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明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上中阿交往的源头可上溯至古丝绸之路,民间交往和官方交往互为促进,唐宋时代达到鼎盛,明末趋于萎缩。中阿交往涉及多种领域,既有以物质和精神活动为内容的和平交往,又有以战争和冲突为蕴含的暴力碰撞。所有这些交往都从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推动着彼此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并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非凡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历史地理研究上限存在的分歧,指出:没有源头的历史地理学是不完整的历史地理学,它研究的范围应该包含史前地理(原始社会时期地理)。史前地理研究虽然困难,但可以借助其它学科的推动,譬如,可借助与它学科性质不同,但研究的时间、对象、任务、方法和凭借资料有相同或相通之处的史前环境考古的研究成果,而且还可以借鉴其它学科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首次提出"跨地域性交往”的命题,探讨了自农业文明产生以来,人类交往形态从地域性交往向跨地域性交往和世界性交往演变的历史趋势,及其对工业文明诞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聚落考古学的角度认为 ,中国史前尤其龙山时代有相当数量的城址当为中心或次中心聚落 ,集中体现着当时社会政治变革方面的重要内容。其中史前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龙山时代已逐渐形成了以筑城建国为基本特征的“王国”林立局面 ,从而为夏商周王国联盟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提出"历史交往"概念到形成"文明交往"史观直至系统提出"文明自觉"的史学理论,我国著名世界史学家彭树智先生20多年来致力于人类文明交往的探索,漫漫文明鸿踪论期盼人类摆脱历史交往的野蛮性,最终走向交往的文明化。  相似文献   

6.
大流士是波斯帝国颇有作为的国王。他上台后,对内消平内乱,厉行改革。对外侵略扩张,开疆拓土,极大地促进了波斯帝国内部、外部的全面交往。他不仅挽救了风雨飘摇中的波斯帝国,而且把它推向强盛的顶峰。本文从历史交往的角度,探讨大流士在促进帝国交往中的积极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他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哲学的角度 ,对原始交往、传统交往和现代交往进行了简要考察 ,既探讨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交往的基本形态及其特征 ,也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分析了交往的产生,交往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和变迁的历史形式,以及理想交往的本质与现实条件.但在这方面,哈贝马斯却独辟蹊径,将马克思的历史观与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结合在一起,在众多理论问题上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鼓树智教授创造性地提出“历史交往”这一概念,并认为历史交往是历史哲学的重要范畴。他不仅对历史交往的类型、形式、分期和作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宏观的探讨与归纳,还结合历史事实对历史交往进行了个案研究和微型剖析。  相似文献   

10.
历史交往伴随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因不同发展时期其形式各异 ,在早期人类社会 ,移民活动则是历史交往的普遍形式。安拉托利亚难民和希腊人移民塞浦路斯 ,对塞浦路斯早期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便是这一论题的最好例证。  相似文献   

11.
关于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存在着两大不同经济理论体系的各种观点,自然资源的特点对两大不同经济理论体系的各种观点都提出了问题。劳动价值论和基于劳动价值论之上的各种自然资源价值观点与西方经济学和基于其上的各种自然资源价值观点都没有解决好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自然资源的价值是自然资源物质运动与人类经济活动相互之间的互补运动的产物,是自然资源物质运动与人类经济活动的互补运动作用力在自然资源中的凝结。  相似文献   

12.
当今人类文明建设的实践,推动着我们对人类文明的认识必须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人类大文明。人类大文明是一个极其复杂、十分庞大的系统,它由三大文明——生态文明、社态文明和个态文明构成。而生态文明又由天态文明、人态文明、地态文明(境态文明)、物态文明组成;社态文明则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构成;个态文明也由身态文明、心态文明、思态文明、行态文明组成。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整个文明系统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索绪尔区分共时性现象和历时性现象的思路,力图从感性认识的时间特点上说明人类意识的特性.我们首先确定动物与人的网膜象信息处理系统是历时性的动力学系统,但是人类语言活动已经明确地显示人脑又是共时性的信息处理器.本文依据贾德的视知觉实验对人脑的映象库和映象翻页机能做了详细叙述,指出人脑的映象勾连操作是人类感性认识的重要部分.人类的双子结构和双维度的映象动力学体系,使人脑截然不同于动物,人类依靠自己独特的感性认知、记忆和语言功能拥有世界,而不仅仅是认识环境和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14.
吴地有着辉煌的史前文明,是华夏文明起源之一。太湖三山岛旧石器、吴县草鞋山新石器、尤其是良渚玉文化,不仅奠定了吴地文化的思想基础,也为华夏文明的传播首建奇功。对出土文物之研究成果,由新思维引导路径,启发连锁思维反应。这对于江苏地域文化研究的目标、路径、思路与方法,或许也是一种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 ,全面发展的实质内涵是个人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是导致工人片面发展的根源 ,其生产力的发展是以工人片面发展为代价的。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必须把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统一起来 ,促进二者协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最终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天依存的哲学理论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与自然界亦即人天的相互依存,既有必然的科学基础,也有客观的理论依据。深入开展哲学理论思维层面上诸如唯物辩证法、人天观、时间空间观念、系统科学等各个方面关于人天依存关系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哲学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国际法之“人类共同利益”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共同利益”诞生于人类存在之初,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的提出,才标志着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法观念正式形成。随着全球化程度逐渐加深,“人类共同利益”日益凸显。“全球公域”、“人类共同关切事项”、“世界遗产”使“人类共同利益”观念深入到国际法的各领域。“人类共同利益”已在诸多国际条约中有所体现,且已具备强行法性质,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构成要件,应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是在实现人类解放、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最高诉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学说的目的和使命,也是他们在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这一过程中内在的逻辑归宿和价值追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体而复杂的实践过程,为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人类和全球生态系统的精神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作为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失控力量正在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并威胁着自身的生存,犹如癌细胞侵害人体而危害自身的生存一样.全球生态系统与人类癌细胞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相对于其存在环境的自主性上--相对于全球与系统意义上的自主性和相对于人类群体意义上的自主性.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的生存竞争使全球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人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人类与环境的生存关系而忽略了非常重要的精神关系,人类与全球生态系统在精神上的关系应是通畅、和谐、完满的精神关系.所以,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从精神的意义上关照全球生态系统,构建自然生态中的和谐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在距今10000年左右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在史前几千年的历史中,华北平原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以粟、黍为主,兼有稻,发展到中期的以粟为主,多品种出现;再到晚期的粟稻并重、五谷形成。总的趋势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