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些制度性矛盾日益凸显,其中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形同虚设、新旧组织融合困难、国有资产管理的多层委托代理效率不高等是制度性矛盾的主要表现.而受西方产权理论的影响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上的偏差,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较快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 新旧企业制度交替尚须不断"磨合"等则是导致上述矛盾产生的根源.治理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为指导, 既要不断拓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也要不断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而且由于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不能与城市国有土地一样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不仅影响到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甚至威胁到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为此,应采取混合所有制思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这一土地制度的特征在产权结构上表现为"三权分立",即国家拥有农村土地的规划与用途管制权,集体拥有耕地发包权、宅基地划拨权和建设用地占有使用权,农户拥有承包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在具体管理上表现为"三种模式",即集体所有、国家管理,集体所有、农户管理,集体所有、集体管理;管理责任人分为"三个主体",即国家、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相似文献   

3.
产权改革是一个公共话题.本文从对产权属性的探讨入手,剖析了产权改革与社会治理和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指出产权改革同社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公共领域的重构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产权改革为社会治理和公共领域创造了推动力量,而社会治理和公共领域则为产权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在33个县级单位开展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福建省晋江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文章基于晋江市三个镇(以T1镇、T2镇、T3镇表示)的三个村(以V1村、V2村、V3村表示)开展的案例调查,对该市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宅基地流转与退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如何通过问题导向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宅基地的需求与依赖程度,文化传统风俗、农户就业模式是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流转与退出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传统风俗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影响;土地产权关系不明确、宅基地管理制度及流转与退出机制不完善、资金问题以及宅基地的经济潜力则是实现宅基地流转与退出这一宅基地制度改革目标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所有者"缺位"或所有者职能"不到位"是我国当前国有金融企业体制改革滞后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应采取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入战略投资者;改革金融企业的产权结构;以民营化为导向,以分拆为手段加快国有金融企业的产权改造;逐步优化股权结构,从国有控股企业转变为公开上市的公众公司;逐步建立适合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许成安 《学术界》2001,(6):110-117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丁建中等人在<新价值论与产权改革>一书中对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不过通读该书我们发现,该书作者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他们其实是在曲解马克思原意的基础上就草率地向马克思及其价值理论发难的;而且他对于自己的所谓"新理论"也缺乏小心而细致的论证;该书中甚至还存在很多常识性的错误.可以说,<新价值论与产权改革>是一本理论错误、逻辑混乱、文字粗糙的低劣之作.  相似文献   

7.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为农业发展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但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因此,改革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基于此,从土地确权、创新集体土地产权实现形式、培育经营主体等方面论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路径,以期有助于扫除阻碍三产融合发展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8.
当今国内大致形成两种主要公司治理的观点:单边治理和共同治理。这两种观点在公司治理的逻辑基础、治理主体、治理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私有产权、人力资本属性、公司治理内涵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产权主体“虚置”问题,单边治理观点在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上缺乏现实条件的支撑,因此应建立国有企业主体多元化的相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财富集中与中国经济改革--对"郎顾"之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素有"民企杀手"之称的郎成平教授通过对大量数据的举证,公开地指责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进而指出在中国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有必要停止目前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以此为起点,一场关于产权改革的大讨论如火如荼的开始了.本文认为,"郎顾"之争不仅仅是对中国国企改革负面效应的思考,也不仅仅是对自由主义学派"杀贫济富"改革理念的抨击,更是对中国26年改革历程的重新反思.  相似文献   

1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在"明晰产权"主体改革完成以后,各项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对激发农民经营山林积极性,推动林业快速发展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政策绩效的评价,结果表明农户对各项政策绩效的评价不一。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要尊重农民诉求,在林权交易中心建设、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林木采伐管理、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夏柱智 《贵州社会科学》2021,381(9):162-168
从政策梳理来看,宅基地政策保持稳健,宅基地改革重点是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目的是为宅基地流转提供产权合法性,激活宅基地的市场价值.可从地方经验中概括出两种宅基地"三权分置"模式:"象山模式"和"义乌模式",这两种模式试图为不同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提供产权合法性,从而突破现行法律.同时必须注意到当前的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践困境,宅基地价值的实现缺乏普遍的市场前提及宅基地"资格权"尚缺乏经验的坚实基础.由此可见,放活产权的宅基地改革构成了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然而并不是充分条件.新一轮宅基地改革要厘清地方经验及其局限性,防止和现行宅基地政策的基本原则冲突.  相似文献   

12.
应当如何理解"局部改革的陷阱",当前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应当从国家能力角度来理解其本意.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认为正是单纯的政府治理改革使前苏联、东欧的局部改革走向了死胡同.而从政府治理改革走向国家治理模式重构,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在经济转型新阶段,如何协调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构建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是中国能否建立起支撑一国长期经济发展的制度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谈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产权理论和代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高校产权与财权问题,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实际上就是对高校产权关系的调整,其目的是明晰产权、降低交易费用。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是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高校财务行为的约束机制。分析了我国目前高校财务制度改革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导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改革与完善我国文博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推进我国文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我国文博事业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文博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应在于完善博物馆理事会制度,提升博物馆的治理能力,改良文化遗产保护的载体;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产权登记制度,优化文化遗产保护的秩序,增进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动力;建立健全文化遗产生态代偿制度,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环境,实现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长效、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根本是产权问题.马克思对土地所有权及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关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权权能、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土地产权商品化等问题的系统理论.这些理论虽然主要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条件的,但有些思想对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仍有一定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郎咸平教授对国企产权改革的必要性和关键性提出了尖锐的质疑.然而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的战略问题,不能动摇,目前产权改革出现的问题只是管理层收购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17.
集体林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福建省深化集体林产权改革的过程、做法及产生的效果,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农户、村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理清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历次林权改革的发生、发展过程,重点研究了2003年开始的深化集体林产权改革,并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改革进行了分析。这次改革以明晰产权为主,以税费改革、促进要素流通、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等为配套改革,理顺了林业生产的责、权、利关系,调动了林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增加了林农和村集体的收入,改变了林区社会环境,也促进了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是对农地承包权的继承与发展.基于现代产权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动因,提出其未来的改革方向,即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平衡三权主体的合法利益,强化经营权流转监管,推动农地流转与农地开发,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见  何娴昕  夏凡 《西部论坛》2021,31(3):110-124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变了农户的产权结构及其实现程度,产权实现程度的变化会促使农户改变要素配置结构,进而带来林业收入的变化.利用2009—2018年"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项目对10县5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集体林地使用权实现程度的提高会使农户减少对林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和资本投入,进而导致林业收...  相似文献   

20.
"政府产权"范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政府改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结构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与其它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和替代关系,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无疑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由此带来的政府失灵问题不在于盲目的减少政府干预,而应当通过推进政府产权改革,有效地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解决政府职能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就中国目前的制度结构和市场发育状况而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依然会表现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因此,只有通过推动政府产权改革,明晰政府的权力、责任和义务,才能有效防范各种潜规则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充分保障社会的各种交易权利得以公平实现。基于这一逻辑,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政府产权"的理论范式,以期为政府改革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