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营田是唐宋时期极为盛行的一种土地制度 ,它起源于南北朝边境地区的军事耕营 ,并在唐代均田制破坏的基础上得到广泛的推广 ,渐而变成以民营为主。本文利用敦煌文书 ,结合传统史籍 ,对唐五代敦煌地区的营田制度的实行史实与营田使官职进行了梳理与考证。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敦煌早在武则天时已实行民事营田 ,较内地为早。二是蕃占时期出现寺院营田 ,为其他地区所无。三是归义军时期曾大规模实行营田 ,仅瓜沙中心地区是民事营田 ,河西其他诸州为军事营田。四是敦煌地区实行了一套完整的营田使官职体系。  相似文献   

2.
唐五代“屯田”与“营田”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唐五代,“屯田”和“营田”是封建土地制度中两项重要内容。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史学界长期争议不决。本文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分阶段理清了两者的关系,认为在唐前期,“营田”泛指经营土地,“屯田”是一种特殊的官营土地制度。唐后期至五代,出现户部营田务管领的营田,乃是与屯田并行的另一种官田系统。文章还否定了唐后期屯田转化为营田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水利工程从古至今一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明代定都北京,天津作为京都门户,在明初就实行了军屯。文章主要从《明实录》中的相关记载,剖析当时中央政府对天津及其附近地区的水利营田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北宋设立榷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官府的专卖与专买,在国防上达到羁縻蕃族的目的。自熙河开边之后,为联合河湟蕃族制夏和助边的需要,北宋在河湟一带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屯、营田,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逐渐作为商品出现在北宋的经济贸易当中。  相似文献   

5.
贞元四年以前户部钱考何汝泉唐朝后期的户部钱,是由户部司、户部使司相继掌管的一部分国家经费,在支撑国家机器运转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户部钱与户部使的设置以及度支、盐运、户部三头财政管体制的形成,都有密切的关系 ̄[1]。户部钱的设置,《旧唐书·德宗纪》、《唐...  相似文献   

6.
试论南宋的营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南宋营田的研究,国内史学工作者似乎都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从来的研究者都将这一重大课题纳入南宋官田的范畴笼统进行论述,一般都流于简略,并且,其中有些观点还值得进一步商榷。本文就试图对南宋营田作一专题研究,并对南宋营田的恢复发展、经营方法、阶级关系以及经营效果等四个方面作一些较深入的探讨,以补前人之不足。不当之处,敬希批评指正。一、南宋营田的恢复和发展宋人王应麟认为,屯田发展到唐代已是极盛之时了。据《新唐书·食货志》所  相似文献   

7.
唐代平卢节度使始置于开元七年,与营州都督共同负责营州军政事务,在官职任职中,平卢节度使多以他官兼任,相继以营州都督、柳城郡太守、营州刺史充任,且多兼充支度使、营田使、运使等职,或摄御史中丞(大夫),亦兼押蕃使。  相似文献   

8.
受魏晋南北朝士族文化的影响,唐代在官职设置上有清、浊之分,以清官为贵。安史之乱以后,相当一部分幕府武将会被授予一个或数个属于清官范畴的文官头衔。这种现象在唐朝中后期十分普遍。一方面,唐朝中后期,幕府武将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群体。由于专门用作奖酬军功的勋官日益低贱,已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因此唐朝政府不得不拿出一些清贵的文职官衔授予幕府武将,代替勋官用以奖酬军功、安抚人心。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绥靖,是唐朝政府对地方控制力削弱情况下的一种安抚措施。另一方面,由于在藩镇的人事任免上,节度使可自辟僚属,使得一些幕府僚佐与唐朝政府之间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脱节。因此将中央的文职官衔广泛授予各个藩镇的幕府僚佐,使原本游离于唐朝政府之外的幕府官僚被纳入到了唐朝统一的职官体系中,在唐朝政府与幕府官僚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在形式上保证了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是非常开放的一个历史时期,唐朝的开放使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本文就此时期中西使节、商贾、僧众的相互往来,海陆交通的扩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影响等,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国力强大,声威远播,大大超过秦、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强大王朝。唐朝前期的繁荣昌盛,是与它的权力机构设置有着重大关系的。 唐朝的权力机构基本上是沿袭隋制,但它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邠宁镇设置于安史之乱期间,它地处长安西北部唐蕃军事对峙前沿,战略位置重要。唐朝设置邠宁镇目的在于外御异族内卫长安,直至光启元年前它有效地发挥了这一作用。唐朝经黄巢之乱遭受重创更加衰落,鉴此邠宁镇走上了干政叛乱之路。邠宁镇作用的变化与它和唐朝实力升降转变相关。  相似文献   

12.
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对唐朝中后期历史的发展,影响颇大。本文试图对节度使制度本身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一、节度使的由来及其官属唐朝的节度使是由都督演变而来的,而都督又曾称为总管,因此要弄清节度使制度的由来,就要从都督与总管的设置谈起。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考查殷周时期家宰设置情况的基础上,对唐朝设置冢宰的缘由、冢宰的资质、冢宰的地位和作用及11位家宰摄冢宰的时间、政绩等情况作了具体论析。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时期,入主三江平原的勿吉(沃沮)多次朝贡中原王朝,形成了一条自三江平原至和龙(今辽宁朝阳)的朝贡道。之后勿吉的活动地域进一步扩大至松花江上游,终形成了勿吉七部。唐朝政府通过设置黑水都督府,用以统辖黑水靺鞨并管控自渤海上京龙泉府而北的黑水靺鞨道。黑水都督府的建置是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实行羁縻统治、节制渤海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将唐文化远播黑龙江中下游。渤海国则通过营州道和朝贡道,全面系统地吸收和引入了盛唐文明,使渤海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均呈现出与唐朝"疆里虽重海,书车本一家"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唐代后期宦官掌握军权主要是通过宦官担任军职、专典禁军和宦官监军制度而实现的.唐代后期枢密使的设置则为宦官控制政权提供了机会.唐代后期的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又进一步加剧了宦官专权.宦官的专权使唐后期政治更加腐败;加深了唐后期的社会矛盾,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6.
唐朝水旱灾害严重。唐朝前期由于政治开明、救灾治灾措施较多,维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唐朝后期战乱、水旱灾频繁,造成救灾措施破坏致使吏民南迁,社会动荡与经济停滞,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长期在水平低下的小农经济怪圈中徘徊  相似文献   

17.
唐初统治者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朝的授田原则与隋朝相比,有许多新特点,唐朝前期均田制的普遍推行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唐朝最高统治者抑制高门世族地主所有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唐代前期西北地区的关中、西域、河西等地区均田制的实施情况、粮食生产,以及实行均田制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唐朝皇帝与蜀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道不仅是唐朝统一强大和治国安邦的基地,而且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交通线之一。几乎历代唐朝皇帝都极为重视蜀道,唐玄宗、德宗、僖宗三次经蜀道出奔,并且都安然返京。唐朝皇帝关注蜀道,不仅确保了国家安全,而且促进了西部经济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唐朝建立之后,在今宁夏固原继续设置原州建置。就其地理位置而论,依旧显得非常重要,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就其线路看,丝路北道由长安西北行,经邠、泾、原  相似文献   

20.
突厥默啜崛起之后,不断对周边用兵,进犯唐朝也是其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步。圣历元年之战后,默啜持续向西扩张的同时.也多次进犯唐朝边关。中宗重登帝位之后,锐意进取,面对突厥的一再进犯,一改武则天时期的对外政策,对突厥实施了积极进攻的政策。特别是在呜沙之战前后,从唐朝的人员调动、内政决策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这一点。关于中宗景龙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