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丁艳红 《领导科学》2012,(29):55-56
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事业的发展和兴衰.领导拍板是决策的最后环节,也是对某一重大问题的最终方案的选择.由于主观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领导个人拍板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领导个人武断拍板必然导致决策过程中的官本位和以权谋私等不良倾向.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和难以预测的问题,因此,领导在决策过程中应该坚持民主、科学的原则,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是单位重大问题的主要决策者.一把手行使"拍板"权,既是现行领导体制赋予一把手的特殊使命,也是一把手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度运行、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显性凸现,一把手面临的决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之相伴而生的决策压力和风险在不断增大,"拍板"失误的事也时有发生.一把手"拍板"失误的导因是多方面的,很多是一把手的能力素质引发的.  相似文献   

3.
<正>拍板,本是商行和说唱艺术的专利,借指主事者所进行的选择性决断。怎样才能拍好板?以下三策可参考。"火候"不到莫拍板,以免"拍走板"常言道,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在某种意义上说,拍板决策与编筐编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拍板前的调查研究、通气协商、预置方案以及民主讨论、集思广益等,即是务"编筐编篓"之工;集中多数人的意见,择优拍板定案,即是动"收口"之力。  相似文献   

4.
殷定华 《办公室业务》2002,(4):19-19,15
一般而言,领导决策中应有一个调查、参谋、研究、认证的过程,而办公室人员参与决策,正是这个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也就是说,一个决策要有决策思考和决策行动两部分组成.决策思考即为参谋决策,称为"谋";决策行动即为领导决策,称为"断".总地来讲,一个完整的决策,应当是"谋"与"断"的合二为一.参谋决策通常有两个含义:第一既然是决策思考,那就必须像决策一样思考,提出明确的意见和提供有选择的方案,切不能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地乱点鸳鸯谱;第二参谋决策不是决策行动.因此,参与决策的办公室人员在方案选优、拍板定论前要果断止步,不能干预领导者决策的行动.那么,办公室人员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参与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呢?以笔者之见,必须把握以下几种参谋艺术:  相似文献   

5.
乡镇长虽然是政府一把手,但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因此,在实际领导工作中,党委书记才是真正的一把手,乡镇长在领导班子中只能是二把手。面对如此情况,乡镇长若不妥善处理好一些关系,找准自己的位置,将会被“架空”。也就是说,大事人们请示党委书记,由书记拍板定夺;小事人们去找分管的副职,乡镇长就被晾在了一边。那么,乡镇长如何防止被“架空”呢?别瞻前顾后,该拍板时就拍板。乡镇长要让书记看得起,让副职敬重,关键是在工作中不能瞻前顾后,左右摇摆,而应审时度势,该拍板时就拍板。特别是在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应大胆建议,积极出…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部队后勤管理决策中存在着凭主观随意拍板、缺乏群众基础、决策信息不足、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等问题。加强与改善后勤管理决策,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决策观;遵循后勤管理特点和规律,做到决策科学化;发挥参谋的"外脑"作用,运用集体智慧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实现决策民主化;加强学习,提高决策者素质。  相似文献   

7.
周连荣 《领导科学》2001,(11):10-11
决策是领导的重要职责,它包括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分析判断、筛选方案、民主讨论、拍板决断等项具体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决策失误是领导在工作中必然要发生的问题和情况,而如何解决决策失误后的问题则是对一个领导的能力、水平乃至人品、官德的考验.所以,发现决策失误后如何及时纠错,值得领导干部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拍板     
拍板,原是交易竞买中的用语,后来移用到决策过程,表示最后的定案。中国的决策体制,大抵把最终决策权赋予官员,而官阶的高低往往决定决策权力之大小。这本是极端滑稽的事情,但积渐成习,也就无人提出疑义,官员们也觉得这  相似文献   

9.
李廷海 《领导科学》2007,(22):23-24
在封建社会,当国家发生外寇入侵等大事时,有时皇帝会亲自率军御敌,这种行为被称为"御驾亲征".在现实生活中,事事都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亲自出面,即"亲征"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如开会时尽量要一把手讲话,决策时尽量让一把手拍板,工作尽量拉着一把手参与,就连陪客、游玩等也尽可能拉上一把手.  相似文献   

10.
领导层与决策层一个决策的执行、一个项目的推进、一个方案的拍板、一个议定事项的推进,其中都少不了"催办"这个环节。秘书作为催办环节的中关键人物,面对催办事项中涉及到的领导、同级、下级这三类"强、中、弱"不同的催办责任实施主体,如何巧妙地催回话、催表态、催签字、催资料、催行动是顺利、及时、有效地贯彻落实好管理层与决策层意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拍板怎么拍?     
古代县官三堂会审,一声清脆的响声,拍板定案。板者,惊堂木也。拍板这个词体现出领导决断的韵味,所以经久不衰,流传至今。清官拍板洗清沉冤,昏官拍板草菅人命,可见此板乱拍不得。现代社会,拍板成为一门科学,这就是决策学。  相似文献   

12.
<正>正职是一个班子的"班长",处于班子的核心地位,担负着主要责任,不仅要在方向上把关、决策时拍板,还肩负着凝聚一班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工作的重要职责。事实上,不少班子中的副职存在  相似文献   

13.
论领导决策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领导的首要职责是决策。领导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领导目标能否实现。一般而言,影响领导决策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伦理因素等。其中,伦理因素是关于决策方案在伦理上的是非问题,其判断的依据是伦理规范和伦理准则。当前党政领  相似文献   

14.
<正>在实践过程中,在真正履行好党委前置程序时,必须要明晰董事会、党委、经营层的权责权限,即:董事会是决策核心,主要管"干不干"的问题;党委是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主要管"可不可以干"的问题;经理层是执行机构,负责"如何干"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在决策程序上,要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经理层作出决定"。习总  相似文献   

15.
危机管理的不同阶段对领导决策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危机预防阶段,要塑造领导"大+小"的危机决策能力;危机处理阶段,要塑造领导"快+准"的危机决策能力;危机善后阶段,要塑造领导"反思+变革"的危机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带领他人工作、引领别人完成任务的领导者,其领导思维关系到领导决策的质量和领导过程的效能。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主要就是对领导思维及由此产生的领导作用的评价,领导者相互之间的差距也主要由领导思维的能力与水平所决定,如果思维能力不适应和思维水平跟不上,就势必影响领  相似文献   

17.
唐信祥 《领导科学》2003,(19):23-24
现实工作中,如果要以领导方式为标准,对领导干部进行分类,不外乎有这样三大类:一是魄力型领导干部。他们在工作中敢于拍板,敢于负责,处事大度,不计较细枝末节,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属于集权式的领导方式。二是实干型领导干部。他们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不把持决策权,靠松散的管理方式维持领导,是一种放任型的领导方式。三是居于这二者之间的领导干部。就其决策方式而言,他们既不独裁,也不放任,愿意与下属共同作出决策;就其行为方式而言,他们既善于说服下属调动其积极性,又善于以实际行动给下属作榜样。领导干部的领导行为与其受教育程度、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受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及前期政策刺激的消化等因素影响,政府领导面对的环境更具复杂性和动荡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领导是政府决策的主导因素,其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决策效率和效果。本文试图从政府领导的微观视角进行考察,在构建政府领导有限理性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对政府领导动态决策能力的提升路径提出建议。一、有限理性约束下的政府领导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9.
赵春花 《当代秘书》2003,(10):16-18
角色意识。辅助领导决策性质和秘书地位的特殊.决定了秘书辅助领导决策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恪守的工作职责。秘书人员是为领导服务的.决定了其从属和辅助的地位。在决策过程中是重要的辅助者,而不能代替领导决策。“君子思不出  相似文献   

20.
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责,它关系领导活动的成败。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史就是一部决策史。按照赫伯特&#183;A&#183;西蒙的决策理论,领导决策不仅要遵循决策的一般规律,按照一系列程序进行,而且还要讲究决策艺术,因为它往往是决策成功的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