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成都、重庆367名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两市农民工的工作应激和工作倦怠均比较严重;工作应激与工作倦怠关系密切,工作与非工作冲突、工作质量和工作负荷可以显著预测工作倦怠总分和耗竭维度,工作质量可以显著预测人格解体,角色冲突和工作负荷可以显著预测成就感降低。用人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乃至全社会,需要降低农民工的工作压力,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对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92名护理人员的调查,研究角色认知及其维度与护士工作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角色认知是护士工作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会影响角色认知和护士工作倦怠;角色冲突对玩世不恭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角色模糊对情绪衰竭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339名公务员的调查,了解天津市公务员职业倦怠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倦怠源与倦怠感以及倦怠感与所导致的倦怠后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天津市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为中度;婚姻状况、年龄、学历、职务、单位类别是与倦怠感呈显著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公务员管理及制度等九个倦怠源对倦怠感具有预测性;倦怠感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下降三个维度均对倦怠后果具有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服装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状况和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服装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程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工作倦怠总体状况不太严重。通过对比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关系,发现工作压力对工作倦怠的不同维度都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工作压力维度对工作倦怠影响程度不同。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应该重视工作压力管理,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防止工作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工作倦怠是现代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警察的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研究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警察工作倦怠的特点圾其与不同类型社会支持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警察比女性警察在情绪耗竭上更加严重;不同年龄段的警察主要在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社会支持总体上与警察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表明主观支持能够很好地预测警察工作倦怠的各个维度,支持利用度能很好地预测情绪耗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工作倦怠含义的基础上,运用MBI-GS量表对496名南京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的得分分别为2.398±0.758、2.196±0.793和3.569±0.864,该群体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处于中等水平,同时又具有较高的个人成就感 人口统计变量对工作倦怠产生不同影响,婚姻状况和专业背景因素对情感耗竭、年龄和婚姻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因素对人格解体的影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据此提出缓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倦怠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X市Y区公务员为例,研究了工作压力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问题,得出以下结论:职业倦怠是工作负性压力长期积累的反应,包含负性态度的发展;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的年龄、学历两个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工作负荷、角色压力、组织局限性压力都可以显著地预测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各维度对职业倦怠各维度起到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等,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8.
警察工作倦怠是警察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它是包括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在内的一种综合症候群.警察工作倦怠会破坏自身的身心健康,影响整个组织的工作绩效,所以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全国15所普通高校的1656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工作倦怠总分及其各因子与工作满意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第二,组织承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总分及其中的组织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情绪枯竭三个因子对工作满意度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第三,工作倦怠在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职场排斥和工作倦怠等职场负向行为普遍存在于组织中。文章选取容易出现工作倦怠感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职场排斥对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有显著正向影响,验证了职场排斥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倦怠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些为中小企业矫治和预防管理人员出现工作倦怠的职场负向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是联系老师和同学的纽带。但由于教育管理上的漏洞和实际工作中的矛盾冲突,一些学生干部出现了"学生"与"干部"角色错位及"干部"与"服务者"、"执行者"之间的角色内冲突,使其难以成功实现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角色转换。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要矫正和解决上述角色的错位、冲突,就必须转变观念,完成学生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由"部门型"向"全局型"、由"守旧型"向"创新型"、由"片面型"向"全面型"的转变,使其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媒介角色主要有两种研究路径,一种是置换成媒介功能、效果与权力等问题之后再研究,一种是将它纳入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两种路径的梳理,笔者认为立足中国社会场景理解媒介角色是传播社会学更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谈大学生角色适应中的"职业角色"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面临两次社会角色转变中出现的角色转变障碍问题及其角色调适对策。高等院校在重视提高大学生角色适应能力时应突出“职业角色”培养。  相似文献   

14.
青年的角色社会化体现在社会政治体系中,就是青年群体从"自然人"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利用角色社会化理论和政治心理相关理论,从角色期望领悟、角色认知、角色扮演、角色内化、角色冲突等角度,研究了青年政治心理培育导向、动力、基础、障碍等等。  相似文献   

15.
论宏观调控体系中地方政府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时 ,地方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社会角色理论出发 ,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角色集特征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角色冲突 ,并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对本地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应遵循的角色规范。  相似文献   

16.
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形势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的角色也因此而变得多元化。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本文用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分析英语教师的课堂角色,以期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高校教师,在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中,有着独特的角色优势。利用EPPCA模型,高校辅导员能够更清楚更深刻地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内涵,找准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定位,准确、合理发力,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与修辞信息表达者、接受者并列的修辞信息传播者 ,来源于传播学理论和修辞信息传播事实 ;但有别于传播学中的传播者。他介于修辞信息表达者、接受者之间并专门传递修辞信息。他的中介性、创造性、导向性的行为 ,优化了修辞信息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角色适应不良表现:其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其二,高校教师感觉压力过大;其三,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普遍,这些必然危及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当下,虽然高校教师角色适应不良问题十分突出,但由于它诱发于合理的多元背景即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校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社会转型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更重的负荷,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因此,高校教师角色适应不良难以回避。从学理而言,研究高校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与已有的高校教师问题研究相比,研究高校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均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