》一文中说;“《古堡》和《海牛》都写得空灵”。但我细细读了《古堡》(恕我避开《海牛》不说),留在脑际的感觉却不是“空灵”感,而是一种不真实感。小说的开头似乎写得有点儿玄乎:那山“对于孩子们,不,对这山下的全部居民,它却有一种强烈的诱惑力量——据老人们说,就在这云雾漫漫  相似文献   

2.
刘绍义 《中华魂》2014,(18):56-56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这是袁枚的《寒夜》诗。古代读书人是幸福的。在寒冷的冬夜挑灯夜读,不知不觉已是三更,老婆心疼丈夫冻着了累着了,屏灯或夺灯,半是撒娇半是无奈。这首诗又让我想起见过的一幅清代《夜读》木雕,一小娘子坐在床沿,手撩帐幔,想来罗衾不耐五更寒,见丈夫还在读书,就嗔怒相责;面对妻子的责怪,丈夫半是尴尬半是理屈,侧面避锋,画面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3.
《老友》2014,(2)
正2006年我退休后,第一次收到单位给我订的精神食粮——《老友》时,立刻被她图文并茂的版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所吸引。经过两个晚上的挑灯夜读,我把一本《老友》从头到尾读了个遍,连广告都没漏掉。读后,我顿觉神清气爽,对退休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8年来,每期《老友》到手,我都是一口气读完,  相似文献   

4.
夜读记     
晚上8:30,我洗漱完毕,走出卫生间,朝四下一看,太好啦!爸妈都不在!我立马跑到书柜前,目光急切搜寻昨晚的《封神演义》,接着就把书包在睡衣里,打算上楼,然后开始了我的“夜读”之旅。  相似文献   

5.
《夜读抄》是周作人的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某种意义上是知堂老人风格转向的标志。《夜读抄》中,作者采取了返身和复位的姿态,对当时的"时文"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并承续五四启蒙的旗帜,提出了"自由"与"中庸"的理念,深化了五四民主与自由的认识。《夜读抄》在文体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反客为主的"抄书体",所抄之书,所引之文,不仅是文本的主体内容,也是文本的主题内容,它自成体系而又浑然天成,自然之中蕴含着缜密的心思,流畅里有着精明的别择,显示了知堂老人散文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如果那个远在盛唐时代的狄仁杰也是“七零派”的某种记忆,那么肯定是高罗佩精湛的小说技艺给他们的成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感觉。那时候,我夜读《大唐狄公案》,常有毛骨悚然的感觉,不禁撒开书本,钻进被窝。荷兰人高罗佩在翻译中国公案小说《狄仁杰》的时候,发现传统的写法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西方读者的需要,因此他利  相似文献   

7.
作文要写好,命题很重要。命题不能超越一般学生的生活范围和知识水平,要实事求是。我命题,总要设身处地想一想,估计到学生心里想得出——勿愁;笔下写得出——勿乱。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通俗明白,不使学生为审题而绞尽脑汁。并且命题要反映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一看题目,就仿佛看到了生活的影子,知道题材就在眼前,可以就地取材。有时我从实际出发,出几组题目,让学生进行比较,如《灯下》和《夜读》、《宝贵的四十五分钟》和《一堂物理课》、《记一次活动》和《记一次体育活  相似文献   

8.
四季夜读     
彭云 《今日南国》2013,(2):38-38
读书影响人生.读书决定人生,所以读书乃人生重要之事。读书无需论地论时,读书大可随时随地,你可在晨霭中卷不离手,亦可于午后暖阳下书香浸淫;你可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上对字迷醉,亦可于草长莺飞的绿地里轻吟平仄。然而,对于读书人而言,最好的读书时光莫过于夜读。夜读是一种境界。夜读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  相似文献   

9.
周毅 《今日南国》2006,(1):14-14
都市的夜,繁华喧闹。挑灯夜读颇感疲惫的我来到夜市排档的一角,坐定后点上一碗小吃,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突然,邻桌飘来悠扬的琴声。抬头望去,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正抱着吉他自弹自唱。很快,他来到我的桌前:“先生,点一首歌吧。您觉得还行,就给5元;感觉不行,就给3元,不给也行!”  相似文献   

10.
公婆炒股     
公婆退休前在当地都是不大不小的官。做官多年养成的说教习惯即使退休在家也一时难以改变。公公常在我做饭时,背着手在厨房里踱几步,检查卫生;婆婆则喜欢站在灶前监督我别把油放得太多。尤其婆婆,她经常倚在厨房门旁防止我把剩饭剩菜倒掉;她也经常在我伏案夜读时突然推门查看我是否把台灯调得太亮浪费了电。  相似文献   

11.
夜读岳飞     
窗外,江南的春雨潇潇。远处高楼上五彩霓虹灯明灭不定,近处有流行音乐在卡拉OK泛滥新潮。我独坐书房,像独守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挑灯夜读八百年前的岳飞。我读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丞相祠堂何处寻?”多年前有缘去四川成都,刚刚从杜甫《蜀相》诗中走进去,便在武侯祠的回廊上被镇住了。回廊壁上嵌着两块硕大的青色石碑,镌刻的正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我平日也读过不少碑帖,最令我五内如沸的莫过于这一方了。那遒劲奔放的行草,喷自一管“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的凌云健笔,涌自一位英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激烈壮怀。巴…  相似文献   

12.
爱您,妈妈     
记得那年的一个夜晚,伴我夜读的台灯突然"罢工"了,束手无策的我只好把小侄女的台灯借来用。谁知借来的台灯也不争气,只给我带来不到十分钟的"光明",便也灭掉了。小侄女气得把责任全推到我头上,跟我吵闹起来。妈妈闻声赶到,不问青红皂白就训了我一通。我更加委屈,哭着冲妈妈喊叫":这又不是我的错,你凭什么对我这样?你不是我妈妈!"说完,便冲进卧室重重地摔上房门。  相似文献   

13.
陆游《夜读兵书》诗"耻复守妻孥";《晚泊松滋渡口》诗"江回徙倚忽逢山"及"未满百年均是客,不须数日待东还";《蟠龙瀑布》诗"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太息》诗"冰霜迫残岁";《闻虏乱有感》诗"头颅自揣已可知";《晓叹》诗"幽并从古多烈士,悒悒可令长失职"等章句的文本解读存在一些问题,故游国恩、李易先生《陆游诗选》,朱东润先生《陆游选集》等权威注本的注释及解说,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派”知识及其相关话语是对1980年代影响深远的思想和美学资源.学术界和批评界相关著述多以“西方/中国”为框架,使用比较研究或影响研究的方式进行分析.文章借助茅盾的《夜读偶记》,从整个当代史的角度对“现代派”话语的本质化过程进行想象性重构,提出1950-1970年代构造“现代派”的历史分期、审美范畴和知识形态是当代文学“现代派”话语的重要来路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 叔文龙虎:这里工作队同人都因事出去了,我成了个“留守”,半夜中一面板壁后是个老妇人骂她的肺病咳喘丈夫,和廿多岁孩子,三句话中必夹入一句侯家兄弟常用野话,声音且十分高亢,越骂越精神.板壁另一面,又是一个患痰喘的少壮,长夜哮喘.在两夹攻情势中,为了珍重这种难得的教育,我自然不用睡了.古人说挑灯夜读,不意到这里我还有这种福气.看了会新书,情调合目力可不剂事.正好月前在这里糖房外垃圾堆中翻出一本《史  相似文献   

16.
匠心兵圣 纵横武经─—读《孙子评传》王晓毅黄朴民博士的新著《孙子评传》已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挑灯夜读,不觉回到了狼烟四起的春秋末年,目睹了一代兵圣孙子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为古代军事思想家写评传,是一件看起来容易而实际上相当困难的工作,很难在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不贪为宝     
夜读《左传·襄公十五年》一则不贪财宝的故事,颇有警示意义。宋国时,有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献给掌管工程的官员子罕。献宝人说:“我给雕玉的工匠看过,他们认为是真正的宝玉,我才敢拿来献给您。”子罕说:“我认为不贪的品格是珍宝,而你认为那块玉石是珍宝。假如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不都失掉了自己的珍宝么?所以还是让我们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献玉人向子罕跪拜敬礼,继续恳求说:“小百姓带着这样值钱的东西,简直不敢出门,我今天把它献给您,是希望能免于横死。”于是,子罕便把玉石留下,叫雕玉匠人帮他雕琢加工,把加工好的玉石卖掉,使献玉…  相似文献   

18.
夜读偶记     
为了弘扬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现将我在夜读中随手所记的几则故事整理于下。 一 我国汉代有个大孝子叫韩伯俞,少年时期很淘气,为此母亲常常责打他。有一次举杖打他时,他突然大哭起来,母亲问道:“往日打你,一声不吭,今天打你,为什么哭呢?难道你觉得受了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的幸运、语体美及其它──夜读断想杨守森1作为作家,曹雪芹是幸运的。他曾生活在那样一个人丁兴旺、仆役众多、亲朋聚居的大家族中,这才使他有可能在《红楼梦》中,从容安排那么多复杂的人物,写出那样一层层盘根错节、纵横交叉、玄妙莫测的人物关系。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夜读偶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现象,扬弃了古典主义至现代主义的一切反现实主义文艺,肯定和展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和灿烂的发展前景。对于掌握社会主义文艺的共同特性,研究社会主义文艺的特殊规律,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无疑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