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笔者通过座谈和问卷两种方式 ,对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的认识、学习的情感、学习的行为方面进行了调查 ,并归纳出他们的学习态度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表明,高等学校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的总体现状达到较满意的结果,但也表现出体育理论课内容偏少的特点,学生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使体育锻炼的态度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不同,大学一至三年级呈上升趋势,三年级态度及认知、情感、意向得分最高,基本达到同化和内化阶段,因此,大学三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是十分必要的。性别差异使体育课学习态度产生差异,女生在生理、心理特征的差异影响其态度及情感、意向水平的差异。高等学校体育课应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项目设置上体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同的学生生源,其体育课学习态度不同,农村生源的学习低于城市生源的学生,受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家庭体育环境和中学体育组织管理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行为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里形成了某种与其他专业的学生行为管理工作有所不同的特点.文章分析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管理模式的现状,提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根据体育专业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性和共性出发,提出了增强民主意识,把"以人为本"贯彻到管理工作中;加强思想教育,将思想教育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细化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再加上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出身" 和行为特点,决定了体育专业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体育专业辅导员应该与时俱进,树立多重角色工作理念,不依靠传统的管理经验,并进行管理机制和体制上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是衡量一个人专项学习好与坏的基本标准.文章通过对贵州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成果的调查,发现问题从而为贵州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能更好地开展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体育大学生情感教育认识的调查,发现情感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格塑造工作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找准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锻炼热情,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能主动学和乐于学。情感发展是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之一,而体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必须承担起实施情感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他们的学习态度、行为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改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校园文化氛围的净化等重大问题.近年来各大学普遍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厌学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学习心态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挖掘这种厌学现象的根源,对于克服大学生的厌学心态,端正其学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围绕大学女生对体育的认识、理解、参与、情感投入和媒体宣传的关注等,对湖南城市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两所高校不同专业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大学女生的体育行为与运动项目存在着差距,对此提出了改革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情感因素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分析了121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学习情感因素,并就情感诸因素对学习成绩的预测力做了相应研究和探讨。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主要是工具型动机,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焦虑,学习态度上的考试倾向性较强,但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自信心和移情能力。对学习成绩有明显预测力的情感因素依次是:融合型动机、焦虑和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构建大学体育课评分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着重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横向评价,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纵向评价。根据高校体育教学应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这一思想,在充分论证体育评价在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的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大学体育教育应该作为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开端,而不是作为一个分量化的教学任务来完成;建立起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基础差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运动技能掌握,身体素质提高幅度,并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分内容的纵向与横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学习风格与英语学业成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个体因素之一。作者对41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和认知风格(场独立和场依赖)对词汇记忆、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了解学习风格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2.
论学习力与学习型领导干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次性学习时代"已经终结,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经悄然来到,构建学习型政党,塑造学习型领导干部就成为必然。因而,正确认识领导干部学习力,深刻分析当前在领导干部学习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研究如何提升学习力,培养学习型领导干部,已成为全面创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探索隐性知识在语言学习早期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学科,语言长期给人一种迷茫。不进学校,人们自然会讲母语;进了学校,人们也不一定会讲外语。其实,该问题的关键是人们没有搞清楚语言的二重性或二种知识:显性知识(有关语言的知识)和隐性知识(语言自身)。围绕这一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两种知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作了一定的阐述与论证。指出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语言的基本特征和语言隐性知识的重要性,用隐形学习的方式来开拓学生的隐性语法和隐形记忆的能力,以正真掌握语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习型农村构建中农民学习素质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学习型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农民学习素质的培养是构建学习型农村的关键.农民学习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学习的认识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并进一步影响农民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从根本上决定着农村人口人力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知识掌握及其使用的情况,对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做了有关的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习策略知识缺乏了解;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英语学习认知法和交际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系统传授学习策略知识课程;加强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发挥农业院校的特色,开创特色课程,以期帮助改善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知识体系,并促进其有效实施,提高其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知识类型学与学习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的类型制约学习过程的展开,规定着学习方式的选择。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大多是一个旁观式的客观把握,强调事实分析和逻辑推断,而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获得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经验和情感卷入,其学习方式大多是开放式的主客交融。对于理性程度较高、逻辑性较强、易于言表的演绎—系统知识,其学习以“讲授—内化”为主要形式,而对于处于私人经验水平、为个人所拥有、难于言述和传达的经验—缄默知识的学习,其主要形式为“指导—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7.
传统英语教学注重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很少将视线投向语言文本以外的范围,因而学生在学英语时出现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普遍现象。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者应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使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AstheEnglishproverbgoes:”You′renevertoooldtolearn”,learningisalife-longprocessandnoonecanclaimtohavelearnedenoughandthathisorherlearningiscom plete.Oursisa”knowledge (information)explosion”age;changestakeplacenotonlybytheday,butalsobytheminu…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发展企业能力的问题。根据知识理论的观点,企业能力的发展是组织学习过程,将企业在联盟中的学习的过程分为“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两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总结了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在第二阶段,根据知识管理观点,认为知识的转化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通过联盟巩固并发展企业自身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文化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内容。文化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隐性内容,与本族文化存在差异的显性内容以及与日常交际相关的实用的显性内容。二语学习者的文化学习应是一个有明确文化意识的、显性的、体验性的学习循环。通过一系列分阶段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学习活动,二语学习者在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同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