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部署,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我们对医疗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存在着不少“小金库”违纪违规问题,有其行业特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曾艳 《经营管理者》2013,(26):157-157
<正>提到"小金库",首先要明白"小金库"的含义。小金库是指凡是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劵)及其形成的资产。不少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都普遍存在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小金库"的产生既有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原因,也有管理监督上的疏漏,更有体制上的缺失,因此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3.
在查处和治理"小金库"的实际工作中,关键点是看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由此可见,"小金库"的存在与会计不规范行为密切相关,"小金库"的治理与强化财务管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对"小金库"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新形势下的"小金库"设置和存在方式不断出新,在某些方面,它已经成为产生腐败现象的重要根源和温床,严重干扰了财经管理秩序。我们必须明确其特点,分析其发展趋势,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根治"小金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小金库"已经成为国有企业个别领导的腐败温床,在国务院三令五申提出专项整治"小金库"的时代背景下,完善和建立"小金库"的长效治理机制,现已成为国有企业领导者的重要职责。笔者主要从国有企业的方面提出"小金库"长效治理机制的相关措施,对"小金库"的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此治理     
正在"治理小金库"的中层以上干部会上,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读完政府的红头文件后,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要通过对文件的学习,对照廉政规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正,对‘小金库’进行认真清理。下边就请大家发表意见,谈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刘副校长第一个发言,他说:"咱单位的‘小金库’必须清理干净,不然我这个分管副校长总是提心吊胆的,弄不好恐怕连饭碗都不保。"刘副校长的话音刚落,张副校长就发声了:"对清理  相似文献   

7.
中央和国务院三令五严禁各单位私设“小金库”,历年开展了10多次全国范围的专项整治工作,“小金库”问题仍未有效遏制。“小金库”为何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小金库”治理,集中清查只是活标之计,建立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浅议强化财政监督的几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财政监督在法律法规建设上尚不完善,财经纪律松弛,偷税漏税、越权减免税、违规退付预算外收入等问题还难以杜绝;截留国家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浪费国家财产等违纪行为屡禁不止.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财政监督,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9.
翟子羽 《经营管理者》2009,(24):149-149
"小金库"的泛滥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还容易滋生贪污腐败。本文拟从"小金库"的危害出发,分析"小金库"屡禁不止的瓶颈之所在,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亦明 《决策探索》2011,(22):74-75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家国都一体化了,那么皇帝就不应该再有什么私房钱,不应该私设小金库。道理虽然如此,但事实上在清朝以前,皇帝照样有独立于国家财政的小金库。说是小金库,其实并不小,里面的钱财可能比外朝国库的还要多。所以,皇帝的小金库并不是钱财少,只是私密而已。  相似文献   

11.
舞弊是经济社会的毒瘤,严重危害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并且发生频率高,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小金库舞弊;如何有效的预防、发现、纠正舞弊行为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小金库舞弊的应对措施,按照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基本框架对小金库舞弊风险进行评估,同时梳理小金库舞弊常见的诊断手段,提出应对小金库舞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法制建设尚不完善,以法人为主体的经济犯罪有增多的趋势。其中,法人贪污住质的犯罪占有较大的比例,这类犯罪多发生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团体。主要表现有:有的单位截留、私分本该上级国家的利润、税金和各种收益;有的单位未经主管部门的允许,擅自处理国有资产,所得资金转入单位小金库或集体私分;有的单位挤占、侵吞国家拨给的行政经费、事业经费用于福利性消费;有的执法部门截留、私分在执法过程中的罚没款等等。这些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利用单位管理国有资产的职务或职权之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一系列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入,“小金库”设立形式发生重大转变,以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为代表的单位公用经费虚列支出私设“小金库”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小金库”形成手段。规范公用三费管理,必须构建预防、控制、监督、惩治等四大防治机。制和完善技术、财力、体制等三大配套保障,逐步建立全面,完整、协调、有效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4,(35):M0001-M0001
正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在完善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功夫,通过制度改革和严格执行制度,解决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2014年8月29日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李克强国务院总理开展清理整顿"小金库"行动,取缔各单位形形色色的"私房钱",堵塞公共资金的"跑冒滴漏"。开展整顿"乱收费"行动,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尤其要看住加重小微企业负担的乱伸的"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地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业务。但从具体情况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形同虚设、存在严重的私设"小金库"现象、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要解决上述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是关键。因此,须强化一把手的内控和责任意识,加强一把手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一把手的自控和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3,(27):26-27
6月24日,审计署发布了中央单位2012年度的审计报告。自2003年起,审计署每年发布"中央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已成惯例。只是,梳理过去10年即2003年至2012年的年度审计报告,不难发现,违规转移套取资金、虚开发票、违规招投标、私设"小金库"、"三公"超标等问题,均系"老问题",并且这些"老问题"往往伴随着"老顽固",即同一部门重复出现"老问题"。这些"顽固"与"顽疾"在每一年度的报告中都会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7.
"小金库"的存在原因与审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金库"的概念及其与账外账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账外账"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设立的账册.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与完善防治高校“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务院先后十余次清理“小金库”,但屡禁不止.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系统存在的“小金库”问题,通过分析“小金库”的来源、产生根源,探讨建立与完善防治高校“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数据     
《领导文萃》2007,(2):11-11
2005年我国完成裁军20万;八年半查出单位“小金库”1406亿元;房价暴涨中500-1000亿元非正常流失;经济适用房南辕北辙,出租率高达48%;  相似文献   

20.
约稿启事     
<正>"单位世道人心建设"专题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人心向背不仅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成败,而且决定着单位事业发展状况和风气氛围。有句话说得好,"世界最深的地方是人心"。改进单位领导和管理,除了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还必须进行世道人心建设,弘扬正气,消除戾气、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