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CEO开放性特征对战略惯性及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CEO开放性程度越高,组织越倾向于采取适应环境的动态资源配置战略,从而组织的战略惯性程度越低;第二,CEO的股权拥有程度和自主权高低程度对其开放性程度与组织惯性之间关系起到显著调节作用,即CEO持股水平越高则开放性CEO维持组织战略现状的动机越强,而CEO所拥有的管理自主权越高则越倾向于去打破组织的战略现状;第三,组织制度环境对CEO开放性程度与战略惯性之间关系同样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国企任职的CEO相对于家族企业任职的CEO而言,其开放性程度对组织惯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小;第四,相比于线性关系,倒U型假设更有助于解释战略惯性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CEO开放性特征对战略惯性及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CEO开放性程度越高,组织越倾向于采取适应环境的动态资源配置战略,从而组织的战略惯性程度越低;第二,CEO的股权拥有程度和自主权高低程度对其开放性程度与组织惯性之间关系起到显著调节作用,即CEO持股水平越高则开放性CEO维持组织战略现状的动机越强,而 CEO所拥有的管理自主权越高则越倾向于去打破组织的战略现状;第三,组织制度环境对CEO开放性程度与战略惯性之间关系同样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国企任职的CEO相对于家族企业任职的CEO而言,其开放性程度对组织惯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小;第四,相比于线性关系,倒U型假设更有助于解释战略惯性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CEO接班人年龄为视角,整合了组织行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期望理论,研究了董事会成员遴选CEO接班人的决策机制以及这一机制对CEO继任后企业战略创新水平的影响.以1998~2011年发生CEO继任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CEO接班人年龄与公司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同方向变化;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与CEO接班人年龄的差距与CEO继任后企业的战略创新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衰退企业CEO变革的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敏  都兰军 《管理学报》2009,6(2):222-227
在企业扭转理论中,许多学者主张CEO变革是企业成功扭转的前提.这一主张基于3个基本的理论假设:①CEO变革可以提高企业运营绩效;②CEO变革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的变革;③CEO变革可以维持企业合法性,即维持企业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继续支持.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这3个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CEO变革的绩效假说并没有得到支持;CEO变革的合法性假说得到了部分支持;CEO变革的战略变革假说得到了显著支持.因此,在衰退困境中,企业变革CEO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够更客观地认识企业衰退原因和现有战略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更为符合企业实际情境的扭转战略.由此推断,衰退企业变革CEO的本质是改变企业的战略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5.
检验CEO权力强度如何影响企业战略风格,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CEO权力越大,战略风格越趋向于风险型;反之,CEO权力越小,战略风格越趋向于稳健型.制度环境负向调节CEO权力强度与企业战略风格之间的关系.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地区制度环境约束性较强的公司,CEO权力强度对企业战略风格的影响在地区制度环境约束性较弱的公司中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战略风格越趋于风险型,企业绩效波动性越大;而企业战略风格在CEO权力与企业绩效波动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企拒绝CEO     
<正>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始于80年代的美国,90年代传入中国,称为“首席执行官”或“首席营运官”。CEO最早风行于网络企业中,后扩展到其他各类企业中,形成了一股CEO热,我国国有企业,如长虹、海尔等也都开始执行CEO制。CEO及其出现的背景 CEO主要职能是监督落实董事会通过的各项经营决策,它是企业新制度安排、权利再分配的结果,有董事长兼任CEO和总经理兼任CEO两种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全球业务的拓展,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换日渐繁忙。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存在信息传递阻滞和沟通障碍,一些企业开始对传统的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革,设置了统揽企业经营决策大权的CEO,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原董事会手中的一些权力过度到原有经营层手中,CEO的经  相似文献   

7.
控股股东决策控制、CEO激励与企业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化是企业重大战略举措,控股股东和CEO分别作为战略决策者和执行者,对国际化经营存在深刻影响.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数据,基于代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当控股股东拥有战略决策控制权时,企业更可能采用国际化战略,并且国有控股股东比民营控股股东更倾向于采用国际化战略.采用国际化战略后,国际化扩张的快慢取决于CEO努力程度,控股股东需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调动CEO的积极性.总体上,薪酬、股权激励均有助于实现CEO激励相容,但股权激励的效果更为突出.对民营企业而言,股权激励的效果优于薪酬激励;而对国有企业而言,薪酬激励的效果更佳,股权激励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研究清晰有效地区分了控股股东和CEO分别作为战略决策、执行者对公司战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控股股东与CEO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为CEO激励机制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尹传高 《经理人》2005,(11):18-18
战略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每个CEO部清楚从战略角度去发现和理解中国成长型企业的问题是一个很务实的做法——战略与每个组织直接相关,而且是在每个组织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对战略的认识常有这么几个误区:一是战略是虚的,与组织具体的经营活动没太大关系,因此没有人去深思战略的结构问题。二是认为战略谁都有,没什么神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行政逻辑在中国国有企业运营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为了揭示嵌入于国有企业中的行政逻辑,现有的理论研究多通过分析国有企业现任CEO的决策如何影响其变更,而没有考虑前任CEO给现任CEO决策所带来的参照效应。在新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验证国有企业中的行政逻辑,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中经济逻辑的主导作用提供依据。在综合制度理论的制度逻辑视角与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本研究聚焦于国有企业CEO变更情境下前任CEO的离职去向如何影响新任CEO的战略选择。以2005—2017年发生过CEO变更的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前任CEO如果获得晋升,新任CEO更倾向于模仿前任CEO的战略决策而不实施变革;而前任CEO如果被降职,新任CEO则倾向于极力规避那些导致前任CEO降职的行为,较大程度地实施战略变革。同时,新任CEO年龄削弱了前任CEO晋升对战略变革的负向影响;环境不确定性加强了前任CEO降职对战略变革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新任CEO基于前任CEO离职去向而实施的战略变革程度有利于改善企业绩效,说明行政逻辑与经济逻辑同时嵌入在国有企业运营中。此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针对以往CEO更换研究的关键问题,探讨ST公司新任CEO特征、高管团队调整以及企业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沪深两市2000-2010期间被ST特殊处理后更换CEO的110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T公司新任CEO的继任年龄、受教育水平对企业短期绩效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过去未担任过CEO的新任CEO继任后企业短期绩效的提升明显好于过去担任过CEO的,内部继任的新任CEO继任后企业长期绩效的改善明显好于外部继任的,高管团队调整对企业短期绩效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新任CEO特征对高管团队调整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绩效下滑企业转型战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中国企业选择和更换CEO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楠  苏杰  黄静 《管理学报》2017,(8):1199-1207
结合高阶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一个权变的观点,即外部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受企业CEO权力水平和企业自身资源禀赋的影响,并选取2010~2013年创业板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政府资助对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对于高权力CEO的企业,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对于拥有较高资源禀赋的企业,政府资助对其创新研发投入有更强的促进作用;CEO的组织权力、专家权力和所有制权力均对政府资助与研发投入两者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声望权力不具有调节作用;对于CEO权力水平高或者资源禀赋高的创业板企业,政府资助更有利于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建议政府资助政策可以适当向这类企业倾斜。  相似文献   

12.
张悦  梁巧转  陈慧 《管理评论》2021,33(12):100-114
在CEO继任背景下,新任CEO往往面对新职位以及新团队的挑战,其与现任高管成员的特征对比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新任CEO与高管成员的磨合和融入过程,进而对新任CEO及高管团队(TMT)的创新战略选择产生影响.本研究基于CEO-TMT交界视角及团队断裂理论,构建出CEO-TMT特征孤立性这一新的反映CEO与TMT成员多维特征对比的关系人口学变量,并探索该变量在CEO继任背景下将如何对企业创新强度产生影响.通过对2012-2014年间657家A股上市公司的CEO继任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CEO-TMT知识孤立性对企业创新强度具有促进作用;而CEO-TMT认同孤立性会弱化CEO-TMT知识孤立性对企业创新强度的正向作用;CEO-TMT地位孤立性将增强CEO-TMT知识孤立性对企业创新强度的正向作用;与此同时,竞争者继任背景下,CEO-TMT知识孤立性对企业创新强度具有最积极的影响.本文深化了对高管团队特征构成的理解,丰富了CEO继任背景下CEO与高管团队之间的交界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探索CEO支持信息化的动因,填补以往研究的缺口。通过对15家企业的调查发现,影响CEO支持信息化的动因可归纳为基本的激发条件(支持动力)和保障性条件(促进机制)。首先,CEO感知的"外部环境压力"、"组织发展需求"和以往"企业的信息化绩效"共同形成CEO开展信息化的工作需求,形成激发CEO支持信息化的基本条件,也是CEO支持的基本动力;其次,CEO的"资源管理自由度"和对"信息化理解水平"是实现CEO支持的保障性条件。亦即,一个组织只有同时具备充分的激发条件和高水平的保障条件时,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CEO支持。本文把影响CEO支持信息化的动因,根据其作用机理区分为激发性和保障性条件,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企业的CEO表现出高水平的支持而有些却很缺乏支持,能有效预测不同情境下的CEO支持。本文的研究结论可扩展高管支持信息化的理论,也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CEO变更的情境下,董事会对新任CEO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督与考核,这使新任CEO面临着离任威胁进而产生"速胜"的动机,影响了新任CEO继任后在战略变革方向上的选择。本文将研发投入作为公司战略变革方向的维度,以2006-2012年1884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PSM模型、普通OLS回归以及Heckman二阶段模型,检验了CEO继任对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业绩偏离度对CEO继任和公司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EO继任对公司的研发投入具有负效应;公司行业业绩偏离度由于提高了董事会的监督强度,强化了新任CEO追求"速胜"的动机进而增强了CEO继任对公司研发投入的负效应;公司历史业绩偏离度由于使董事会将不良业绩归因于前任CEO而降低了新任CEO的离职威胁并弱化了新任CEO"速胜"的动机进而减弱了CEO继任对公司研发投入的负效应。本文深化了CEO继任对战略变革影响的研究,同时丰富了CEO遴选过程的研究,对公司在CEO继任情境下科学确立战略导向、确保研发投入以提升长远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新章 《经理人》2011,(11):102
既要有所作为,又要避免与现任的冲突当机会来临,你被老板提拔即将出任企业CEO,在接替现任前的过渡期,如何处理与现任CEO的关系?扮演好两种角色候任CEO处理与现任CEO关系的主要原则是: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候任CEO必须尊重企业目前的职权关系和组织结构,候任CEO仍在这个组织结构之中发挥作用,同时又必须以下任CEO的角色来思考企业未来的  相似文献   

16.
精神性的觉醒和焕发往往带来创新绩效的突破,但其动力机制尚待探索。为此,以企业精神性因素、组织创新成分理论和创新交互理论为依托,探讨企业创新绩效的精神性动力机制及其边界条件。通过对363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对公司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司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动态环境不仅调节了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而且调节了公司企业家精神在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这种直接影响和中介效应随着动态环境的增强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针对以往TMT研究的关键问题,探讨绩效下滑的非多元化企业CEO继任后,TMT异质性、战略变革和绩效改善的关系。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2005-2013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变量,对2008-2010期间发生CEO变更的145家绩效下滑的非多元化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TMT任期异质性对战略变动有显著负向影响,战略变动对企业绩效变化没有显著影响,战略背离对企业绩效变化有显著负向影响。当我们探索性的测量战略变革的方向时,发现战略变动与企业绩效变化呈U型关系,战略背离与企业绩效变化呈倒U型关系。本研究不仅为绩效下滑的非多元化企业转型战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为绩效下滑企业选择高管团队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谷盟  弋亚群  刘怡 《管理科学》2018,31(3):51-61
 领导行为是影响企业内部决策和创新导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CEO单一领导行为对创新的影响,未能解释CEO如何处理高管团队创新决策过程中团队整体性与成员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因此,从高管团队层面探讨CEO双元领导行为的作用具有必要性。另外,企业创新导向还可能受到企业类型的间接影响。        基于信息处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将CEO双元领导划分为相对授权维度和组合维度,探讨CEO双元领导对企业创新导向的影响。将企业类型划分为在位企业和新创企业,以企业类型为调节变量,研究在位企业与新创企业CEO双元领导行为作用的差异。通过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6个不同省份的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共收集126份有效样本,采用Spss 13.0的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CEO双元领导的相对授权维度与创新导向的关系呈倒U形,即适度水平的授权型领导行为有利于企业开展创新;CEO双元领导的组合维度能促进创新导向,即CEO授权型领导与命令型领导对创新导向具有互补作用。在位企业与新创企业的相对授权维度与创新导向的关系截然相反,即在在位企业中两者关系为倒U形,而在新创企业中两者关系呈U形;与新创企业相比,在位企业中组合维度与创新导向的关系更强。        在理论方面,考虑双元领导两个维度对创新导向的影响,呼吁学者增强对双元领导的关注,丰富了双元领导与创新领域的研究;以企业类型为调节变量,将资源依赖理论引入双元领导的研究中,丰富了双元领导的研究视角。在实践方面,CEO应根据企业类型调整领导行为,为战略领导力和管理实践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经理人》2000,(7)
海尔集团最近对组织体系作出重大调整:原集团总裁张瑞敏改为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原集团执行总裁杨绵绵改为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CEO)作为集团董事局的执行代表,根据董事局的决议确立具体发展目标、实施预算的思路和工作原则;总裁全面主持集团的日常经营工作,负责预算体系目标。张瑞敏因而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第一位 CEO。  相似文献   

20.
以往对高管支持信息化的研究通常把"高管"视为整体,既误解了CIO权力普遍不足的事实,也忽视了CEO作为"高管"中最具影响力的成员的作用,致使现有文献缺乏对这个重要现象的深入理解。本文从结构性权力视角研究CEO如何支持CIO才能使其更有效。通过对10家企业的多案例研究,我们发现,如果CEO认可信息化的价值、自发提出信息化战略、信任CIO并赋予其较高的管理职位,则CIO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CEO如果能够补充CIO所缺乏的IT管理技能,则CIO的有效性会更高。此外,CEO把CIO放在组织的网络中心也能促进CIO的有效性。本文阐释了CEO支持CIO的作用机理,亦即协助CIO获得结构性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