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相关事件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可转债发行和转股启动等事件均具有显著非零的股价效应,而股东大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发行公告和可转债上市等事件不存在显著非零的异常收益。这表明市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反应有一个过程.并非董事会拟发行可转债公告后市场就已经消化了公告的内容。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可转债融资行为所引起的异常收益,可用总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流通股比例、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以及稀释度(或相对发行规模)等因素来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
中国资本市场融资顺序新证: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截至2004年底发行的全部可转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可转债发行公告对股东价值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将可转债按股性价值大小排序后发现,发行股性可转债对股东价值的负效应小于发行债性可转债的负效应,这与Myers和Majluf(1984)模型的“优序融资顺序”不一致,反映了中国市场特有的“股权融资优先于债券融资”的融资顺序选择。结合考虑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治理结构,在回归分析中引入反映“二元”股权结构的变量,发现可转债公告效应不仅与股性价值负相关,与公司规模和发债规模负相关,且与股权流动性结构、非流通股帐面值和财务杠杆等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量正相关。由此可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与治理结构的变革对中国资本市场融资顺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持有者可根据自身意愿,将所持债券按约定的转股价格转换为发行公司股票的特殊债券。是一种兼有股票和债券双重性的混合金融产品并且含有期权的特点。对于企业来说,最吸引之处就是可以低成本筹资,且不会对基准股票产生即时稀释效应,而在转股成功之后更可减除还本的压力,在改变公司资本负债结构,推迟公司偿债期限,吸引长期稳定的投资者,有限避税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较低的风险下不错过股票大幅扬升的获利机会,即使转股不成一般也不过损失一些利息,是一种“以小博大”的投…  相似文献   

4.
公司融资结构怎样"摆平"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融资途径主要是发行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而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目的是在尽可能降低代理成本的前提下使公司管理者积极服务于所有者权益最大化。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有效性密切相关。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现状按照资本结构理论,在税收不为零的情况下,由于债券有“税盾”(债务的利息可以计入成本,冲减税金)作用,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这样就形成了“啄食顺序理论”。企业理性的融资顺序应为:内源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  相似文献   

5.
可转债市场在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转股冲击之后,将再度迎来扩容高潮。特别是随着06年5月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颁布,毫无疑问,可转换债券必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但从实践来看,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从上市公司融资的角度通过对可转换债券在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完善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一些建议与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沪深两市2006.1-2009.9发布融资公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公司融资工具选择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发现,当公司融资工具为股权或直接债券时,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公司越倾向于股权融资。同时还发现,中国市场股权和直接债券融资公告发布前的投资者异质信念差异性显著高于美国市场,这可以由我国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卖空机制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是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期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兼有股票和债券双重性质,从理论上讲具有优化和调整企业资本结构的功能.2006年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等进行了较大的修订,本文从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入手,着重对可转换债券新准则的主要变化、修订的意义以及执行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根据企业资金来源的不同,企业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主要来源于初始投资形成的股本、折旧基金、资本公积金、留存收益和结算资金,另外还包括企业向员工发行的内部股票、债券以及员工集资等.  相似文献   

9.
鲍继业  张恒 《管理科学》2013,26(1):80-88
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条款具有巴黎期权的性质,定价过程中应考虑赎回权利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影响;基于实物期权和期权博弈理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过程可以与动态博弈过程类比;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与持有者之间是零和博弈,应用无风险套利原理,结合赎回条款的特点,将巴黎期权的性质纳入可转换债券定价过程,给出相应的定价方程.以2010年9月16日上市的塔牌可转换债券为例,借助数值算法和相关数据,计算出可转换债券价值,通过对比并结合持有者的最优策略,解释赎回公告期和巴黎期权特性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巴黎期权的引入降低了可转换债券的价值;随着公告期长度的增加,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越大.上述性质与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设计赎回条款的目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赎回条款具有迫使持有者转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中间性的投、融资工具,其市场体系的繁荣和发展将十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与金融风险的化解。研究可转换债券这一新型融资工具在公司融资中的应用,可以为公司扩大融资渠道,解决公司融资难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本文在对可转换债券的概念、特征、基本要素和分类进行概述后,将可转换债券融资分别与股权融资、普通金融债券融资、短期融资券融资进行比较,突显出可转换债券在公司融资中的优势。发展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从而推动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与成熟,促进我国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可转换债券是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度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公司股份的公司债券。作为一种典型的混合金融产品,可转换债券兼具了债券、股票和期权的某些特征。公司筹集资金从成本的角度考虑首选应是内部筹资,其次是向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因为可以抵  相似文献   

12.
企业筹资活动的纳希涛划包括多个方面,本文重点就企业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股票、融资租赁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债务协商机制引入利用普通股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上市企业,在一个动态模型框架下分析其对债券投资者行为和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首先分别对采取破产清算和债务协商下,利用可转换债券和普通股融资的企业建模;然后利用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给出企业证券价值的显示解;最后通过数值结果分析债务协商机制的影响并给出经济解释。数值分析表明:相比企业破产清算,协商可以提高企业价值、股权价值。当股东的谈判能力在一定的范围时,协商可以提高债券价值、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加社会福利。股东谈判能力越强,可转债投资者的转换时机越早。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可转换债券的融资理论,为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的去杠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可转换债券这一金融工具的正式引入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方式,还为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但由于我国转债市场尚未成熟,企业和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的本质属性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所以探讨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森 《管理科学文摘》2012,(28):166-167
随着我国经济触底回升,企业纷纷拓宽再融资渠道,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融资工具逐渐成为新的投资和筹资热点。本文首先对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和要素进行简单阐述,并说明了可转换债券重要条款的设计。从筹资者角度出发,基于可转换债券的特征,论述了其融资的两大动因,并以此为出发点,对融资过程中存在的明显优势和风险进行简单论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离散时间条件下企业可转换债券的最优赎回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可转换债券的最优赎回策略不仅能为企业指出行使赎回权的最佳时机,同时它也是企业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前提.与连续时间相比,离散时间条件下的企业可转换债券有两点不同一是交易只能发生在离散的时间点上,二是可转换债券的票息和标的股票的股息是离散支付的.本文研究了离散时间条件下企业可转换债券的最优赎回策略,并证明当交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趋向于0时,这一策略收敛于连续交易条件下的最优赎回策略.本文提出的最优赎回策略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可转换债券对并购双边道德风险防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可转换债券与双边道德风险防范的研究仅限于风险资本投资过程中,较少有研究对其在并购中作为支付契约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通过借鉴经济学实验室方法,研究在私有利益存在的情况下,可转换债券支付契约对于防范并购中双边道德风险所发挥的作用.实验设计依据双边道德风险模型中公认的参数表示方法,用并购双方所投入的努力水平测度道德风险,以现金支付契约、股票支付契约和现金加股票的混合支付契约作为控制组,以可转换债券支付契约作为观察组.研究结果表明,可转换债券和股票对目标方的激励效果显著优于现金,可转换债券对并购方的激励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契约,可转换债券契约的并购协同效应显著高于其他契约,且随着并购方投入水平的增加,目标方执行转换期权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8.
在不完备市场条件下,假设公司价值可以观测,公司只发行股票和不可赎回、不可违约的具有固定券息的永久性可转换债券,债券持有人有权利(但没有义务)按一定比例将债券转换为股票.基于可转换债券的结构式定价模型,给出债券持有人的最优转换策略,推导出可转换债券消费效用无差别价格的半封闭式解,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得到可转换债券的隐含价值(即消费效用无差别价格)以及可转换债券的最优消费策略和转换策略的数值解.研究结果表明,债券持有人的风险态度和非系统风险对最优转换策略和可转换债券的隐含价值有显著影响,与完备市场条件相比,风险厌恶情形可转换债券的转换触发水平和隐含价值较低,风险资产价格波动率越大,可转换债券的隐含价值越大.  相似文献   

19.
窦超  姚潇  陈晓 《管理科学》2021,24(9):59-78
债券市场是我国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但近几年频发的违约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债券风险的强烈关注,而这直接关乎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本研究基于这一背景,首次从供应链风险传递的视角,通过构建市场数据的Merton模型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并结合2007年~2015年间上市公司披露的客户信息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究了中国国情下具有政府背景的大客户群体对企业债券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拥有低风险、高稳定特征的政府背景大客户有助于企业降低其债券发行利差,同时机制检验则揭示,政府背景大客户可以通过有效缓解公司风险的方式来降低企业债券发行成本.进一步的检验还发现,持续性越强、政治层级越高的政府背景大客户可以更好帮助企业获得较低的债券发行利差,且这一关系在民营企业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当中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发现对政府采购政策的推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债券市场投资者解读上市公司构建政企客户关系的信息含量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为政府部门改进调控政策提供新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是中国实践中具有特色的“聚沙成塔”型融资创新。对这一创新,文献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总结与实证分析。本文首次提出集合债的核心机制,即牵头人“双能力”理论——资源动员能力和监督能力。利用2006—2017年期间发行的集合债样本及手工收集的集合债发行主体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集合债主体评级平均为BBB,而匹配样本中单独发债企业评级平均为A。这检验了牵头人的资源动员能力理论,集合债券能使单独发债困难的中小企业也能获得直接融资,打破了债券市场融资的天花板,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2)双重差分估计结果表明,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能促进发行企业的经营效率的提高。这检验了牵头人的监督能力理论。进一步发现,地方中小企业专门管理部门作为牵头人比地方政府作为牵头人更能促进经营效率提高。建议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地方专门管理部门作为牵头人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创新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