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主办的一档电视娱乐节目,由于主办方的精心策划、观众的广泛参与以及媒体的竭力炒作,“超级女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基于此,从顺应年轻一代崇尚快乐的文化娱乐追求;顺应大众的“中性化”审美趋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准确定位于大众视角等文化研究的角度,对“超级女声”的成功作一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5年,央视名列“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第341位,湖南卫视以高超的公关技巧在短时间内树立了“超级女声”这个难以超越的娱乐品牌,凤凰卫视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成功媒体形象的典范,而自2002年开始的“中国十大公关事件”评选,陆续将央视、凤凰卫视、南方周末等媒体主办的公共关  相似文献   

3.
2005年,超级女声在中国掀起了全民娱乐浪潮,无论是电视节目之于湖南卫视,还是营销案例之于蒙牛乳业,或者娱乐品牌之于天娱传媒,“超女”这个项目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成功。2006年,更多媒体和企业义无反顾地投身电视“真人秀”这股热流中,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红楼梦中人……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现能够与超级女声相媲美的真人秀节目。那么,什么样的真人秀活动有可能媲美甚至超越“超女”?企业的品牌、销售与电视节目如何做到无缝衔接?笔者试图在此做一些分析和揭示。  相似文献   

4.
1997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栏目以其全新的样式、极强的娱乐性而迅速窜红,随后“玫瑰之约”引爆了婚恋交友话题;2005年,“超级女声”轰轰烈烈地“唱响中国”,独播剧《大长今》垄断收视,“仁和闪亮新主播”粉墨登场……湖南卫视的一系列节目,始终奉行着二字箴言:娱乐。2006年,湖南卫视成为了全国省级卫视全年广告创收首破10亿元大关的频道,这是其“娱乐”定位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5.
夏爱华 《社区》2010,(23):18-19
2005年夏天,在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大赛上,李宇春获得全国总决赛冠军。原以为从此星途灿烂,追梦的女孩却怎么也不会想到,从她成功的那一刻起,脚下就荆棘丛生,一路坎坷。  相似文献   

6.
现在打开电视,即便不是“沙发土豆”的非电视迷也能明显地发觉,除了电视剧,最火的节目就是各种各样的“选秀”了,相对前些年盛行的“综艺”节目来说,“选秀”类节目最颠覆性的改变在于:再看不到明星们高高在上地作秀,平民观众的参与互动成了节目的主体。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到央视的“梦  相似文献   

7.
蒙牛集团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目前拥有总资产近40亿元,员工万余人。主要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100多个品种。蒙牛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乳制品企业。蒙牛酸酸乳的问世,是中国乳业发展进入同质化时代的一次“破冰”之举,蒙牛酸酸乳面对的是最具消费潜力的年轻女性,如何激活此类人群的消费需求,成为整个产品赢得市场的关键。如何在乳饮料时代迅速占领品类先机,确立领导者形象?如何在2005年迅速提高蒙牛酸酸乳的知名度?如何在提高产品知名度的同时赢得终端销量?这些都成为蒙牛在2005年市场工作的重头戏。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在经过缜密的调查之后,蒙牛最终选择了与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组进行合作,希望借助“超级女声”的影响力宣传蒙牛酸酸乳、传播蒙牛品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湖南卫视的新秀节目"超级女声"为例,认为在它掀起的这场文化运动中存在着一定的亚文化特色。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几个特征:首先在女孩们中"浪漫的新潮少年文化"已经渐趋解体;其次,也存在着一种抵抗,但更多是温和的;最后,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亚文化现象的产生是与商业运作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2005年“超级女声”获得前所未有的商业成功的刺激之下,2006年,反应灵敏的中国市场娱乐传播风起云涌,从跨国巨头“两乐”到本土标杆企业联想、蒙牛,都在全力打造自己的娱乐平台,甚至娱乐品牌,娱乐传播成为这些著名企业的营销新势力。“超级女声”就像一把打开宝  相似文献   

10.
通过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红高粱》、《甲方乙方》、《武林外传》以及湖南卫视精心打造的“超级女声”等影视热点的狂欢化表现,探讨狂欢化深受观众欢迎的原因,在传统遭受颠覆的背后,体现的是人们文化审美观念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大众更为喜欢滑稽幽默、搞笑热闹的喜剧。  相似文献   

11.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目前“超级女声”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深受许多年轻女生的欢迎,并且也在大众文化界引起巨大轰动。仔细分析的话,“超级女声”同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对其有许多突破的地方,具有许多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作为中国娱乐元年诞生标志的电视节目《超级女声》作为文本,对该节目的目标受众诉求、流行符号以及受众的生产性参与等元素进行细读。文本分析的同时引入历时的维度,力图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娱乐产品《超级女声》和20世纪20、30年代以及1949年以降的大众娱乐形式之间建立互文观照,在发掘中国特有的“集体/个人”(“公/私”)文化阐释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多重意义的“暧昧”构成了中国大众娱乐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时下,真人秀风靡荧屏,"平民造星运动"正在各个电视频道中如火如荼地展开,央视开发了"梦想中国",湖南卫视则有"超级女声"……但是,一说到挑选"平民明星",就要考察"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技艺,离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超级女声"是文化工业时代的一档娱乐电视节目,歌曲演唱是"超级女声"主要的兴奋点和表现形式。作为一个音乐教育事件,给音乐教育带来了许多有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互为粉丝     
黄健翔 《可乐》2010,(12):26-27
2005年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是“超级女声”,很多人在网络媒体上看到我支持张靓颖。作为公众人物,在这样一个热点事件上公开个人立场,是有一定风险的,那意味着得罪其他“超女”的“粉丝”,妹妹也骂我“脑子坏了”。没办法,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终极“PK”     
“PK”一词随着“超级女声”节目的宣传而日益流行起来。“PK”来源于电脑游戏中,是玩家和玩家之间相互厮杀的方式,英文是Player character Killing,后来就被广泛用于各种需要通过一对一单挑以决高下的赛事和游戏中.目前“PK”一词使用范围广泛,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了新的变化。“PK”简单上口,满足了现代人求新求变的心理,成为媒体追捧和人们喜爱的用语。  相似文献   

17.
观澜 《今日南国》2006,(21):20-23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若是没有了婚姻,爱情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吗?“超级女声”不仅火了超女,更令主持人汪涵一跃成为娱乐界“超哥”。人们始知湖南卫视有个巧嘴汪涵,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喜欢他的“粉丝”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毫不逊色于“玉米”、“凉粉”。最近网络热传汪涵要吃“窝边草”——他要娶他的女搭档、美女主持杨乐乐。同事们都说,两人十分般配,都是开心果类型,一个是嘻嘻,一个是哈哈。然而,这欢笑的背后却荡漾着几许动人的恋歌。2001年秋天,有两件事汪涵记忆犹新:一是国外发生了“9·11”;二是台里来了个四川美女。美女…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夏天的"超级女声"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电视选秀娱乐风暴席卷中国,其火暴程度非同一般,而且备受青少年青睐,"超女现象"产生了强大的"同辈群体效应"。于是,当"超级女声"作为非主流文化的代表,与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教育迎面相撞时,当代中国教育应该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9.
从“超级女声”歌迷昵称的语义现象出发,探讨不可译现象和不可译因素,对此进行归纳,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供译界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3年至2006年,诸多媒体一番轰炸式的报道之后,一个“天使少女”鲜活出炉:她叫安童,是一个被遗弃的身患白血病的私生女。她身残志坚,16岁已经创作了300多首歌曲,并在北京的地下通道卖唱挣钱治病,成了一名“地下通道超级女声”……安童的故事令千百万观众和读者热泪纷飞,一些爱心人士还和孤儿安童组成特别家庭。然而,令人跌破眼镜的是,2008年5月14日,这位“天使少女”突然被押上了北京市大兴区法院刑事审判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