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个体私营经济”研讨会观点综述1997年12月18—19日,江西省工商局、省社科院和省社联联合召开“面向21世纪的个体私营经济”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的理论工作者和工商、财税、金融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以及个体私营企业家代表近50人出席研讨...  相似文献   

2.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价值观”理论研讨会综述任学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价值观”理论研讨会199.3年11月3l日至9日在广东省深圳等地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深圳...  相似文献   

3.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引导好,使之健康发展,实现私营企业的二次创业,文章对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内容,如对新资本概念与企业制度创新,如何以新的高度认识私营经济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作出的基本方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三个有利于”则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理论先导。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理论成功的探索─—“邓小平理论与广东改革开放”研讨会综述晓闻1994年8月中旬,广东的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聚集一堂,为纪念建国45周年、改革开放15周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两周年,在广州举办了“邓小平理论与广东改革开放”研讨会。会议由中共广东...  相似文献   

6.
8月5日,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在南宁召开了发展广西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区直属机关部门、单位的领导,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46人。现将这次研讨会的精神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四川省社科院发起,会同四川省“扫黄”办、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成都市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的“扫黄”理论研讨会,于1992年10月13日至15日在成都召开。国家新闻出版署、四川省政府、四川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和部分省、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向会议提交论文41篇,并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扫黄”办、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成都市新闻出版局、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扫黄”理论研讨会,于1992年10月13日至15日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召开。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桂晓风、发行司司长吴克明、四川省副省长韩邦彦,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席义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新闻出版局负责人和各主办单位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1篇。出席会议的37位代表是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扫黄”、出版、公安战线的干部和科研、高校、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和教授。代表们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来自“扫黄”战线的同志的认真探讨了“黄源”问题,认为广大文化消费者低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  相似文献   

9.
石本惠  张星炜 《天府新论》1996,(5):96-96,F003
“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石本惠,张星炜近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有关部门和《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成都召开。30多名与会者围绕下述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界定发展是人类永恒...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石本惠张星炜1996年5月17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科社与法学教研部、科研处、四川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理论...  相似文献   

11.
1990年3月3日—5日,广东社会学学会与江门市的社科联、市委党校、五邑大学、教育学院,在江门市联合举行了“广东社会安定与发展理论研讨会”。现将其中讨论的两个问题介绍如下: 一、必须重视广东社会基层政权建设与会同志认为:当前中国压倒一切的问题是稳定。社会基层组织是整个社会的细胞。基层政权建设的状况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安定与发展密切关联。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基层政权建设较好或基本正常,这是主流,但一些地方所出现的土地山林管理失控、计划生育不落实、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等,直接或间接地潜存着社会的一些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宝霞 《文史哲》2001,(6):123-124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求是》杂志社理论部、广东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河南电业党校联合发起的"发展与创新"理论研讨会,于2001年8月22日,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及各省学校、社科院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就面向新世纪的"发展与创新"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行了广泛的研讨。现将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关于创新的内涵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创新是与发展紧密…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价值观”理论研讨会综述陈志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价值观"理论研讨会于1993年11目3日至9日在广东省深圳等地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会议以邓小平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列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它不仅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解除人们对所有制结构问题的各种疑虑,还为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指明方向。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表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适合我国现阶段多层次。不平衡。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人的发展是在个体、群体和类等许多层次上同时进行着的。个体是"一类事物的单个存在",是相对于群体、类来说的,是指单个的人。但是,人作为个体、群体和类是辩证统一的。现实的个人,既是一个个体的人,同时也是人类的一分子;既是"个人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这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二重性。本文着重研究人的社会层面发展与类发展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围绕个体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为促进广东社会安定与发展,广东社会学学会、江门市社科联、中共江门市委党校、江门市五邑大学、江门市教育学院,于1990年3月3~5日在江门市联合举行了“广东社会安定与发展理论研讨会”,参加本次研讨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近80人,研讨会共收到论文、调查报告33篇。与会者从理论和实践的形式上研讨了广东社会安定与发展中提出的一些重要问题。现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1.关于基层政权建设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稳定 与会同志认为:当前我国压倒一切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城市化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今年5月21日至27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了“农村城市化理论研讨会”会议。充满着学术争鸣的良好气氛,各家之言尽情阐发,虽然理论上各持已见,争论激烈,然而由于气氛民主,所以人人心情舒畅。兹将会议讨论中一些已经获得与会者共识的基本观点以及还存在若干歧见的不同观点,综述如下:一,与会大多数同志认为:农村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的实现程度是以各国科学技术、工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分化状况为前提的,同时也与各国人口状况、资源配置、历史传统有着密切关系。农村与城市是人类活动的…  相似文献   

18.
<正> 由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人民日报经济部和光明日报理论部等11个单位联合发起的承包制理论研讨会于1989年12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各方面领导、专家和代表90多人.会议收到入选征文和论文40多篇.会议围绕企业承包制的理论基础,历史地位以及发展和完善企业承包制的对策措施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探讨了“苏南模式”的三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如何从农业经济快速转向工业经济。“苏南模式”是工业化的新模式,发展乡镇企业是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二是如何建立高效所有制结构与社区共有制。“苏南模式”初期的产权形式与结构,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不适应性。乡镇企业改制势在必行,但不等于变相地搞私有化,而是走股份化的道路。社区共有制也可以实现“产权优化”。三是政府推动是否必然产生反市场性。“苏南模式”的本质是市场化。“强政府现象”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建立新型政府管理机制,重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重在培育要素市场,重在引导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中求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讨会”综述王云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焕发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6月12日至13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