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昕 《科学发展》2013,(7):21-25
我国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是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之必然。一方面,城乡二元的生育政策很难体现城乡公平,用生育政策的优惠来弥补社会保障功能的匮乏这一做法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二元生育政策本身的复杂性增加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成本与困难。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应以城市与农村均实行一孩半政策作为既简化又稳妥的改革方案。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还应配备配套措施,完善生育政策的评估指标,将少生与不生纳入评估范畴,促进城乡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机会均等化、户籍管理动态化,还要正确理解人口老龄化,为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正确建立城乡政府权力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一体化是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通过城乡资源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协调发展,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要着重走乡镇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天回镇街道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创新思维、大胆突破,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完善的市场配套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并实施配套政策为保证,以促进就业,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转变农民身份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力争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实现农村建设管理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实现农民组织管理和社会保障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天回镇街道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创新思维、大胆突破,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完善的市场配套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并实施配套政策为保证,以促进就业,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转变农民身份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力争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实现农村建设管理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实现农民组织管理和社会保障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海英 《科学发展》2010,(11):52-77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变的必然过程,也是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居民的地位一体化、机会一体化、保障一体化。必须从制度上建立一套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其中,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上海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仅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农业的发展需要密切相关,而且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四个率先",以及对于探索转型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珍丽 《城市》2016,(11):11-14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望城区城乡产业发展现状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辐射作用不强;经济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产业支撑能力有限.针对望城区城乡产业发展的基础和问题,提出望城区以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路径:加快城乡产业集群化发展、 促进城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及制定城乡统筹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7.
论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实践提出的课题 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求得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一些同志将这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称之为“城乡一体化”。本文即拟就城乡一体化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要求适度超前的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引领与支撑,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交通运输部的组建实现了城区公交、城乡班线客运由统一部门管理,为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相关部门之间、市与区县之间的配合协作,统筹协调城乡客运提供了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9.
马善国  王志良 《职业》2013,(2):9-11
素有"皖北明珠"之称的安徽省淮北市是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城市,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之腹地。2009年,淮北被国务院确立为资源枯竭城市,被安徽省列为全省四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淮北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计划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淮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煤电煤化工基地、黄淮海平原食品工业高地、全省重要的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皖北乃至黄淮海地区最宜人居的山水生态城市",实现城市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0.
国际旅游岛是海南发展的大战略。当前,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需要整合城乡旅游资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海南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需求和国际旅游岛框架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出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把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行政一体化作为推进海南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史甲庆  尚春雅 《城市》2008,(7):46-48
在城乡二元对立现象严重的中国.要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城乡统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城乡统筹工作要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与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人的转变.即实现农民的城市化.完成农民向城市市民角色的转变。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在谈到农民市民化问题时.都强调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就业政策等.但是农民市民化并不只是解决农民户口、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是适应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有利于产业和人口的城市倾向和提升城镇集聚效益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艰巨历史性任务.新型城镇化之所以“新”,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仅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及人口向城市转移,而忽视了城市空间承载能力不足下的人口过度拥挤、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下的企业过度拥挤以及企业资源高消耗下的环境高污染问题,忽视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快转向城市下的城市公共服务缺失和非均等化、城市土地利用低效率下的城乡差距大拉动等社会问题,反映出城镇化非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社会是一个整体,城市和乡村是这个整体中的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我国在城乡实行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造成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城乡分割的旧体制,阻碍城乡生产力协调发展,扩大了城乡发展差距,产生了日益复杂的城乡利益矛盾。我们进行城乡体制改革,就是要消除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种体制性因素,建立协调城乡利益关系的运行机制,使城乡多元化的利益关系得到调节,进而实现城乡利益关系的整合。这个整合过  相似文献   

14.
谢思全  王蒙 《城市》2010,(7):14-21
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城乡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国家的发展进程是否顺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科学地阐述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城乡关系,强调“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城市与农村的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却日趋明显,因此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健康城镇化的背景下,现代产业创新将成为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淄博市为例,通过考察淄博市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问题以及相关的推进现代产业创新的对策、策略,试图对其他城市的现代产业创新起到相应的启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三农”问题是制约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消除城乡对立,弱化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一、土地制度改革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和目标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重点是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规范推进城乡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王良桢  宋言奇 《城市》2015,(2):59-61
城乡环保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更好地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需要对理论问题以及实践问题加以把握.基于此目的,笔者试对城乡环保一体化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一些实践层面的问题加以探索. 一、理论探讨 从城乡环保发展历程看,能够提炼出两个理论:一是从“城乡生态分离”到“城乡生态对立”再到“城乡生态一体”是社会发展趋势;二是从“城市缺陷论”到“区域规划论”是城乡环保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从“城乡生态分离”到“城乡生态对立”再到“城乡生态一体”是社会发展趋势 1.“城乡生态分离”.  相似文献   

19.
赵媛 《现代妇女》2013,(10):36-37
十八大报告指出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事实和长期发展趋势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分析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并探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十几年,将是天津市经济实现跨世纪发展,迈向现代化的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是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城乡为一体、整体推进带动城乡大建设 天津城市发展,必须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要突破狭隘的思维方式,摈弃一切不适应改革开放和城乡建设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