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新疆的地理范围是新疆历史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 ,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 ,这些是新疆历史研究重点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稿约     
《西域研究》2012,(3):135
一、本刊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新疆社会科学杂志社出版、专门研究1949年前中国新疆及中亚等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状况的学术季刊,主要开设有文物考古、历史地理、经济开发、社会生活、历史人物、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以及吐鲁番学研究、丝绸之路研究等栏目。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赐  相似文献   

3.
稿约     
<正>一、本刊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新疆社会科学杂志社出版、专门研究1949年前中国新疆及中亚等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状况的学术季刊,主要开设有文物考古、历史地理、经济开发、社会生活、历史人物、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以及吐鲁番学研究、丝绸之路研究等栏目。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4.
拜火教是新疆古代民族共同奉行的宗教之一。在进行新疆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时,一定要使新疆各民人民族群众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鲜明特点。必须强调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平等、团结、包容、进步”是新疆现阶段和以后文化宣传教育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疆历史叙述时空范围的认识;关于新疆史前时期石器文化类型问题;关于新疆的种族来源;关于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立新 《南方论刊》2014,(10):105-107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交通之要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对深化新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新疆大学生反分裂斗争意识和改进课程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疆历史叙述时空范围的认识;关于新疆史前时期石器文化类型问题;关于新疆的种族来源;关于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疆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精神”作为“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核,涵盖了“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主流思想。“新疆精神”是时代要求与历史传统的统一,是义与利的统一,是惠民生与聚民心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几千年来,新疆的各族人民在开拓祖国疆土,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所有这些经过搜集、整理、记录,就形成了大量的、珍贵的民族文献。在构成本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推动着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充实整个中华民族文献资源宝库等方面。本文拟从新疆的民族文献资源着手,来探讨新疆的少数民族文献的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疆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自汉代起,我国历朝正史续有记载,并构筑了一套独有的历史叙事体系。新时代新疆历史叙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本文论述了新疆历史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新疆历史演进轨迹特点的系统梳理,阐明了新疆历史的基本史实和研究的主要观点,对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新疆历史研究叙事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灵均 《西域研究》2014,(3):128-131
正新疆历史一直是中国历史、中国民族历史以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新疆的现实问题,近些年来持续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认真总结、研究历史上各族人民开发建设大西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解决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王欣教授将其二十多年来以新疆为中心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编辑  相似文献   

12.
李敏 《西域研究》2001,(3):29-34
本文在概述清代新疆屯田发展状况、组织形式等基础上,重点对屯田的重大历史作用作了较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江泽民同志成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后,在多种场合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包括新疆历史问题的讲话。认真学习这些讲话,对于我们继承革命传统,指导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加强新疆的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只有洞察历史才能洞察现实,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历史虽然不可能重演,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社会历史现象却常常会以惊人相似的形式和面貌反复出现,借鉴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人类漫…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是新疆刑法制度逐步向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法制近代化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发展现象,它与政治体制、经济文化生活和思想观念的近代化紧密相连,这就决定了民国时期新疆刑法制度变革的不彻底性,无法真正完成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新疆汉传佛教虽然继承了佛教文化传统,但是在新疆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它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佛教壁画、建筑的多元文化特色鲜明;佛教信众"皈依"率较高,但活动场所少;佛教文化影响处于上升态势。新疆本土道教虽具有内地道教文化的一般特征,但受到新疆从古至今多元文化的影响,新疆本土道教呈现出新的特质与品格。新疆本土道教鼓励信众追求死后神界的乐园生活,而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社会人生的现实生活;新疆本土道教重视社会伦理道德和个人伦理精神,要求在现实利益的世界里完成自我的完善;新疆本土道教要求信徒采用祈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活,并且参加社会生活,追求人生的幸福;新疆本土道教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层次性,更多地注重民间和世俗家庭的教导,其布道范围倾向于知识水平较低的阶层。  相似文献   

16.
《新疆社科论坛》2009,(1):F0003-F0003
苗普生,男,汉族,1948年11月生,山东省茌平县人,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并分配到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历任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室副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新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兼任中国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新疆历史学会会长、新疆国史学会副会长、新疆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17.
论新疆的抗战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瑛 《西域研究》2003,(1):93-99
通过对新疆抗战文化发展原因的分析 ,进一步揭示出新疆抗战文化的特点以及新疆抗战文化历史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双语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文章旨在回顾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对其演进轨迹进行学理性审视与梳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奋斗史、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党为新疆各族人民争取翻身解放,实现富裕幸福而艰辛努力、不懈奋斗的丰功伟绩。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和关心新疆的民生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60多年来,新疆的民生建设就像一幅壮美的画卷、一部雄浑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20.
促进新疆文化产业发展,要在充分考虑政治、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立足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依托地域文化资源,集文化安全、文化载体、文化宣传功能于一体,走出一条新疆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推动新疆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大区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