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网民和反腐机构利用互联网揭露政府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从而影响政府反腐工作进程,这一现象被称为网络反腐。网络反腐之所以逐渐兴盛,一方面在于互联网全面而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网络反腐主体意识到网络反腐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便利性使反腐主体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参政议政;其匿名性使反腐主体可以通过匿名方式有效保护自己;其交互性使反腐主体  相似文献   

2.
正围绕反腐、雾霾和扫黄,春节过后,我国又进入一个舆情事件高发期。反腐斗争持续发力,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祝作利、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等"大老虎"相继接受调查。与持续反腐相伴生的,是网络平台对"环境治理"话题的持续"高烧"。中青舆情监测室2月27日发布的"全国两会前夕十大民意热点",环境治理超过反腐成第一民意热点。马年伊始,央视曝光了东莞色情行业,包括东莞市副市长在内的一批  相似文献   

3.
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反腐倡廉工作开辟了新的路径,如何从法治的角度对网络反腐进行规制,通过制度构建激发其正向功能,抑制其负面效应,使网络反腐朝向法治化方向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对网络反腐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结合民间智慧的一种新型反腐模式。尽管网络反腐有力地推动着反腐败斗争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的推进,网络反腐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已经形成了网民积极参与、权力部门联动跟进、信息反馈及时的闭环反腐流程,但内部多元使网络反腐落入传统制度反腐的窠臼。因此,需要整合现有各部门网络反腐平台,优化网络反腐流程,实现举报信息由"宽进窄出"向"窄进宽出"路径转变,真正发挥网络反腐的实效性。一、近年网络反腐研究动态分析近年,网络反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明显提升,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问政的兴起,网络反腐的接力,都在向我们输送着正能量。但是,网络世界并不是纯洁的净土,而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过激言行已经基本容不下理性,越是偏激的、攻击性的言论,越有人叫好;越是理性和正面的表达,越有人起哄甚至围攻。这种一边倒的网上舆论倾向,其根源固然需要具体分析,但一个因素不容忽视:社会上模棱两可的态度姑息迁就了极端言论。网络行为的失范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对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也成为领导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普及;网络民意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巨大的作用。本文从“躲猫猫”事件这一个案切入,分新事件过程申网络民意表达的走向与政府应对措施,并由此深入分析我国网络民意表达的发展现状,以及政府应如何积极应对, 促使网络民意在民主进程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问政考验着党政干部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领导干部必须善用网络,真正做到"上网察民情,下网解民忧"。一、继"网"开来。领导干部要通过互联网这种最快速、最便捷的沟通渠道,充分调动群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握民情民意,网聚民心民力,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网络舆情,以提高满意度为有力杠杆,积极化解网民反映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与网友在线交流是总理倾听民意的一个新形式、新途径。从邀请基层代表座谈,到“农家小院商国是”。再到与网友在线交流。最广泛、最真切的民意通过更直接、更有效的途径汇集中南海,体现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广集民声、征纳民意,网络民意受到重视更加激发数以亿计的网友两会期间通过网络来参政议政。通过网络这一新通道。两会成为最大的民意场和政府回应民意的最重要平台.人民大会堂与“网民大会堂”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然形成。 如果说以前的网络只是推动了不少个案的解决的话。现在的网络则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工作的真实力量。在一个有着3.38亿网民、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的互联网环境下。理性看待网络民意。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现政府和网民的良性互动,这既是“善治”的要求。也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9.
所谓网络问政,是指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领导干部通过网络与网民交流,进而收集民意、汇集民智、创新执政方式和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网络问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了解社情民意,有利于实现科学决策,有利于社会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但不可否认,当前,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还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村干部腐败的滋生蔓延污染基层政治生态,其根源在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缺乏配套和整合。整治村干部腐败的关键在于促进村民自治权利的发育和整合,要建立民主公开的选举机制,防止村干部"带病上岗";建立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遏制村干部滥用决策权;建立多元参与的管理机制,规范村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建立制约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村干部权力的行使。  相似文献   

11.
网络风暴下的官员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芳  兰燕飞 《决策探索》2009,(23):26-28
网络反腐已经得到了中央层面的高度肯定,地方官员感受到了信息公开环境下执政的压力和困扰。未来,他们将如何化解随之而来的新的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3,(7):16-17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十八大后,经历了3个月的思考、座谈与调研,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在反腐问题上的思路愈加清晰。百日新局"开得不错",展现了新气象和新气息,抓住了问题也抓住了民意需求。1月30日至2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四篇署名"钟纪岩"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公权力在我国社会运作中的功能日益突出,作为公权力非规范运作的腐败现象也日愈严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反腐工作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以曝光艳照为主要方式之一的网络反腐在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方式简单粗暴、虚假信息泛滥、危害个人隐私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对网络反腐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其成为一种健康的、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既发生问题,另一方面也汇聚了民意,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场,对政府行为进行质疑和监督.本文对网络舆情进行梳理、总结,并对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价值进行分析,运用罗伯特·希斯4R 理论探求其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以其传播快、公开广、成本低、受众多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反腐平台。网络反腐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成为现行权力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的有力补充。但是,在看到网络反腐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网络反腐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底层社会的普及,农民在学会利用互联网以后就多了一重身份,再加上农民的网络反腐,故而作为网民的农民就成为一种身份政治背后的抗争主体。农民在这样的境况下所进行的网络反腐和政治博弈呈现出五个特点。导致农民选择网络反腐的原因在于基层干部的乱作为和不作为,以及线下利益表达的不通畅。为此,在治理农民网络反腐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如何治理"苍蝇"的腐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与依法治村是不二的选择;另外一个就是农民的话语模式需要治理,对夸大其词、诬告和污蔑的农民网络反腐则应该依法处罚,也需要"送法下乡",以让农民的反腐和抗争在法的框架内行事,从而在"作为"和"法治"的双重作用下,杜绝暴力性群体性事件发生,从而维护底层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正一、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网络给予网民一个充分表达话语的平台,将网民的意思和想法得到更充分、更明确的表达。网络反腐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网络反腐具有传统反腐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网络它本身是把"双刃剑",这就是的网络反腐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1.网民缺乏理性思考、易走极端路线。我国的网络反腐尚未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网民在意向表达方面:1.1网民非理性表达,放大腐败问题。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与腐败  相似文献   

18.
所谓党的执政资源,就是党掌握国家政权并对国家和社会进行有效治理所依靠和运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执政资源涵盖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了党的自身资源,也包括社会资源;既包括现实的、具体的资源,也包括历史的、抽象的资源;既包括有形的资源,也包括无形的资源。尽管党的执政资源内涵丰富,分布的领域广泛,但归结起来大致可分为三大体系,即:党的自身组织资源体系、党的思想理论资源体系和社会政治资源体系。执政资源之于执政效能,不仅仅存在着一个有效供给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个如何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化的问题。从结构功能的角度…  相似文献   

19.
《秘书之友》2014,(6):48-48
郑毅在《领导科学》2014年第11期《论网络反腐过程中的官员名誉权保护》一文中指出,官员既不能随意以名誉权被侵害而采取措施打击和压制公民进行网络监督,同时,以侵害官员名誉权为目的的网络监督也不是法律所鼓励的反腐行为。一、官员名誉权与监督权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网络反腐在政治领域中逐渐成为反腐斗争的新途径、新模式。作为传统监督模式的补充,网络反腐已经成为社会开放、政治民主、民众参政的重要标志。但是,网络反腐只有个别成功案例,没有作为强有力的制度安排,也没有正式纳入反腐体制。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制度性的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的层面构建网络反腐体制。本文从研究网络反腐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出发,探讨我国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以便从制度上完善我国网络反腐体制,并将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常态的反腐方式纳入反腐机制,从而,强化网络反腐这个监督权力、预防腐败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