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把手与副职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认知理解不一致、关注点不一致、利益追求不一致。一把手应与副职统一思想、协同努力,通过树立"补台不拆台"和"共担、共享、共同成长"的认知观念,建立"一把手—副职"民主沟通制度、信息"传递—反馈—监督"机制、信息服务保障体系,调适信息不对称状态。  相似文献   

2.
<正>一把手是人们对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的惯称。由于一把手工作职务特殊,对很多事情具有"杀伐决断"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情的成败,因此,一把手必须有"几手"。对下属负责之事,不过多"插手"。一把手要善于根据副职的职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现行体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设置惯例,基层行政部门或单位大多有一个"党组织副书记+行政副职"职位。这个"双副"不同于一般的副职,从具体领导干部排序上来看,"双副"介于一把手和其他所有副职之间。有的部门或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设,"双副"上面除了行政主要领导即一把手外,还有一个党组织书记,但"双副"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实际权限和影响力远在其他所有副职之上,而单设的党组织书记其实也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一把手与副职存在意见分歧、选择执行、信息裁剪等转型思路不匹配的情况,站位差异、目标分歧和信息差异是导致其思路相左的主要原因。一把手可从适度延时争取时间、理性分析妥善处理、解释说明赢取共识等方面予以调适,以实现与副职转型思路"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5.
"反对派"副职会产生分裂领导集体、阻滞决策执行、恶化单位风气等危害。对此,一把手一方面可通过制定权力清单、制度清单、责任清单和构建监督网络体系的"控术"来规范副职行为,另一方面可通过主动避让、充分信任、保障利益、坦诚沟通的"放术"积极引导副职转变思维,实现对"反对派"副职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6.
班子的团结协调,包括正职与副职、副职与副职的团结协调.过去,我们在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协调时,强调正副职之间的团结协调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非常务副职(以下统称副职)们只尊重一把手,维护一把手的核心地位,而忽视了副职之间的团结协调,那么,这个班子就不一定是团结的、凝聚力战斗力强的班子.  相似文献   

7.
谭用发 《决策》2001,(8):37-38
在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两个"一把手"的酸甜苦辣,我们作为副职,看得是比较清楚的.  相似文献   

8.
许多副职因工作的需要迟早要走上“一把手”岗位,同时,许多副职也有志于将来能成为正职。那么,作为副职,该如何去培养“一把手风范”以备将来之需呢?  相似文献   

9.
所谓"权臣"现象,就是在行政体系中,最后的决策权按道理应该由领导集团的一把手行使,可实际上有些时候真正的决策权不在一把手手中,而是被其手下的副职或其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讲,从总体工作内容和上级任命的名称来看,有正职和副职之分,但从分工来看,无所谓正职和副职,每个人都是分管领域和所在部门的一把手。从这个角度讲,人人都是一把手,人人都有着一把手的权力,且担负着一把手的义务和责任。那么,如何才叫称职的、优秀的基层领导干部呢?笔者认为,应达到以下三种境  相似文献   

11.
<正>一把手分权的思想基础是分权制衡,这是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普遍运用的重要法理。分权思想最早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主张将政府权力分解为讨论、执行、司法三个要素,而权力活动又应依法行使。一把手分权并非新规,我国从乡、县、省到国家部委层面都开展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的试点,通常由纪委牵头,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与"末位表态制度"相结合,形成"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是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和改进领导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单位的一把手却不注意充分发挥副职在决策中的作用。比如,有的一把手民主作风差,喜欢个人说了算,把决策会开成情况通报会;有的对副职的意见,合意的就采纳,不合意的就敷衍了事;也有的脾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换届,一大批副职领导纷纷转"正",成为党政一把手,或由政府转到党委主政。转"正"后的领导干部如何把握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其履职尽责的成效。因此,副职转"正"后,应从思维、言行、权责、民心、能力等多个方面加快转变。新位重责。职位的晋升看似权力的增加和扩大,实则意味着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在副职岗位上分管几项工作,相应的责任是一部分或几部分,担任"主角"后则意味着全部负责。既有最后决定权,也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既包含主动创新、组织领导下属干事创业的有为  相似文献   

14.
<正>一把手岗位变更,不仅会给其主政的某地方或部门的工作带来影响,还会给副职带来诸多困惑:因为它改变了原有单位或部门的政治生态、工作运行和人际关系现状。若副职与新任领导素昧平生,彼此便不可避免地有个相互认识、了解和磨合的过程。那么,如何得到新领导的认可和信任,便成为副职非常关注的问题。通常  相似文献   

15.
<正>基层干部的工作,是支撑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这关系百姓福祉,体现执政水平,展示出党的形象。基层领导干部是基层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讲,从总体工作和上级任命的名称来看,确有正职和副职之分。但从分工来看,无所谓正职和副职,每个人都是分管领域和所在部门的一把手。从这个角度讲,人人都是一把手,人人都担负着一把手的权力、义务和责任。那么,如何才叫称职的、优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一个机关和单位,正职是一把手,是主角;副职是正职的左膀右臂,是配角。正职的全局性作用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副职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对于处于上下夹层中的副职来说,摆正自身位置,适度用权,做好分管工作,是一门重要的领导艺术,做得好,就有可能实现螺旋式上升;做得不好,就会影响全局的稳定和发展。鉴于此,对副职领导艺术进行探讨就显得别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们平时在探讨领导班子成员中副职的定位时,多强调做绿叶、当配角,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越权越位,更不能越俎代庖。这固然有助于副职找准位置,维护一把手权威,保证班子正常、有序运转,但过分强调副职的配角意识,也会带来诸多弊端。一是削弱副职的独立  相似文献   

18.
分权的初衷是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副职的积极性。但是,一把手作为一个单位的最高领导,应该具有和职位相适应的权力和责任,其中人、财、物的合理管辖、分配、调度和使用是最重要的权责标志,而在分权之后,一些权力由副职来掌握,如果一把手过多地干涉会  相似文献   

19.
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几乎所有的领导都经历过副职这个岗位。副职领导既是一个重要角色,又是一个特殊角色。因为副职领导在领导群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副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手中的权力有多大?工作的标准是什么,位置在哪里?怎样当好副职?如何支持一把手做好工作?这些都是副职领导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领导班子作为一个整体,总是由正职和副职组合而成,领导活动也总是由正职和副职的共同行为所构成。正职与副职的职责不同,要求不同,因此,在研究如何当好一把手的同时,也必须研究如何作一个称职的乃至优秀的副职的问题。我认为,要当好副职,就要明确角色特征,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