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2):F0003-F0003
李国香先生是西北民族大学已故著名教授,在国内维吾尔语言文学领域是泰斗级大师。2011年是李围香教授诞辰90周年,为了纪念李国香先生,促进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由西北民族大学主办、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承办的“纪念李国香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即将在中国西北重镇兰州召开,  相似文献   

2.
李国香先生是我国维吾尔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以及著名学者.他在维吾尔语言文学教学领域投入了一生的汗水和精力,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而且在学术研究以及教材建设上有突出贡献,《维吾尔文学史》是其中一项丰硕的成果.以《维吾尔文学史》这部专著为研究对象,论述这部论著的主要特点,必能总结出一些东西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缅怀和纪念终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的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艺术家叶桐轩先生,美术系举办的《叶桐轩先生国画遗作展览》在教师节开幕。 叶桐轩先生自幼酷爱美术,1931年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致力于我省美术教育事业,曾先后在开封师范、河南师专、郑州艺专、河南艺术学院和我校艺术系执教四十年,辛勤耕耘,业绩卓著。  相似文献   

4.
全国成人自考《古代汉语》注释商榷李国华由郭锡良、李玲璞两位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在目前全国出版的众多的古代汉语教科书中无疑是一部较好的教材。它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全国各地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的学生,以及其他方面自学古代汉语的人员。这套教材按照王力...  相似文献   

5.
今年(1991)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陶行知先生一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和教育事业。他为中国教育探求新路,为振兴中华民族造就人才,作出了永远值得后世纪念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纪念陶行知先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983年初,民主人士施钟鼎先生响应政府号召,筹措经费创办了上海市易进进修学院。校名由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学院创办之初,施钟鼎先生就亲笔题写了“以奉献精神为己任,立志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治校格言和座右铭。许多人被施钟鼎先生那孜孜不倦的精神所感动。创办上海市易进进修学院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夙愿。他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获得法学士学位。年轻时他就萌生教育救国的念头,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但他没有成功。1958年,他被遣送农村劳动,那投身于教育事业的理想,再一次付诸东流。岁月蹉跎,壮志难酬!  相似文献   

7.
庞口李氏系高阳四大望族之一,其发迹始于五世祖李俨,但李氏家族走向隆盛是从李国GF9D2开始的,李国GF9D2乃李氏家族兴起的关键人物。他虽然官至首辅,但《明史》和诸方志记载甚简。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所藏高阳碑刻拓片中,关于李国GF9D2的碑刻有两通专祠记,可以补充史籍记载之阙略。依据此两通专祠记,并结合传世典籍和其他碑刻资料,对李国GF9D2生平、仕历加以梳理和考察,补充了其中一些重要缺环。对于向来迷雾重重的李国GF9D2与魏忠贤之间的关系,认为李国GF9D2虽然系由魏忠贤所奖拔,但其本人并非阉党,亦绝非反阉党之斗士。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李国GF9D2摆脱不了与魏忠贤之间的干系,故不为时议所容,兼之由于崇祯帝的猜嫌,最终难逃被罢相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后唐明宗李嗣源(926——933年在位),原名邈佶烈,与统治沙陀部的贵族朱耶/李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其父李霓,为李克用之父李国昌(即朱耶赤心)手下的部将,极为李国昌喜爱。李霓死后,李嗣源相继隶李国昌、李克用、李存勗祖孙三代麾下,从13岁起追随朱耶/李氏南征北战,被李克用收为养子。直到他60岁即位以前,主要是以朱耶/李氏家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学派故事学的垦荒者、引航人、博士生导师刘守华先生 ,50年学术生涯 ,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就 ,现已成为享誉中外的民间文艺学家、故事学家、民俗学家。为此 ,本刊邀约刘守华先生撰写此文 ,以供读者和后人学习 ,为繁荣我国学术事业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9月,范铁权先生新著《近代科学社团与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多年以来范铁权先生在近代科学社团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中取得的又一可喜新成果。综览全书,作者以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为主线,以近代科学社团的具体活动为参照,描摹了一幅复杂而又极富内涵的近代中国公共卫生观念发展变迁的鲜活图景。细读之下,该书具有史料翔实、内容丰富、方法多元、逻辑严谨、关注历史、资鉴当下、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1.
著名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和翻译家、我校哲学系教授陈修斋先生不幸于1993年8月23日病逝。陈修斋先生是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西欧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他为我国的哲学和哲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刊特发表我国著名哲学史家汪子嵩先生、王太庆先生和其他学者的纪念文章以及陈修斋先生早年的一篇学术论文,以此缅怀和纪念陈修斋先生。  相似文献   

12.
四十年前,一九四○年三月五日,当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逝的时候,中共中央曾特派廖承志同志代表致唁,并在发去的唁电中指出:“先生为革命奋斗四十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勋劳卓著,培植无数革命青年,促成国共两党合作。”认为他的逝世,是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3.
马季收徒不大讲究仪式,有的弟子在拜师时甚至没有摆酒在中国广播艺术团为马季设的灵堂里,挂着一幅姜昆手书的挽联:"青山永志马季恩师一生说唱创新为百姓,高风已留树槐先生万代相声欢笑洒人间"。落款为,弟子: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笑林、王谦祥、李增瑞、韩兰成、刘喜尧、彭子义、常佩业、黄志强、黄宏、尹卓林、姚新光、李国修、侯冠男。对于很多相声迷提出的"马季一共有多少位弟子"的问题,这个名单是一个最权威的回答。比起网上流传甚广的那份由相声大师刘宝  相似文献   

14.
苏赫先生是研究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学者,赤峰文博事业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赤峰市政协工作的重要领导者。本年谱在对苏赫先生档案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记述苏赫先生近半个世纪的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对苏赫先生在辽史研究、红山文化研究、赤峰市文史资料整理与研究以及担任赤峰市政协领导工作等方面的贡献做了系统梳理。年谱对全面完整认识苏赫先生的学术成就和生平事迹,对弘扬先生一生致力于赤峰文博事业发展的精神品格有重要意义,对苏赫研究和赤峰文博事业发展史的研究也可提供相关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贵州琵琶专业教育的一代宗师陈天乐教授,从1937年18岁创办“大成乐社”开始执教至1993年的56个春秋,孜孜不倦,辛勤耕耘,为我国的琵琶演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研究先生的琵琶教学体系,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教学原则及方法、教材创编与选用等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探索,将有益于琵琶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思想  先生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以及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思想体系,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1、立足民族,融会中西,兼收并蓄先生出生于音…  相似文献   

16.
赵元任先生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紫竹林,今年是先生诞辰120周年。1892年也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事业的开始年,标志是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出版。纪念赵先生诞辰和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120周年,有助于促进中国语文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国学大师朱季海先生于2011年12月21日在苏州仙逝,享年96岁。朱先生1990年代受聘担任我校中文、历史、美术学科带头人的导师,为我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师生们的爱戴和尊崇。在此后的岁月里,先生一如既往地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与各位学科带头人保持密切的联系,直到其生命的最后一息。当下,追思朱季海先生,学习先生忠于信仰,百折不挠之精神;效法先生淡泊名利、热爱事业和严谨求精的崇高境界,以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文风回报先生的教导。本刊一直得到朱季海先生的鼎助,先后有13篇文章在此发表,均已载入中华书局版《朱季海文集》。今特编发《文集》责编和几位教授所撰文章,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8.
蔡元培先生与民间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蔡元培一生从事民主革命,从事教育、科学事业。1940年当他在香港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唁电中说:“先生为革命奋斗四十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勋劳卓著,培植无数革命青年,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在延安各界举行的追悼会上,周恩来同志在挽联中对蔡元培先生的一生作了这样的概括:“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毛泽东同志更在唁电中给蔡元培先生以崇高的评价,尊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作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作为旧中国教育、科学事业的重要领导人,蔡元培先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民间文学这个角度作一个历史的回顾。我以为这对我们今天的民间文学工作(包括学术领导工作和研究工作)都可能有  相似文献   

19.
1990年,南京市玄武区主办的“两岸情”书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展出。一幅由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书写的“金陵春色无限好,两岸诗书一线通”条幅跃然其中,引人注目,而实现陈香梅参与活动的使者,就是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温良之女、陈香梅女士的婶婶、玄  相似文献   

20.
柳亚子先生是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南社的主持人和著名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个造诣颇深的南明史专家。南明史研究是柳亚子先生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活动,和他所献身的民族民主革命事业密切相关。在辛亥革命前的1903年至1907年和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至1941年,柳亚子先生曾经着力撰述和研究南明史事。要全面了解和研究柳亚子先生,应该对此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