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灯"是广西北流客家仍然存在着的一种习俗,以挂花灯、办丁酒等为主要形式,其目的在于为新丁庆生。"上灯"仪式是"上灯"习俗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五个环节。花灯作为"上灯"仪式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文化价值,但目前对花灯的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却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广西北流市民乐镇为调查点,根据"上灯"习俗、"上灯"仪式、"花灯"、"产业化传承"的思路,探讨"上灯"习俗的核心仪式、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并联系当今的花灯产业化受阻现状,提出以当地政府为主导、以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化传承和发展途径,以期更好地保护客家"上灯"文化。  相似文献   

2.
秀山花灯是重庆秀山地区最重要的歌舞文化活动,是秀山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灯调则是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期间举行的大型歌舞中演唱的歌曲.春节闹花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内容最丰富,也是秀山人民最多参与者的一种活动.起灯、迎灯、跳灯、观灯、参灯、闹花灯、闹元宵、送灯等各环自成章节,多彩多姿,精彩无比.  相似文献   

3.
谈庄秧歌灯起源于常州市金坛区的谈庄村,入选江苏省和常州市的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目前,关于谈庄秧歌灯的起源时间有"清咸丰年间""明末"和"抗战初期"等几种观点,有关文献和口述中也存在不少与历史不符或缺乏说服力的问题。文章认为,谈庄秧歌灯大致起源于清末民初,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个兴盛期,谈庄秧歌灯是融江南秧歌、民间小戏与花灯为一体的歌舞艺术,并与皖东秧歌灯有一定的渊源,同丹阳秧歌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
川北灯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清朝中期灯戏就与川剧昆、高、胡、弹共五种声腔为一体。灯戏来自民间,方土味浓,喜剧性强。《南充府志》载竹枝词:“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夕戏有灯。庭前庭后胖筒筒(按:为灯戏伴唱的胡琴的俗称),满座捧腹妙趣生。”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川北灯戏得到了发  相似文献   

5.
新春赏名灯     
元宵彩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其中许多彩灯名闻海内外。新春时节,"走南闯北"欣赏各地的名灯,别有一番情趣。桐乡剔墨纱灯用料特殊,制作精细,集绘画、雕塑工艺于一体,为浙江桐乡市的民间艺术精品,已有百年历史。灯为硬木棱柱六面体,配上六面灯屏。灯屏可以拆卸,棱柱下附有延伸出的龙头形灯脚,龙嘴上挂有金黄色的流苏。灯的屏面均为绢纱面的仕女花鸟图。在夜晚,灯架中的灯光隐隐透过绢纱,精美绝伦。温州龙灯品种众多,主要有布,  相似文献   

6.
西域文化在元宵灯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西域百戏伎艺的传入是灯俗形成的前提,隋炀帝燃灯礼佛是灯俗形成的根本原因,西域灯轮又促进了灯俗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爱的街灯     
人世间真正的情感是关爱别人。虽然自己身有残疾,但文中的盲妇人却每天不会忘记问丈夫:“老伙计,灯,开了吗?”是啊,人世间最大的奉献就是默默无闻地为他人着想。这灯,不仅是照明之灯,更是心灵之灯!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年十二月中州书画社出版的《歧路灯》,是清人李绿园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栾星同志为整理、校注这部小说曾花了十年功夫,认为它“是清人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之外,又一巨著”。(《歧路灯·校本序》——以下简称《校本序》)姚雪垠同志为《歧路灯》作序,指出《歧路灯》的产生,“标志着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第三阶段已经成熟”,“必须在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史中给予应有的地位。”《歧路灯》的出版,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9.
心灯     
郑锦凤 《社区》2014,(32):64-64
装修新房时,走进灯饰店,店家各式各样的灯,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借机向店主探问,才知道,如今的灯,已不光只具有照明功用,还有装饰、点缀等多重功用。我自认为比较幸运,历经了灯的单一照明功能到灯的多功能时代。在我的记忆中,仅有照明功用的灯有:茶油灯,菜油灯,煤油灯,臭石灯!  相似文献   

10.
两“灯”一“缺”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太谷灯节名闻三晋,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太谷还产另一种灯,俗称“焖灯”,是一种吸食鸦片的专用灯具。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有记载:“怎样叫做太谷灯呢?因为山西人财主最多,却又人人吃烟,所以那里烟具比别省都精致。太谷是个县名,这个县里出的灯,样式又好,火力又足,  相似文献   

11.
《金鳌新话》在素材、构思等方面承袭《剪灯余话》的痕迹非常明显,某些篇章对《剪灯余话》的模仿程度远远超出了对《剪灯新话》的模仿。金时习不满于《剪灯余话》的过度理性化倾向而表现出向《剪灯新话》的回归,同时又直接与《剪灯余话》对话,表现了截然不同的主题,某些篇章可视为《剪灯余话》的翻案之作。由于作者国别不同,《金鳌新话》存在对《剪灯余话》的误读,但《金鳌新话》的民族内涵则为李昌祺所不可企及。正确解读《金鳌新话》离不开《剪灯余话》。  相似文献   

12.
咸丰灯歌是恩施灯歌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地处南北民歌色彩区的叠合部分,又处东西部文化的渐变地带,无论从曲调的构成、歌唱的风格、演出形式等等,都呈现出它独到的艺术特性。这里以咸丰灯歌的音乐织体形式、音乐风格和演唱风格等几个方面,阐述咸丰灯歌独特个性、艺术魅力和丰富内涵,为保护、挖掘和传承土家文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当代"鄂西文化生态旅游圈"①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剪灯新话》存在早期抄刻本和晚年重校本两种版本系统。但由于缺乏文本验证,学界对早期刊本往往语焉不详。《剪灯新话》的章甫言刻本、黄正位刊本、虞淳熙序本等全本,《太平通载》《稗家粹编》等选本,均属于《剪灯新话》早期版本系统。章甫言刻本系今见最早的《剪灯新话》早期刊本的全本,朝鲜《训世评话》则保存有最早的早期刊本证据。《剪灯新话》早期版本的发现,有利于深化《剪灯新话》的版本研究、细化《剪灯新话》的传播研究、体察瞿佑前后期的创作心态以及培养学界的《剪灯新话》版本征引意识。  相似文献   

14.
鄂西南土家族灯歌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曲中特色浓郁的歌种。笔者以鄂西南土家族灯歌为研究对象,从节奏、调式、旋律、结构等方面对其音乐形态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灯光     
橘黄、宁静的灯光流露着平安与温暖。雨雪之夜,在自家的灯下坐拥书城,灯,是对生活的知恩与满足。归路之夜,每一处灯光都会是寂寞内心的安慰。经历了旅途,人更知道自珍与惜福。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幸福还是有一室能属于自己的灯光。物质的世界并不能使人真正满足,真正的幸福来自人的精神世界。灯光,它时常是一种信念。灯,并不需要多华美,重要的是它的光明属于心灵。人的内心世界需要光明,需要光明代表的生命力量,它的真、它的善、它的美。灯下或阅读或执笔或沉思,周身溢满的空气都是幸福。不论生活与环境的变迁需要怎样调整自我,只要在灯…  相似文献   

16.
目前所见<剪灯新话>的最早版本中没有<寄梅记>,它是后人在校订时加入的,故研究者对此篇多避而不谈.本文从<剪灯新话>版本的流传、写作风格以及瞿佑的经历等方面考证,推断出<寄梅记>是瞿佑晚年重校<剪灯新话>时补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老师的眼睛     
老师的眼睛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老师的眼睛是火,点燃熄灭的灯。老师的眼睛是灯,照亮前方的路。老师的眼睛是路,引我们走向成功。老师的眼睛$上海杨浦区杭州路第一小学小桔灯诗社五(6)班@张佳伟~~  相似文献   

18.
学过中学历史或是有关中国历史的读者,想必一定对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一件珍贵文物——长信宫灯记忆犹新。该灯作跽(音ji,双膝着地,上身挺直)坐宫女执灯形,通体鎏(音liu)金,耀人眼目。宫女体臂中空,左手托灯盘,右手以袖笼于灯上;因体臂空穴大,头、右臂可拆卸,以便消除烟尘。灯盘、灯罩均可转动,用以调节灯光的亮度与照射角度。设计者在设计时既着眼于灯的实用性,而又独运匠心,创造出一个非凡的精品形象,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梅山民间舞狮、灯艺属于民间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磨砺提炼升华成为民间艺术精品;舞灯赞词源于生活,是人民群众心声的自然流露。赞词思想感情浓烈、纯真,风格爽朗、明快,多用比、兴、夸张、衬托的手法,群众性、广泛性、娱乐性很强。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着悠久的手工业发展史。中国古代灯具作为手工业的经典,以其精巧的工艺和绚丽的色彩令世人瞩目。中国最早的灯具始于战国,由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豆发展而来。战国晚期开始,封建贵族把灯具视为重要的案头实用雕塑品,造型日趋考究华丽。秦朝的灯具出土不多,但《西京杂记》卷三中记载“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则足以说明秦代铸造的灯也是极其华丽的。到了两汉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灯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灯具制造工艺又有了新发展,其形状、种类、质地都更加多样,且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技术性,使灯具艺术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