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因为水柔。“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一,“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老子主张的“柔弱”是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而并不是一味要人“不争”或者“守柔”,即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不仅对中国哲学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国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虽只有五千言,但它以“道”为核心、为最高范畴而建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却是2000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所谓“老”,是  相似文献   

3.
上善若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柔性。水的柔性是怎样的呢?水性柔顺,明能照  相似文献   

4.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老子关于道的系统理论。本文从自然无为、虚静这两个重要范畴入手,阐述道论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一部扛鼎之作。长期以来,《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得到广泛关注,而其中蕴含的社会管理思想却相对受到忽视。然而,老子身为周王朝的史官,对当时社会管理行为的种种弊端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加之他中年“避祸于鲁”,晚年又“流难于秦”,也使他能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去思考整个社会,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管理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江岸 《人才瞭望》2011,(12):75-75
"老废物"式的管理之道,才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深藏不露,在幕后牢牢把控大局。贾母达到了这一境界,可惜,她选错了人。《红楼梦》里,自称"老废物"的贾母却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老子《道德经》里谈到治国管  相似文献   

7.
唐以后,“茶道”大行.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其中包含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其基本精神可以归纳为“和、静、怡、真”四个字. 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条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才是人间真道.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是度,是宜,是当,是一切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8.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哲学的一大派系,也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代表。其中的道更是意蕴深远。但是从古至今人们对于道的理解不尽相同。本文对于道进行了深入的考查。对道的本质、特点、位置、运行方式、相关关系、作用等进行了分析。以此揭示"道"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艺”,古字形像一人在种树,取培育、培养、扶持之意;“术”,《说文解字》中写道:“邑中之道也”,指在一定范围内的“道”为“术”。艺术起源于劳作,形成于生活,历久弥芳。艺术脉络深远,有其意蕴悠长;艺术大家明澈通达,有其道骨仙风。  相似文献   

10.
人生如棋     
万物皆有“道”,万物皆同“理”,因对立统一规律使然也。下棋与人生亦然。 从大处看,棋弈之“道”自然以对抗为形式,以输赢为结果,却又以愉悦为目的,以通达为最高境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自呱呱坠地,至盖棺论定,可说是无时无刻不处于这样那样的对抗之中。孩提时与命运对抗,垂暮时与死亡对抗,特别是成人后融人社会,这是进入对抗的高峰期,或为稻粱谋,或为欲望趋,或为生存发展计,在官场、商  相似文献   

11.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虽只有短短的五千余言,但却详尽的阐述了宇宙的根本以及为人处世的方略。其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更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很多思想值得当今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讨论,他的教育思想以“道”为中心,以“无为”达到“有为”,他提倡的“无为而治”“不敢为天下先”“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等观点都给语文教师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6,(3):50-51
“中原中原,终有一天会完(谐音,粤语)。”当你听到这话出自地产中介名企中原集团董事长施永青之口时,你不必吃惊,因为他崇奉老子哲学,事物在他眼中全带着周期性,在天道中起跌兴衰,道法自然。由于市场发展自有“道”,所以旋永青坚信:管理企业只需“无为而治”,干预过多会适得其反。接下来让我们细细领略番这种“无为”之道。  相似文献   

14.
刚而柔     
柔这对范畴在我国出现得很 早。《易·鼎卦》中就有“玉弦在 上,刚柔,节也”的话;《老子》讲以柔克刚;《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刚柔皆得,地之理也”的话,孙子的将帅“五德”中也包含着刚柔,如信、勇、严通常为刚;智和仁一般为柔。另外,《易·系辞下》中讲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孔颖达疏,刚柔即是阴阳。总之,刚柔范畴在中国出现得很早。 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阴性文化。恐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刚柔相济,占主导地位的是刚。刚是立身之本,无刚难以自立,更谈不上能成事了。古往今来,凡成大事…  相似文献   

15.
受苏联模式影响,在进行中国哲学研究时采取的唯物与唯心的二分法会产生理论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道”、“无为”思想进行西方式研究产生的困难做出说明,并提出可行性方法。应对中国哲学进行中国式的研究,以体现出中国哲学特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太子吃饼     
《人才瞭望》2006,(6):106-106
现在一般都认为中国古代的帝王总是自称“孤”、“寡”,是他们为了表示天下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天子”的气势,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老子)认为,天没有清静恐怕就要破灭。  相似文献   

17.
在世间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报道,中国的人口已经满12亿。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3亿。 如此众多的人口,是一座庞大的“人才山”。 金山银山,比不过“人才山”。“人才山”是一座真正的“宝山”。 人才开发,是最重要的开发。有了人,有了人才,金山银山才能开发。 在中国,报刊如林,《人才开发》杂志独树一帜。《人才开发》杂志,不登老道斗法,也不载血案惨案,而是不断发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呼声,致力于人才  相似文献   

18.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这是人贵思想的最早诠释。美国学者德鲁克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另一位学者托斯·沃森说:“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励员工的力量和才能。”古今中外志士仁人莫不达成一致:在所有的企业要素中,人是最关键的,坚持人本主义文化理念是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之所在。现实的管理当中我们往往重视制度管理,当然制度建设是最直接、也是见效最显著的一种手段。然而,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只有文化理念约束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这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不仅具有管理中…  相似文献   

19.
如今我们见到“勾当”一词,首先觉得这个人干的不是什么好事。但在古代,“勾当”却没有这样的贬义,它只是表示某个人做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 “勾”,就是“处理”的意思。《法苑珠林》中写道:“主典云:‘经忏悔者,此案勾了。至如张目骂父,虽蒙忏悔,事未勾了。”’而“当”字,也不过是“主持、处理’之意,《管子·五行》:“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相见。”还有“当政”“当权”等,都是此意思。  相似文献   

20.
如今大学生在新媒体思潮的影响下,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行为活动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化”。本文深入分析网络“圈层化”的定义、特征及表现形式,其造成大学生接受信息封闭、价值观念偏差、思维模式固化,同时使得师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拉大,影响思政教育主流声音有效传播,影响网络思想异见有效监控。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政平台主阵地优势,打造思政“网络军队”,完善网络思政平台,融入学生圈层,强化网络监督,积极研究探索破圈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