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圈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层面第一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客观准确把握南京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有助于支撑都市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基于一般性统计数据、手机信令数据、高德地图API等多源数据,从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各市跨区域交通联系情况、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都市圈1、2、3小时圈覆盖范围及特征对南京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南京都市圈跨区域人口联系强度远低于市域内部出行,跨区域出行以东西向为主,毗邻地区出行主要分布于边界地区。南京都市圈1小时圈覆盖范围在21%左右,小时圈范围扩大主要依靠轨道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五大世界级都市圈为纽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和北美五大湖都市圈。它们已经成为当地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最富有竞争力的地区,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枢纽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大都市圈域交通走廊建设的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都市圈的概念及形成机理 (一)都市圈的概念 都市圈是国际上对现代城镇群体发展地区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的称谓,日本《地理学词典》中论述到:“城市通过对其周边地域辐射中心职能而发展,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的职能地域、结节地域称为都市圈。”其地理含义是指在现代交通技木条件下,具有相当直径的类似圆形的面积,人们可以一天内乘汽车到达并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特定经济区域。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学术界没有形成“都市圈”的一致性定义。  相似文献   

4.
论大上海都市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汝熹  吴晓隽 《城市》2008,(11):37-43
一、大上海都市圈的空间范畴 大上海都市圈作为一个区域空间.从被提出起其范围界线就比较模糊.以往研究中大都把它的范围与长江三角洲等同。然而长三角这一概念本身在近20年里也出现了不同范同的指称.因此即便以长三角为范围.也有着不同地理位置的划分。现在人们一般所说的“长三角”.也有两个概念.一是指由江浙沪“15+1”个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总和,它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也就是今天的苏南和浙北;另一个则泛指江浙沪两省一市。  相似文献   

5.
李树琮 《城市》2004,(4):17-18
一、大城市圈经济是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阶段的体现和必由途径 据统计,我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大北京地区三大城市圈(群)人口只占全国的7.5%,土地占全国的1.24%,但GDP却占全国总额的30%,引进外资占全国的73%.这一事实,突出地表明了大城市圈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其核心地位又是何等的凸现.  相似文献   

6.
陈涛 《交通与港航》2021,8(2):48-55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市域(郊)铁路是实现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该文系统分析了当前上海都市圈的交通需求特征、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总结了上海市域(郊)铁路发展存在的层级不完善、分工不明确、综合开发不足、体制机制不顺畅等主要问题,结合国家、区域、城市层面对上海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新要求,借鉴...  相似文献   

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两个抓手,一个是城镇化战略,一个是都市圈发展的战略.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三大城市群和经济圈之一,应不断创新,大力推进珠三角高水平的城镇化,并促进大珠江三角洲成为世界级都市圈.应以一条城市主轴和三个城市群支撑大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加强深港合作、珠澳合作.  相似文献   

8.
王涛  苗润雨 《城市》2015,(4):50-55
东京都市圈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为应对都市圈日益增加的人口,控制大城市病的产生,东京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多核多圈层”的多中心城市结构,以快速交通体系连接都心与周边城市.通过对东京都市圈规划演变及典型新城的建设历程可以看到东京都市圈规划思想的演变,并对我国都市圈规划与建设提供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当代国际城市的特征与趋势 目前国际城市研究领域中陆续提出了国际性城市、国际化城市、国际城市等概念。国际性是当代大城市及一些特殊的中小城市所普遍具备的功能,只要城市经常性地发生超越国界的行为和辐射功能,就可以认为该城市具有国际性。9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对海口、上海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多次使用了“国际城市”一词,这一概念表达的对象比较确定,歧义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上海都市圈的战略定位应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立足自身优势禀赋和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等基本原则,基于新时代和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不仅要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更要服务中国的全球战略.围绕战略定位和发展愿景目标,上海都市圈需要更深层次推进对内开放,强化上海"四大功能建设",形成一体化发展体制与机制,打造高度一体化基础设施,消除广泛存在的行政壁垒,形成统一市场,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同城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