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的教育. 回复到人最原始的平等,在教育活动中高扬"人"的旗帜,把学生当做一个平等、相对独立的人去看待,去尊重,去理解,或许会在同样的真心付出之后能够得到另一种收获.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传统办学理念呼唤"生本"课堂."生本课堂"是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课堂.生本教育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强调情感、活动教学;强调留有自主空间的管理方式.生本课堂应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生本课堂"的教学着力体现"一切为了孩子,高度尊重孩子,全面依靠孩子"这一新理念.以生为本的课堂是经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后而获取知识的场所.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活"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3.
王瑛 《科学咨询》2009,(10):20-20
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同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章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树立问题意识正好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学生有了间题,才会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新学习.让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在不自觉中达到有机地"渗透"和"融合",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伞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从而保让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师生共同创新的良好氛围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创新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主要点是,学生主体地位明显,师生平等地位凸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  相似文献   

5.
张萌 《科学咨询》2008,(20):55-56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并非师生间一问一答的简单过程,而是智慧火花的碰撞与融合,是愉悦氛围的分享与共处,是精神陶醉的呈现与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人格的平等与沟通.由此可见,对话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不容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生活在真实的社会里,而生活处处皆学问,所以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它注重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亲历和实践,从而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去观察、去思考,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生活在真实的社会里,而生活处处皆学问,所以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它注重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亲历和实践,从而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去观察、去思考,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部长袁责仁在全面解读<教育规划纲要>时特别强调说:"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育人,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靠优先发展、改革创新"、 "凡是阻碍人才培养的,我们都应当改革,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想想,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让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对人创造精神的压抑愈演愈烈,而时代和国家的建设发展却需要更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的呼唤,这些难道还不可以成为我们寻求改革的动力吗?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呼唤"开放、自主"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新课改这个有利平台,让留白教育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新课程教育教学的优势。那么,如何让留白教育更好地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出最大实效呢?在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诱导,并辅之于学法指导,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建立起自信,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爱学","我能学",达成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变成小孩子",就是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只有当我们蹲下身子,才能真正的走进童心世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尝试着蹲下身子,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倾听孩子来自心灵的声音,从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开始,努力搞好班级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呼唤"开放、自主"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新课改这个有利平台,让留白教育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新课程教育教学的优势.那么,如何让留白教育更好地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出最大实效呢?在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诱导,并辅之于学法指导,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建立起自信,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爱学","我能学",达戍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和谐师生关系概述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他所教的大多数学生的关系或者说是与学生群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  相似文献   

13.
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要尊重和保障教师的生命权和发展权,提倡师生平等,合作共生的教育观念,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14.
一、和谐师生关系概述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他所教的大多数学生的关系或者说是与学生群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互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6.
一、迷信权威,亦步亦趋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它应该通过对教育规律新的探索给人们提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策略、新的方法,百一切人去亦去的"理论"或仅仅是为别人的思想"作注"的"体会"都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然而不少教育科研的主要工作,正是为权威们的思想提供"论证"而"说服"普通的教师.这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7.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并非师生间一问一答的简单过程,而是智慧火花的碰撞与融合,是愉悦氛围的分享与共处,是精神陶醉的呈现与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兵 《科学咨询》2007,(10):30-31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中精辟地阐述道:“‘中小学生的写作’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活动?”“立言以立人,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与任务。语言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生存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语文活动最基本的就是‘阅读’(听与读)与‘写作’(说与写)活动。”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用心灵去关怀周围的世界,关怀人本身."这里"关怀人"的根本要求就是人文关怀,符合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新课改发展要求,思想品德课在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一些尝试,现与各位交流: 一、尊重学生,激发兴趣 学生是有意识、有情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尊重学生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兴趣、选择,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视觉去看待学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的主体性是在对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教育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主体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构建主体教育模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