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海南:新增财力向“三农”倾斜海南省财政厅厅长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大“三农”资金投入,将成为2007年财政支出的一个大版块,要让新增财力分配向农村倾斜,其中包括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9,(28):26-26
江西省日前公布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60项公共财政政策的意见》。2009年,省财政在2008年实际投入130亿元的基础上,预算再增加安排54.1亿元,从社保和就业、生态环境、教育等8大方面着手,实施60项公共财政政策。其中,社保和就业增加的投入最多,占增加投入的25%。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起,中国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此举将惠及近1.5亿名农村娃。免除学杂费后,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可减负500元。在“十一五”期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将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其中中央新增1254亿元、地方新增928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将得到全面提高。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更是改变农民子女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2,(10):26-27
两会期间,对外公布的《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计1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3,(26):24-24
财政部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财政用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合计14331.98亿元;用在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出合计16639.63亿元。两项相加,支出约3.1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近一半。  相似文献   

6.
近五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迅猛发展今年国家投入土地整理资金逾200亿近年来,投入土地整理的资金量稳步加大。2001年至2006年,国家累计投入中央分成的30%部分新增费总额近300亿元,仅2006年就征收167亿元。随着国家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提高一倍,我国用于土地整理的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今年将不少于200亿元。  相似文献   

7.
1月26日,四川省代省长蒋巨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积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全省财政教育投入拟安排208.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拟安排29.9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3,(2):28-31
“2012年,前11个月新增就业1202万人,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预算达12287亿元,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高2.5%,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预算达21984亿元……”。《人民日报》推出的“年终形势评述”系列报道专稿,在民生领域着墨较多,涉及就业、农民增收、教育、流动人口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等。盘点2012年民生领域账本,看民众如何得实惠,经济社会如何在惠民中发展。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0,(29):24-24
今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民生工程”不断出台,配套资金也相继落实到位。3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今年确定的5个民生关键领域。并列举了计划安排的资金。今年,中央财政用在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支出合计8077.82亿元,比上年增加651.34亿元。  相似文献   

10.
曹耀  王卓 《咨询与决策》2011,(5):111-112
“十一五”期问,武昌区人民政府坚持每年为民办十件实事,涉及就业创业、医疗保障、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住房保障、困难帮扶、教育事业和社会养老等方方面面,五年来累计投入5亿多元,辖区群众普遍受惠。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将达到3.9万亿元左右。“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地方各项战略部署全面启动,经济快速发展,新增财源不断扩大,地方财政收入不仅总量增长显著,而且发展速度也再上新台阶。根据目前各地所公布的数据,北京地方财政收入2006年首次超过千亿元,再次位居全国第六;山西2006年前11个月地方财政收入就达到563.17亿元,跃入全国前十强。各地方在千方百计推动经济发展,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在财政支出结构上不断优化,支出重点向民生支出倾斜、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充分体现了各地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执政为民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3,(36):27-27
民生支出2967.1亿元,教育约占1/3 浙江省发改委日前发布的〈〈2012年浙江省社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全省财政新增财力对民生投入继续保持在2/3以上,2012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为2967.1亿元,同比增长lO.3%,教文卫体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3.
程商政 《决策探索》2014,(20):66-6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2年的52.6%,预计2020年将达到60%。为保障城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政府需要对居民住房、医疗、教育和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量巨大。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将转移农村人口约1.2亿,每转移一个农村人口所耗费的城市建设费用为5万-6万元,在城市基础设施完备的情况下,每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的平均生活成本约为2.5万元,则至2020年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为6万亿-7万亿元,城镇化转移人口的生活成本总额约为3万亿元,城镇化建设总资金需求量为9万亿~10万亿元。  相似文献   

14.
甘犁  秦芳  吴雨 《管理世界》2019,35(11):80-88
定量评估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的实施效果,对于构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政策体系和发挥财税政策调节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库,测算了增值税起征点调整后,受惠小微企业数量与税收优惠规模,并评估起征点调整对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到10万元,约有94.7%的小微企业不用缴纳增值税,即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约为586.4万,税收优惠规模约为1590亿元。提高起征点新增就业284.05万人,相当于投入5.60万元增加一个就业,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就业的成本。进一步测算表明,新增就业人口将创造2287亿财富,是2018年GDP的0.25%。最后,起征点提高后,临界值附近税负不公平问题加剧,本文建议将增值税起征点改为免征额,这样约有346.09万小微企业获得优惠,税收优惠规模为1661亿。不仅会缓解起征点附近税负不公平问题,而且把月销售额大于10万的小微企业纳入减税体系,有利于完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重庆市再就业小额贷款工作结合实际,创新思路,采取强有方的措施,实现了四个第一。即:发放贷款2.6亿元,为历年第一;回收资金2.1亿元,为历年第一:帮助1.7万人就业,为历年第一:新增担保基金2个亿,为历年第一。从2002年9月到2006年底,累计发放贷款6.8亿元,直接帮助了4.5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带动了、10万余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回收资金3.99亿元,回收率98%。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0,(11):26-27
新华社受权于3月16日全文发布《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根据报告.2010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计8077.82亿元.增加651.34亿元.增长8.8%。  相似文献   

17.
《经营管理者》2005,(5):63-63
<正>四川宏达集团董事长刘沧龙刘沧龙于1979年以500元开始创业至今,建成了一个资产逾100亿元、产业涵盖工业、金融、房地产、贸易、资本运作等产业板块、成员企业30余家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积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人才,创新管理模式,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了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注重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企业发展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并先后投入2800余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8.
《科学咨询》2002,(19):23
中国政府准备在今后几年间,投入近50亿元资金扶持三峡库区发展柑橘产业和草食畜牧业,以解决几十万移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同时保证水库蓄水后的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3,(39):26-26
日前,据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的消息,2007年到2012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城乡低保资金5477亿元,保障了近7500万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其中: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就业人员7.64亿人5月1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06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亿人,比上年末增加5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