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o be going to”与将来时间有关,含有决定或打算等意义。用这个短语表达思想,简练、流畅、方便,不但口语里广泛使用,而且在文章中也不断出现。例如: 1.It is going to rain.天快下雨了。 2.She is going to have a baby.她快生孩子了。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命归宗于对时间的体认,在时间中人的存在得以全景展示。鲁迅作为多面的存在,在时间的三维中他的生命展露生存的无所凭依,处于价值夹缝和压抑的飘零境遇,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苦痛的魂灵。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命归宗于对时间的体认,在时间中人的存在得以全景展示.鲁迅作为多面的存在,在时间的三维中其生命展露了生命体的欠然,也即个人话语的难以自足.而对价值启蒙的国家主流话语一方面他秉持着不信任的清醒,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挪用它来消解自己生命的缺乏.  相似文献   

4.
自我评价既包括对现在自我的评价,也包括对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的评价.为了维护和提升现在的自尊,人们积极评价主观近的过去自我,消极评价远的过去自我,特别是在重要的特征上;并将积极的过去自我知觉为近的,消极的知觉为远的.主观近的过去自我直接影响现在的自我评价,远的对现在的自我评价的影响很小或有一种对比效应.对将来自我的评价,也是为了提升现在的自尊,将来自我的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主观时间距离知觉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该领域的研究可向密切关系、特殊群体的时间自我评价模式拓展,验证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跨文化的普适性,并深入探讨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描述时间概念,利用“过去”、“现在”和“将来”等时间概念在使用上的对照特征,分析了“简单现在时”各主要用法的时间意义,论证了“简单现在时”与“现在时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法语所有的时态都可以归纳为aller+inf,inf+将来时的词尾,所参照时态,venir+de+inf和avoir或être+p.p五种时态的形式,其中的aller,venir,avoir和être需变成所参照的时态。在时态的理解与应用中参照时间的确定十分重要。同一参照时间下的五种时态间可以互相搭配使用,有时亦可与其他参照时间下的时态搭配使用,但有其特定的规律。如若打破此规律就出现了时态的非常规用法。  相似文献   

7.
无主句是指在直接成分中无主语的句子。教学语法句型系统的非主谓句、省略主语的单句、分句不共主语的复句都是无主句。因为省略会改变句型 ,所以句型可分为表层句型和深层句型。分析句型的标准应该是句子成分标准和直接成分标准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性线性时间模式的批判和终结是利奥塔后现代式"重写"的目标。对于利奥塔,线性时间模式是元叙事自我结构的基础和工具,是现代主体总体化与同一化操控的同谋。而在线性时间形式中,"现在"概念又有着特殊地位,正是这种"现在"将时间结构为一种现在—时间的同质而均匀的顺序流。因此,对线性时间形式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现在"的瓦解是利奥塔重写策略的关键。利奥塔以一种属于事件或发生的绝对"现在"来置换或拆除同质的"现在",解构线性时间秩序,甚至于解构现代主体。这个绝对现在也是利奥塔后现代性的时间根基。  相似文献   

9.
本文归纳了英语以动词表达将来时间的主要语法手段:“shall/will”,“be goingto”“be to”,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体,将来进行体;然后对各种用法及其意义作了说明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时间以及大量其他与时间有关的表述,反复出现在《现在是你敞开心扉之际》中。现在的时间经验成为它的主旋律:通过使用不带引号的直接引语,以及将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混杂使用,过去的时间经验被置入现在的时间经验,从而出现了现在和过去的跨界,实现了时间在叙述表征上的“现在无所不在”;而在文本内涵上,时间的重复性、循环性,尤其是对祖先和后代互惠关系的书写,均喻指了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无界,暗合了小说故事层“现在无所不在”的时间经验。  相似文献   

11.
论康德的时空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论是康德哲学中最耀眼的一部分,而时空学说则是康德建构知识论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从康德的纯粹时空杂多这一观点出发,将先验感性论和先验分析论联系起来考察时空学说,并分析时空学说在康德的知识论以及康德的整个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莎翁戏剧中译时 ,《哈姆莱特》主人公的一段独白对每一个译者都是一个挑战。译者见仁见智 ,各有不同的见解和译本。笔者在本文试图通过文本解读和哈姆莱特的性格倾向解答莎翁留给后人的这道谜 ,并尝试指出这个谜之所以难解的一些成因  相似文献   

13.
弗朗索瓦丝·萨冈的时间意识及其生存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朗索瓦丝.萨冈是以抒写"忧愁"闻名于世的作家,在忧愁的背后是她的时间之伤。其作品中的人物流露出了回避"过去",拒绝思考"将来",存在的只有"现在"的时间意识。在唯一存在的"现时"中,作者有两种时间体验:一类是应消磨掉的空虚时间,另一类是应珍惜的情感时间。基于这两类时间,作者的描写表现出两种倾向:日子的消亡和美好的瞬间。为了尽量延长美好的瞬间以赢取时间,萨冈选择了以幸福为唯一准则的生存姿态。  相似文献   

14.
弗朗索瓦丝·萨冈是以抒写“忧愁”闻名于世的作家,在忧愁的背后是她的时间之伤。其作品中的人物流露出了回避“过去”,拒绝思考“将来”,存在的只有“现在”的时间意识。在唯一存在的“现时”中,作者有两种时间体验:一类是应消磨掉的空虚时间,另一类是应珍惜的情感时间。基于这两类时间,作者的描写表现出两种倾向:日子的消亡和美好的瞬间。为了尽量延长美好的瞬间以赢取时间,萨冈选择了以幸福为唯一准则的生存姿态。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将来时间表达法,be going to结构在英语语言研究中受到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中国英语学习者(CEL)在书面语中使用be going to结构时与本族语者有不同的特点,这一现象与该结构自身的演变密切相关。该结构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上的"层积效应"和语义上的"连续体",导致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该结构时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6.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师资紧缺,本文试作三个方面阐述农村小学急需教师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通过对科学技术活动、主体的一般建构世界活动的时间规定性以及产生主体时间之根源的分析,充分揭示了现代性的时间根源,表明现代性不仅仅是时代的问题,而有其伴随形而上学历史的古代根源。同时,他还指出了克服现代性的本真时间之显现特性,从而为反思现代性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早期列维纳斯讨论时间的三部主要著作《论逃离》《从存在到存在者》《时间与他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列维纳斯的时间论述的基本逻辑,旨在呈现列维纳斯对时间与他者关系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出,在列维纳斯这里,存在本身并没有时间性。主体负担起其存在的“瞬间”,而主体所标画的现在仅仅是割裂的现在,还不是时间;死亡所揭示的将来也还只是时间的要素。真正的时间发端于主体超越存在,并在超越的同时保存自身存在的事件中,即主体与他人的相遇。时间就是主体和他人的关系。借由对时间的意义的颠覆,列维纳斯突破了以往的存在论的局限,指出主体必须出离存在、面对他人才能开展时间,这意味着时间不再是先验意识的结构,而是对他人的开放。文章亦对列维纳斯时间论述的逻辑合法性及其前提预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拜厄特的获奖小说<占有>既是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一部维多利亚小说,它集诗歌、浪漫史、传奇故事、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及现代学院小说于一体,其中既有对女权主义的讽拟也有对弗洛伊德的批评.看似零散的篇章,尤其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通过作者巧妙运用的循环时间,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联系密切的整体,讲述了一个动人的难以湮没的传奇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引入时间和时间标尺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作为未来学的未来概念内涵,并就未来研究的相关哲学问题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