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司马炎拒谄     
<正>司马炎是两晋的开国皇帝,虽远不如秦皇汉武那样英武盖世、名震千古,也算得上是有所作为。公元265年8月,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病逝,司马炎承袭晋王之位,继任相国,同年12月,他逼迫魏元帝曹奂  相似文献   

2.
正君王需要的衬托除去名利,更需要灵魂、尊严和人格。晋武帝司马炎曾在南郊祭天,祭礼毕,喟然感叹,问刘毅说:"卿以为朕可以和汉代哪个皇帝相比?"刘毅回答说:"可与桓帝、灵帝相比。"司马炎说:"我虽不及古人之德,尚能克己为政。又平定东吴,统一天下,比作桓、灵,是否贬抑过甚。"刘毅回答说:"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由此说来,还是不如桓、灵。"司马炎大笑说:"桓、灵之世,听不到这些话,今天有直  相似文献   

3.
河之洲     
<正>省官不如省事在西晋王朝建立之初,晋武帝司马炎一度想有所作为,想要精简机构,淘汰冗官。大臣荀勖却一盆冷水浇过去,说道:"省官不如省事。"无论荀勖其人在历史上多么不堪,但他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当面对一个素质低下、  相似文献   

4.
马黎丽 《决策》2012,(Z1):92-93
晋武帝司马炎曾与胡威谈论起家事,感叹他父亲的清廉,并问他:"你与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我不如父亲。""我父亲清廉,生怕别人知道,而我的清廉,却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不如父亲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13岁为晋王,21岁为灭陈战争的最高军事统帅,留驻扬州10年。31岁夺嫡成功,成为太子。35岁登基,成为隋王朝第二任皇帝。他相貌出众,满腹经纶,有很好的文学素养,是一位绝好的诗人(郑振铎评)。未登基前,他所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有备无患     
有备无患语出《书·说命》:“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其意为事先有准备,可以避免祸患。 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割据,列强纷争,战火连绵不断。在争斗中有的急剧崛起,成为霸主;有的是国破人亡,消失无踪。从中古人总结出有备无患的立国保民之道。 从军事方面说:有备无患指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下,不要放松警惕,要时刻想到战争的危险,并从精神到物质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安而忘危,就要付出血的教训。 公元二八○年,西晋灭亡吴国后,晋武帝司马炎  相似文献   

7.
清朝康熙皇帝,姓爱新觉罗,名玄烨。顺治十八年(1661)即位,时年8岁,取年号康熙,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去世,在位61年。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8,(15):116-116
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春天,发动宫廷政变掌握朝中大权的赵王伦想当皇帝。于是,他便在一天上朝时当着群臣的面对晋惠帝(司马衷)说:“昨夜我梦见我父亲宣帝(司马懿)对我讲,现在只有我出来当天子,天下才能太平;再说,我本是你爷爷,文帝(司马昭)的亲兄弟呀,即位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三、乾隆皇帝的殊批谕旨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公元1735年即位,公元1795年退位,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公元1799年卒.终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相似文献   

10.
正为官不为,不独为当今官场所具有,古往今来,官场中的懒官懒政,当官不作为,守土不尽责,从没有绝迹过。为官不为,下场很悲惨张华博学多才,是西晋时期众所推崇的文坛领袖,一生著述颇丰,早年经人举荐,于曹魏时即以才华超人而受到朝廷重用,因其办事稳健,见解独到,受到了司马昭的赏识。晋武帝时,在张华等人的一再促请下,武帝才下定决心,调军征吴。吴国灭亡后,因力主伐吴有功,张华又迁黄门侍郎,后官至司空,成为皇帝身边地位显赫的亲信近臣,  相似文献   

11.
<正>三、乾隆皇帝的硃批谕旨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公元1735年即位,公元1795年退位,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公元1799年卒,终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相似文献   

12.
一流人物     
孙皓栽在司马炎手上的时候,司马炎与孙吴降人有一次“欢聚”。在吴国每宴必醉,常以剥人皮、凿人眼为乐事的孙皓,此时已被封为“归命侯”。司马  相似文献   

13.
黄树东 《领导文萃》2011,(23):92-94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三国时期,后来三国归晋,是为晋朝。晋朝后来出了一个名人——晋惠帝。他是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名字叫司马衷,后来成了晋朝的第二个皇帝。史书上说他很傻,是个白痴。说他傻,我不太相信。因为,司马炎晚年鉴于曹魏的教训,对后继者的选拔还是非常认真的,曾经考察过司马衷好几次。史书上记载说,司马炎如何如何被糊弄了。这可能是当年写历史的人把历史书当成畅销书来写的结果。司马炎是什么人?  相似文献   

14.
刘诚龙 《领导文萃》2011,(11):118-118
晋武帝时期,益州地区空出一个监军位置,当时有两个人选,一个叫唐彬,一个叫杨宗。方案报到晋武帝那里。这个唐彬,能力很强,但是很贪;这个杨宗,廉倒是廉,能也或许能,只是不勤,天天浸泡在酒里面不出来。一个是贪政的,依靠贪污腐化做动力去行政的;一个是醉政的,酒海肉林,革命小酒天天醉。就这两个角色,你说选谁?晋武帝的决定出乎大家意料。  相似文献   

15.
正唐朝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迅速崛起,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公元907年,身为检校司徒、使相的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标志着唐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始。在唐末割据一方、相互倾轧的藩镇中,朱温和李克用势力最为强大。朱温和李克用是不共戴天的冤家对头,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则是"藩二代"中的佼佼者。李存勖的"三支箭人生",前后形同冰火,令人扼腕长叹。一、晋王遗恨,临终赐儿三支箭朱温代唐称帝,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晋王李克  相似文献   

16.
宽广的心     
所罗门王是圣经中一位非常有名的君主,所罗门王即位的时候只有十二岁,他接了他父亲大卫王的王位时,非常恐慌,就到教堂去向上帝祈求,他说:“上帝啊,请你赐给我智慧,让我来统治这个国家。”圣经记载,那天晚上,上帝在他的梦中出现,上帝跟年轻的所罗  相似文献   

17.
何山 《领导文萃》2007,(6):101-103
汉武帝即位之初,下诏征求贤良有识之士。东方朔也赶来凑热闹,他上书说:“臣自幼失去父母,由兄嫂养大,12岁开始学书法,3年之后文史知识足资运用;15岁学击剑;16岁学诗书,背诵22万言:19岁学习孙武兵法,战阵排列,也背诵了22万言。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每个拟提拔者都能顺利"即位":要么难成功,提拔半途夭折;要么难适应,不能胜任新角色;要么难服众,缺乏公信力……拟提拔者不能顺利"即位"的负  相似文献   

19.
向敏中是深受太宗、真宗两代皇帝信赖倚重的一位北宋名臣。真宗天禧年间,因向敏中政绩卓然,被加官为吏部尚书,且特进右仆射门下诗郎,监修国史。下诏之日,宋真宗对翰林学士李宗谔说:“朕自即位以来,还从未给任何人授予过仆射官职,这  相似文献   

20.
正汉元帝刘是西汉历史上第八位皇帝,是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在民间时所生之子,公元前49年至公元前33年在位。《汉书·元帝纪》评价他"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节度,穷极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禹)、薛(广德)、韦(玄成)、匡(衡)迭为宰相。而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然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然而,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