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略论中亚安德罗诺沃文化李琪(一)中亚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是人类古代文明成果的荟萃处之一,也是联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的通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文化在这里冲撞、渗透、融合,并向远方传播。若干年来,中亚的考古发现以及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对中亚文明深入研究的斐然...  相似文献   

2.
喀拉汗王朝是九至十三世纪由我国西北地区操突厥语的民族在今新疆南部及中亚地区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喀拉汗王朝曾先后与萨曼、伽色尼、塞尔柱这几个中亚封建王朝接邻,与这些国家的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弄清喀拉汗王朝与中亚诸邻国的关系,对于深入地研究喀拉汗朗史、宋辽金时代的新疆古代史及中亚中世纪史和中国中世纪史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就喀拉汗王朝与伽色尼王朝的政治关系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蓝琪 《西域研究》2012,(3):1-8,138
突厥人于6世纪中叶来到中亚。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入侵中亚,在突厥人与中亚居民共同抵抗阿拉伯人的入侵和统治的过程中,中亚居民开始了突厥化的过程。中亚居民与突厥人的融合在10~12世纪突厥王朝统治期间加速和扩大,15世纪,蒙古人突厥化后,中亚地区的突厥化过程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4.
公元11至13世纪上半叶是中亚伊斯兰化时期。7~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中亚西部呼罗珊和中亚腹地河中地区;10~11世纪,在喀喇汗和伽色尼两个王朝的推动下伊斯兰教向东、向南传播,今中国新疆西部、阿富汗中部和印度河流域的居民陆续皈依了伊斯兰教;11~13世纪,伊斯兰教深入到中亚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亚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文从物质文化、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剖析了伊斯兰教对中亚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蓝琪 《新疆社会科学》2012,(1):129-135,14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全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下,特别是在1905年俄国民主革命的感召下,中亚各民族觉醒了,中亚的觉醒为结束沙皇俄国在中亚的统治铺平了道路。1917年的"二月革命"结束了沙俄在中亚的统治,中亚地区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牛汝极 《中国社会科学》2012,(7):163-181,206,207
7世纪中叶,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开始传入中亚七河地区,并为突厥语部族所信仰,汉语称之为景教。蒙元时期,由于统治者采取了宽容的宗教政策,景教在七河地区臻于极盛,与其他宗教一起形成了多元化宗教局面。14世纪中叶,随着突厥语部族改宗伊斯兰教,景教逐渐趋于湮灭。通过对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研究可知,七河地区基督徒的日常用语主要是中世纪突厥语方言,而在传教场合则主要使用叙利亚语,但叙利亚语并非当地的主流语言;当地家庭普遍有基督徒,除了传教士以外,信徒中还包括其他职业者,比如军官、教师等;元代七河地区的基督教与中国内地保持着密切联系,反映了彼此的联系和互动。七河流域发现的碑文资料对重建当地基督教的历史,全面认识元代中国和中亚基督教的真实状况,丰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内涵,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世界各国著名的中亚史专家携力合著的六卷本英文版《中亚文明史》自1992年相继出版。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从远古时代直至当今的全部中亚文明史”。编著者力求通过对生活在中亚地区的各族人民的考古、历史、语言和文学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并反映中亚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后期 ,俄国中亚政策的实施 ,对中亚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亚地区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民族关系、阶级关系趋向复杂化 ,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 ,军事战略地位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9.
成吉思汗在他的晚年征服了中亚(天山南北和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并把这个地区分给了他的第二个儿子察合台汗。(察合台汗的领地基本上即原西辽的领土。)自此以后,中亚落入蒙古的统治之下,垂数百年。甚至到清朝统一新疆和俄入侵中亚三个汗国的时间,这些地方的统治者仍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霍渥斯的《蒙古史》把十三世纪以后的中亚史作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及“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时代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中亚,从历史文化的深层揭示中亚各民族的发展规律及其民族特色,从而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中亚各民族,促进世界的和谐与发展。《中亚民族史》项目于2001年12月申报,2002年6月批准立项,列为重点项目。1991年苏联在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宣言中解体,这固然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但也是民族问题长期存在而发展的结果。然而现在中亚五国也并不是单一民族的国家,而是民族杂居,每个国家都有上百个民族;其宗教信仰也是非常复杂,既有伊…  相似文献   

11.
7世纪下半叶,倭玛亚王朝建立,开始向中亚地区发起进攻,打响了阿拉伯人、唐朝中国人逐鹿中亚的战争.在争夺战争中,阿拉伯人以吐火罗斯坦为基地,逐渐向北、向东推进,占领了河中地区、花刺子模绿洲、费尔干纳盆地和锡尔河以北的西突厥游牧之地,全面取得了对中亚地区的统治权.8世纪下半叶,唐朝因国内发生动乱,无力西顾,最终退出了在中亚的角逐.  相似文献   

12.
牛汝极 《西域研究》2023,(3):101-120+176
从635年阿罗本经中亚呼罗珊、河中和七河地区来中国传教,直到元朝结束,美索不达米亚的东方教会及其东叙利亚基督教在中国传教大约经历了700年,其间有中断。在中亚和高昌回鹘地区的突厥、回鹘和粟特基督徒保持着东方教会在礼拜仪式上使用叙利亚语的传统,在其他场合使用突厥语、回鹘语、粟特语、汉语甚至波斯语。本文借鉴了近年在中亚和新疆的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成果,从中亚的考古遗存和吐鲁番发现的叙利亚文残片以期洞见东方教会在中亚和高昌回鹘地区的传播状况,其中介绍了几件重要的叙利亚语祈祷书《胡德拉》的不同版本及其价值,力图呈现6~14世纪间美索不达米亚的东方教会在中亚和高昌回鹘地区传教的脉络和图景。  相似文献   

13.
中亚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其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该地区语言的丰富性.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而中亚这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加之历史与地缘的原因,中亚地区的语言丰富而复杂便是一个现实的特征.因此要了解中亚就必须先要了解中亚的语言,再加之在中国与中亚之问以语言为载体的各项合作是历史与现实的必需.那么中国与中亚的关系要想有新的更高的发展,了解中亚的语言对于中国来说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和对外战略又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中亚战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凯 《兰州学刊》2009,(Z1):54-5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逐渐形成对中亚的战略轮廓,到21世纪初中国的中亚战略便已明晰可见。中国希望通过与中亚国家确立各种类型的睦邻友好关系来加强政治互信,通过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多种类型的多边主义来维护中亚的稳定与安全,同时通过加强与中亚国家之间能源合作为基础的经贸合作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对能源的需求和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皇家地理学会的档案中有一些关于大谷光瑞伯爵组织并资助的三次中国西部佛教遗址探险(1902~1914)的零星资料。大谷也认识到在日本之外宣传其成果,将其推向国际,主要是英国学术界的重要性。可惜他的收藏后来大多散失,因而皇家地理学会档案中保留的这些资料就弥足珍贵,不只是其提供了有关这三次探险的宝贵信息,也可以之弄清一些发现的背景情况。此外,这些资料也显示了日本和英国学术界交流互动的线索,是20世纪上半叶中亚国际学术研究复杂关系网的一个例证。这还表明,为使国际学术界相信大谷探险队的成果并不亚于西方探险者,日本方面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中亚民族史     
南京大学魏良弢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亚民族史"(项目批准号:02AMZ003)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最终成果是专著《中亚民族史》.  相似文献   

17.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中亚地区因其丰富的能源资源成为世界各大政治力量博弈的战场。对中亚地区开展能源外交是美国全球能源战略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美国能源经济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历代总统逐渐认识到中亚地区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开始逐步调整能源外交战略,奥巴马政府对实现国际能源战略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认知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奥巴马政府的中亚能源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能源策略选择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21日,经历十数年的艰辛谈判<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相继获得缔约国批准交存后正式生效.在当前严峻的核扩散形势下,中亚无核武器区的创建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无核武器区问题的重新关注.中亚无核武器区是第一个在北半球人类居住区域建立的无核武器区,其创建不仅实现了中亚地区的无核化,促进了区域安全,而且对无核武器区的发展及国际不扩散进程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睿思 《北方论丛》2021,(5):70-78,128
受疫情形势影响,中亚地区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等领域普遍出现三大危机.在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形势日趋复杂、国际格局进入深刻调整阶段,中亚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对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格局,打造国际和国内双循环发展模式有积极意义.中亚地区自独立以来,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过程中,多次出现国家或地区政治动荡局面,受疫情隔离限制措施和国际油价下跌影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在政治经济形势不利的综合影响下,中亚地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全面了解中亚地区发展进程有助于我国综合研判周边地区形势,有利于在中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杨筠 《新疆社科论坛》2009,(5):35-37,84
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国际格局出现巨大的变化,地缘政治多元化是其显著特点。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以及实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对华友好成为中亚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中国西部安全环境有所改善。和平与实现经济发展是中亚各国共同的愿望,也是实现中亚地区稳定的内在基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对中国西部安全构成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