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试论我国民事上诉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诉讼欺诈、诉讼伤害等现象客观存在,使当事人对诉讼产生犹豫乃至恐惧.这是诉讼本身恶的一面所导致的结果.在因对方上诉而被迫继续卷入诉讼时,法律对未提出上诉的当事人上诉利益不予任何适当救济机会显为不当.大陆法系民事上诉程序因此设置了不利益变更禁止、附带上诉、独立附带上诉等机制,其中蕴含着精致的程序衡平逻辑智识,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上诉利益的救济采取简单、粗疏的方式予以应对,改革和完善上诉程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十分凸显.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转型、缓解上诉压力、完善二审理论、完善判决生效时间理论等方面的需要看,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确有构建附带上诉制度的必要性。现阶段,有对民事纠纷的本质深刻认识的支持,有对上诉请求范围的现行规定的支持,有对“客观真理论”突破的理念支持,已具有构建附带上诉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三部诉讼法在上诉制度上还存在不足之处,表现在上诉审法院审理方式规定不明确;没有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的刑事上诉权;上诉不加刑原则未得到真正贯彻;不利于律师充分履行刑事辩护职能等。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弥补。  相似文献   

4.
民事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和判决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由于立法上没有将两者较好地予以协调,导致了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上的不同认识和做法,从而影响了上诉制度目的的实现。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本文拟通过与国外和我国台湾同类制度的比较,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美国民事上诉制度析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诉制度是民事诉讼的重要制度,学者们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上诉制度提出了许多批评,为更好地审视我国的民事上诉制度,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美国民事上诉制度的具体内容.并把美国上诉制度概括为三个方面:终局上诉原则、有限的审查范围和许可上诉制度.  相似文献   

6.
法国的刑事上诉制度的设置有其独特之处。近年来有关该制度的司法改革也反映出法国在保障当事人权利和程序正义方面的努力。通过中法两国刑事上诉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以借鉴法国的相关经验,如实行有限审查原则,贯彻言辞辩论原则,建构科学的审级制度等。这对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刑事上诉制度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上诉审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裁判的效力,进而导致实践中频频出现原审法院重新审理案件后,仍然做出与上诉审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裁判中判断完全相反的判决,当事人对此大多不服,再次上诉.为了根本解决上下级法院在同一案件审理上的冲突问题,以及发回重审制度自身功能的发挥,民诉理论有必要明晰上诉审法院作出的发回重审裁判的效力.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诉审程序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程序。一个案件经过上诉审之后就具有了终审效力,判决就具有了可执行的效力。上诉审程序的公正,是程序公正的重要环节。研究和设计好上诉审程序,对司法公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上诉审程序尚存在不少缺憾。本文通过反省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的现状,针对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的重构,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的设想,以期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上诉审程序,即以二审终审为主体的复合型的上诉审程序。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的民事审级制度一直坚持的是单一的两审终审制,但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两审终审制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陷.因此,对我国的民事审级制度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重新的反思,进而用公认的价值标准和技术措施来对我国的民事审级制度进行改造,并最终确立有限的三审终审和有条件的一审终审相结合的民事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10.
附带上诉是被上诉人扩大上诉裁判范围的方式,是法官遵守利益变更禁止理论的路径。把附带上诉定性为“非上诉说”的观点,认为附带上诉是诉的变更、追加或提起反诉的载体:把附带上诉定性为“上诉说”的观点,认为只须他方当事人同意或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就可以于第二审为诉的变更、追加或反诉,无须藉附带上诉之方式行之。一审原告在二审中撤回全部起诉,附带上诉因起诉全部撤回而失效;一审原告在二审中撤回部分起诉和减缩起诉,附带上诉是否存在,应视撤回起诉和减缩起诉与上诉的关系而定。附带上诉对一审判决生效时间的影响,则显示出复杂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民事申诉制度改革对当事人、检察院、法院三者权利义务关系进行了调整,从立法上对检察院办理当事人民事申诉案件进行了程序化设计,实现了申诉权利义务法定化、检察办案程序化、再审分权制约科学化。同时,此次改革也使民事检察监督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检察机关只有树立民事监督新理念,拓宽案件来源新渠道,探索民事监督新途径,创新息诉服判新方法,提高检务保障新水平,才能适应新制度、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民事再审程序进行了修改,但仍有一些内容值得商榷。应以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再审事由、申请再审的期限、审查方式以及再审案件的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13.
产权制度模糊化,管理制度家族化,保障制度随意化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为适应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对产权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等企业制度创新,使发展的企业与其制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借助相关绩效管理理论,结合民政工作实际,设计了民政工作人员以及民政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为民政工作确立合理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司法权的被动性——以民事诉讼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权被动性是司法权的重要特征。法官不能主动启动司法程序,也不能擅自变更当事人的诉请内容。司法权的被动性能有效防止审判权的专横擅断,确保裁判公正。现行民事诉讼中常有违反司法权被动性的表现。必须充分认识司法权被动性的价值,树立司法中立的观念,完善立法,规范司法运作,加强对司法权行使的监督和考核,同时又要辩证地看待司法被动性,防止观念和行为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6.
创新主体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组成,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区域创新体系是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与环境相互协调,各创新要素协同作用,开放配置资源的网络系统。我们深入探讨了创新主体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表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三者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理分工,中介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桥梁、纽带及支撑作用,能有效地完成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创新政策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绩效有着极大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国家创新系统功能的发挥,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相关的文献中对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机理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与创新政策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型.其基本结论是:国家创新系统是创新政策体系提出的基础,创新政策体系是促进国家创新系统内部知识流动的向导和外部拉力,从而提高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18.
民事管辖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辖混乱是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造成管辖混乱现象的各种“手段”和表现形式,接着对导致各级人民法院争抢案源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文章着重对克服管辖无序现象的对策提出了作者的建议,认为我国民事诉讼应当从管辖制度和法院体制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治理民事管辖中的混乱与无序现象   相似文献   

19.
缺席审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该制度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诉讼效率、保障民事审判权的正确行使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理论认识和审判实践中也有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端正理论认识的基础上,针对缺席审理和缺席判决的不同情境,以修改民诉法为契机,分别设置相应的程序,完善我国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