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海马是学习记忆的重要脑区,中枢的乙酰胆碱是参与学习记忆的重要神经递质,海马一边缘系统中有丰富的胆碱能纤维和胆碱敏感细胞及受体,中枢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参与许多复杂的功能.如,注意、学习、觉醒和认知等,与学习记忆有密切关系.nAChR是化学(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枢nAChR在认知功能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参与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增强教师备课的针对性;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式"教学法确实是一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历史记忆是族群内部成员对其共享历史、文化、族源等进行刻写和记忆的过程。族群认同则强调族群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知和情感依附。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族群认同的基础要素,族群认同是族群增强凝聚力,延续族群文脉的根基。本文以历史记忆、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和顺古镇保存较为完好的族谱、宗祠、纪念性建筑、宗族礼仪、宗教仪式及名人传记等进行解读,透视其历史记忆的刻写保护与传承过程。然后依托记忆揭示和顺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铜鼓是布依族的神器礼器.布依族送、迎铜鼓的"送宁"仪式,在具体实践展演过程中,产生重大的社会一文化作用:一方面使民族文化在实践记忆中得以唤醒重现和传播继承,另一方面增强了族群的社会记忆和自我认同.实践记忆的情境性和在场性特点,在民族文化的保存再现和传承播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传统文化保护的视角,解读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民族发展的积极效应.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可以削弱旅游的消极影响,扩大积极影响,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社区参与可以强化社区居民的自我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研究者应该避免夸大旅游对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避免把自身的价值取向强加在研究对象身上.  相似文献   

6.
民族多样性是一个多层次构念,它会对多民族情景中的个体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对民族多样性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个体层次民族多样性的视角探讨了民族差异对个体学习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以243名不同民族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行为实验设计收集数据,依据温忠麟等提出的统计步骤分析了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得到如下结果:一是民族差异会对个体学习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二是民族认同在民族差异和个体任务绩效之间起负向的调节作用,调节作用需要通过信息分享作为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7.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行政决策机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选择理论把政府当作"经济人",公共选择的参与者所能够做到的是尽量完善决策过程,加强对决策者的监督,加大约束力度.为此,我国在改革与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过程中要加强制度上法律上、对决策过程的监督,尤其是增强民众的参与能力与监督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借用了心理学中对记忆的划分和欧洲学者维果茨基(L.S. Vygotsky)、巴赫金(M.M. Bakhtin)等人的中介概念,认为人是能使用工具(象征)的动物,所以记忆是一种经过中介调节的行动。将其同人类学的田野资料结合起来观察不同记忆共同体(mnemonic communities)对过去不同的解释。认为记忆共同体之间的差别关键在于“中介”,即集体中每个成员都用的文化工具——叙述工具。叙述模板对记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日语的时候都有一个困惑,即觉得日语单词很难记忆,因为日语单词很难找到规律.就这一问题,本人通过对日语词汇进行分析,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一些经验,探讨日语单词的各种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鸿 《民族研究》2007,(3):66-72
本文从草原政权是否有类似中国定居社会的正统观念这一问题出发,进而探索草原政权对于之前政治体的历史记忆问题.以匈奴为个案所作的分析,证明草原政权也有丰富的历史记忆,只是构建合法性所依赖的历史记忆与华夏文明非常不同.由此进一步对草原政权合法性建构的特殊模式做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云南省马关县壮族聚居地的人类学田野工作中深度访谈的材料和地方志材料,动态地展现了杨六郎崇拜被取代和替换及侬智高被建构为"民族英雄"的过程,力求揭示侬智高何以在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受到推崇.指出要把相关的社会记忆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脉络中,才能对不同版本的社会记忆给予恰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宋元时期,谭氏已成为鄂西南地区分布广泛、人数众多的大姓家族,但他们在清代中后期进行的家族建构过程中普遍形成了移民认同,并在家族内部形成"六大房"、"八坪谭"、利川谋道谭氏三个不同的认同中心。虽然他们在建构不同认同中心边界的时候形成了体现相互区分的表层历史记忆,但在深层的历史记忆中,他们仍有共同的祖先认同和地域认同。从谭氏家族建构过程看,我们可以发现历史记忆有建构性的一面,也有根基性的一面。通常,在建构的历史记忆背后还有根基性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3.
随着英语在全社会的普及,高中生在校阶段英语科目的学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英语学习最为基础的词汇学习却给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不少问题.机械死板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学生记忆英语词汇,一味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苦恼.组块记忆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之中,并且其中的各种联想记忆法,能够为教师和学生解决当下词汇学习中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14.
刘佳 《民族论坛》2009,(10):58-5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小学英语低段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学,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学习特点,笔者认为在小学低段学生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我们就会用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去认真地学习。作为老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很重要的,因为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比较弱,所以在古筝的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儿童的感受。首先要让学生对古筝产生兴趣,在学习之前应当运用多种方法启发他们对古筝外形的认识;其次,教师再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回答,由此增强他们对古筝的感知,使他们对古筝产生兴趣。整个教学思路也是贯穿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鉴于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也是提高古筝教学效果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7.
从英语阅读前. 英语阅读中及英语阅读后的活动着手,论述了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对人口迁移有影响的都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移民政策、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的层面,比较和分析了中国、韩国以及马来西亚等三个亚洲国家的城市移民之间的差异:韩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其集聚经济效应也最高,人口迁移的驱动力较强.马来西亚的城市化水平中等,其集聚经济效应较高,人口迁移的驱动力中等.中国应该提高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减少国内移民政策的限制和缩短城市移民的适应过程,由此,加速城市化进程,以便解决城市贫民问题.  相似文献   

19.
跨界民族的历史记忆是其民族集体认同的记忆形式,表现为族群群体对祖先的历史的追忆以及其社会建构行为,本身具有的集体性、变动性、差异性和承继性的特点.研究发现,跨界民族的保守性历史记忆对族际关系甚至国家间关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积极引导历史记忆有助于跨界民族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苗族丧葬仪式是其人生过渡仪式的重要阶段,在整个丧葬仪式里,牛皮鼓作为其特殊的符号自始至终都贯穿前后。通过对"牛皮鼓"的文化建构,基于其作为丧葬仪式的核心地位,"牛皮鼓"这一介质致使亡者达到身份结构的另一层转变,在此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参与仪式客属的共同祖先记忆,也正是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历史性"记忆,族群认同与聚合才得以维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