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历来是保障社会平等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已无法承担保障社会平等的全部内容。公民参与网络逐渐成为实现社会平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填补政府社会发展方面的资金不足;公民参与网络能开拓大量的就业机会,以促进社会平等。  相似文献   

2.
公民参与对社区治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进一步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本身的认可.为此,笔者在阐述公民参与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现阶段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创新角度入手为如何优化社区治理公民参与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市场经济改革向深层次发展,我国公民社会逐步崛起,这对各级地方政府治理是挑战更是机遇。我国传统的地方治理存在着行政成本高、效果差、政府管理手段落后等弊端,难以适应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对此地方政府应顺利公民社会发展的要求,树立政府主导——社会合作的治理理念,改进公共管理方式,实现地方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市政规划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谓市政规划,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市规划,在社会体制下,市政规划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作。其根本目的就是满足公民的需要,使公民利益得以实现。因此,让公民参与到市政规划中迫在眉睫,也是实现市政规划目的的必要手段。市政建设的基础任务是市政规划,它不仅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使市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公民参与市政规划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针对公民参与市政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有效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耿灿 《人才瞭望》2010,(7):60-61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公民的有序参与”.并把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丰富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愿望增强的要求,从基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公民参与.通常又称为公共参与、公众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大学生主动或动员的运用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权利,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合法进行参与的活动。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个团体,他们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推动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总体现状是令人鼓舞的。公民参与到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中来,推进了广大领导干部科学政绩观的树立,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地方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公民全方面  相似文献   

8.
公民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尤为重要,根据自身情况借鉴优秀政治文化的模式发展自身的公民文化,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是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重读介绍公民文化的经典著作,从阿尔蒙德那里寻找公民文化的实证要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揭示了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受到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公民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公民精神的缺失是最大的障碍。本文从社会公德领域与政治领域阐述了公民精神的内涵,并针对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学校公民教育、加快法制建设、发挥公民社会作用、完善政府与公民交流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总体现状是令人鼓舞的。公民参与到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中来,推进了广大领导干部科学政绩观的树立,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地方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林艳艳 《人才瞭望》2015,(6):249-250
乡村社会治理不仅是农村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同时关系到党在基层的执政合法性,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乡村社会治理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困境和挑战,即领导协调困境、资源短缺困境、政治参与困境、治理理念困境。要想破除这些困境,需要从制度上保障、思想上提高、管理上为民、方式上创新,才能顺利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3.
公民的行政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探析了我国现阶段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行政参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定要向公民教育转型,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不足之处。公民教育旨在让公民意识到个人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参与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如何响应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的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口号,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把治理理念引入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变革中时,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成为了一种潮流。理论界对社会治理概念的定义日渐丰富。治理作为促进公民参与、公开、权责对等的制度模式进入了公众视野,也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个人、政府、社会都致力于通过治理以实现秩序、效率、公平等多元价值,以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因此,治理作为一种一种价值追求,就要求改变传统权力的运行方式,社会治理包括公民社会的成长、公共管理权力的重新分配、政府作用和地位的自我调适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活在当下,环境的治理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一个人不可能置环境于不顾而独善其身。地球从不需要被拯救,人类需拯救的是人类自己。面对雾霾,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公民意识的觉醒促使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稳步前进,同时社会的现代化又极大地提高了国人的公民意识。本文分析了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外延,并具体阐述了公民意识在现代社会的体现以及提高公民意识在实现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渗透与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在21世纪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也是改变公民教育薄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本文借助政治学科在这方面的教学优势,从经济生活教学实践着手,探讨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我国首次公布社会治理评估框架2008年12月15日,中央编译局正式对外公布了"中国治理评估框架"。这是中国首次对社会治理状况给出评估标准。该框架包括了公民参与、人权与公民权、党内民主、法治、合法性、社会公正、社会稳定、政务公开、行政效益、政府责任、公共服务和廉政等12个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