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品内分工下的企业能力同时兼具"专有"与"专用"二重特性。低专有对高专有的依赖,低专用对高专用的剥削,使得能力同时具有低专有高专用特征的代工企业在GVC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陷入能力低水平循环和"专用锁定"的状态。代工企业的升级突围除了依靠自身的资源积累和专有创新外,还可以通过分散专用,降低对特定专用对象的依赖,同时获得更多专有资源的方式逐步形成自己的专有能力。进一步建立被专用和相互专用对象,形成一种专有与专用的良性互动状态,最终达到高专有低专用的升级目标。 相似文献
2.
产品内分工是当前国际生产的重要特点,它利用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跨国公司是实施产品内分工的主导力量,在收益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大多数价值增值,并严重限制了我国的产业升级。促进我国企业突破升级困境,必须采取战略性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国内竞争市场等措施,支持我国在产品分工中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4.
徐毅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9,(1)
本文的目的在于甄别关于我国贸易顺差成因的"储蓄论"与"产品内分工论".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验证储蓄和贸易顺差的关系,计量结果并不能支持储蓄论,此外我国贸易顺差的地区结构也是储蓄论无法解释的.文章认为国际产品内分工以及我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是贸易顺差形成的重要原因,并指出传统的政策工具在调节贸易顺差上的无效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和复苏造成的全球贸易大幅波动备受关注,而产品内分工可以为分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成因提供一种有效的研究视角.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通过货币循环相互作用,产品内分工下的不同经济部门通过货物循环相互作用,而货币和货物两种循环的融合,使得一个初始的外生金融冲击通过全球价值链进行传播并形成"回荡"效应,进而演化为往复循环并不断"放大"的内生性冲击,其最终结果是造成全球贸易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6.
产品内分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上对各国的服务业水平差异产生影响。通过对"金砖四国"和7个"先进经济体"国家2000—2006年的服务业差异发展的实证分析发现,产品内分工确实推动了服务业的差异性发展,且开放程度、迂回程度、交易效率等影响产品内分工的因素对服务业差异的贡献率较大。我国应在参与新型国际分工中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化,传统国际分工格局逐步深化为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国际产业转移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承接国际经济转移既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优化出口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等正面积极效应;也有价值增值低、技术依赖严重、加剧国际贸易摩擦等负面消极效应.我们应采取措施积极发挥正面效应,规避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纺织代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知识不足,要想突破原有的代工模式,企业就要具备关键知识的孵化能力,而知识获取是构建这一能力的基础.纺织代工企业依赖自身获取知识有其局限性,需要借力其他组织.相较政府而言,行业协会代表本行业的利益,能更好地服务于成员企业.以往的研究基本上从职能和组织能力层面对行业协会进行分析,未对行业协会在知识方面的功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马野青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1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外贸顺差不断加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国内外有不同的解读.本文认为,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由产品内分工引起的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建立在产品内分工和我国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顺差不仅是可持续的,而且对我国先进要素的集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就业增加、创新能力的提高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垂直专业化分工下,我国制造业总体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不利于竞争优势的培育.为增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生产者服务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12.
以往关于企业升级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研发和营销功能升级方面。然而,产品功能拓展也是企业升级,特别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与升级的有效途径,其内涵是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和产品使用领域的拓展,包括四个策略维度:拓展互补或替代功能、冗余功能、模块化功能、跨产业功能。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因素影响产品功能拓展策略的形成,推动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最终达到企业升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在中国面临经济转轨的背景下,代工企业如何通过与国外品牌客户构建战略性合作关系实现企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代工企业专用性投资对代工双方合作关系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会受到其他因素的权变影响,即客户专用性投资对其有正向调节的作用,产业环境不确定性有负向调节作用,而整体代工能力则同时具有正向和负向的调节作用,同业竞争强度也同时具有正向和负向的调节作用.以99家广东省代工企业为样本的实证分析支持了本文的假设,研究结果有利于代工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专用性投资对代工双方合作关系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5.
产品内垂直国际分工的锁定化风险与中国对外经济失衡形成的内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大经济规模的中国能够出现长达10多年的持续双顺差表明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失衡,产生这种失衡的根源在于现行的分灶吃饭与城乡分割相互融合的体制之下,凭借过度压低的劳动力价格与地方政府对GDP最大化的狂热追求使得企业、政府都能够从按照现有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与参与国际分工获得短期的最大化利益,从而也使得企业主要是通过引进成套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对技术消化、创新能力缺乏足够的培育与相应的投入,结果企业更多的是依靠价格竞争来提高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与市场竞争优势,致使对外经济失衡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完全可以说中国目前时外经济的失衡仅仅是国内经济失衡的外在表现,要真正解决中国对外经济失衡的唯一办法只能是消除国内经济发展的失衡.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代工企业与国际品牌客户竞合关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还比较缺乏对代工企业与国际品牌客户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同时进行研究的现状,从竞合理论的视角,系统地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同业竞争程度、产品标准化程度、整体代工能力、代工企业交易专用性投资、客户交易专用性投资以及代工企业的学习意图这七个因素是如何影响我国代工企业与国际品牌客户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与市场营销极度追求消费者个性需求及企业自身利润的思想不同,社会营销理念关注消费者、企业与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以不断增加产品功能作为竞争的筹码,使产品功能过剩问题愈演愈烈。从产品功能的基本属性与顾客对产品功能的需求感知着手进行研究,深入剖析企业产品功能与顾客需求的匹配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战略、技术以及营销层面的活动进行优化,以社会营销理念为指导提出企业规避产品功能过剩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消费者利益、社会效益与企业收益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如何推动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本土代工企业转型升级以实现高端攀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政策涉入为切入点,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深入考察中国情景下政策感知对代工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政策感知是促进代工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行为驱动的重要前因变量,企业自身攀升意愿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同时,政企互动是代工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意愿转化为攀升行为的重要边界条件。研究揭示了政策因素以及政企之间良好互动对于代工企业开展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这有助于增强代工企业信心和耐心,从而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