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人口年龄构成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人口年龄构成最完整的表示方法自然是按每一年龄组的人口比重来计算。但区分为0—14岁(少儿人口)、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三组,更能集中说明人口年龄构成和社会经济的关系。近二十年来世界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和2000年的预测,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2.
东源县前身为河源县、河源市郊区,地处广东省中部,是该省16个特困县之一。本文试通过1982年、1990年第三、四次人口普查和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对该县人口年龄构成作一浅析,探讨一些对策供有关领导部门参考。 一、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 (一)八十年代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早期,进入成年型中期,1995年进入成年型后期,已逐渐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迈进。 从表1可以看出,“三普”时,东源县少儿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具有成年型人口的特征,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具有年轻型人口的特征。然而,年龄中位数接近年轻型与成年型标准的临界值(20岁)。因此,1982年东源县年龄结构类型介于年轻型与成年型之间,偏重于成年型早期阶段。“四普”时,经过八年后的东源县年龄结构四个指标已完全达到成年型标准,而且处在成年型的中期阶段。五年三个月后,即1995年10月1日,东源县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成年型的后期阶段,四个指标中已有一个(老年人口比重)达到老年型人口的标准值。因此,可以说东源县人口年龄结构已逐渐向老年型迈进。  相似文献   

3.
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我省为2.5%)的计算机汇总的人口年龄构成资料,对研究自1982年以来,我省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是个具有代表性的对比资料。一、受年龄构成变化的影响,人口再生产仍呈增长趋势。自1982年以来,我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987年7月1日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较,下降了4.80个百分点,下降幅度略高于全国。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虽然低于增长型的40%,但距离稳定型的26.5%还相差甚远。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表明计划生育工作对人口年龄构成产生了重大影  相似文献   

4.
一、人口年龄的变化特征(一)我省各年龄人口变化趋势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生育思想和生育状况。据我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1982年全省0-6岁的婴幼儿占总人口的12.76%,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下降6.84%;7—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23.56%,比1964年上升2.98%;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24.88%,比1964年上升1.72%;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61%,比1964年上升2.37%;老年人口占总人数为7.07%,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中,人们常根据年龄构成将人口分为老年型、成年型和年轻型。目前国际上一般遵循联合国的规定,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尺度。根据这一规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人口为老年型,占7—4%为成年型,4%以下的为年轻型。近年来,也有的人口学家认为上述划分方法已经过  相似文献   

6.
模糊数学方法自30年代创立以来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人口学界也开始运用这一方法。本文试图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人口年龄构成类型进行综合性考察,籍以弥补桑德巴尔模式之不足。这种方法既可确切  相似文献   

7.
人口年龄构成是人口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决定着人口再生产的特点,并同当前及今后的劳动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负担程度。统计分析人口年龄构成对研究人口再生产和安排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以及进行国家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根据一九八七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结合第二、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对陕西省人口年龄构成变化情况作以下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同生育、死亡、婚姻、就业等情况一样,人口迁移流动行为也因年龄不同而异。有的人在一生中可能有数次迁移,也有的人一生中一次也不曾迁移。但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迁移行为因年龄不同又往往呈现一种有规律的波动现象。研究人口迁移在不同年龄的差异和特点,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对正确引导合理迁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重要意义的。 研究人口迁移比研究死亡率、生育率起步要晚,至今尚未形成如生育和死亡那样比较普及的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试就1986年中国74市镇人口迁移调查资料,参照寿命表,生育率表、结婚率表等表式研究法对年龄别迁移率、总和迁移率和一生中迁移模式做一初步分析,作为一个探索。  相似文献   

9.
生育指标与人口年龄构成有关。作生育指标的动态分析或者比较不同地方的生育指标时要考虑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一、人口年龄结构对出生率的影响 出生率说明人口出生水平,结合死亡率可分析人口自然变动情况,但用出生率说明生育水平时要考虑年龄结构的影响。出生率=育龄妇女(普通)生育率×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出生率受普通生育率和育龄妇女比例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用出生率分析生育水平时要考虑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以上海市卢湾区资料为例,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例1960年最低(21.37%),1980年高达29.76%。用1951年人口构成算得的1960年校正出生率为28.63‰,比1960年实际出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
死亡率对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随着各年龄组死亡率下降,人的寿命延长,年龄较大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必然上升,人口趋向老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绝对)正相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乎是反常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各年龄组死亡率逐步下降的幅度是大不相同的。多年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各年龄组人口的死亡率都在下降,但其中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人口学家公认,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获得了全面的准确的人口总数及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资料。但由于公布的分年龄性别人口资料中,未包括现役军人的数字,引起了不少外国学者的关注,并运用种种方法对现役军人的分年龄资料作了推算。这里必须提到美国人口学家安斯雷·科尔的估计。他估计女性军人108,820人的年龄分布是19岁者占20%,  相似文献   

12.
衡量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基本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大力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力争尽快将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零以来,人们愈来愈关心“人口老化”问题,担心将来会出现劳动力不足,担心扶养人口和被扶养人口的比例会失调等等。提出和关心这些问题是很自然的。为了正确地深入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必须弄清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指标,否则,就会发生概念混乱,前提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1982年和1990年进行了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各种人口现象在八十年代间的变化,基本上可以从两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对比中反映出来。本文通过这一方法分析这一时期福建省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变化。一、人口性别比的变化1.八十年代福建总人口的性别比变动八十年代福建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幅度不大。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里口福建省总人口为30,048,275人,其中男性15,434,048人,占51.56%,女性14,614,227入,占4864%,人D性别比为10561。这一数字与“三普”福建总人口性别比105.92相比略有下降,也低于全国“四普”…  相似文献   

14.
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7月1日零时,广东省总人口(按调查结果推算总体,下同)为6,393万人,与1982年(人口普查数,下同)相比,五年来,全省总人口净增463万人,平均每年递增1.51%,低于前五年(1977—1982年)的总人口年递增率(1.65%)。全省人口年龄结构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当前经济上发达的国家都已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在人口增长上已趋稳定,有的国家甚至下降。从人口年龄构成看,则转变为老年型。这一转变一方面由于人口稳定对社会经济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而又因人口高龄化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日本是发达国家之一,但在第二次大战战后初期,人口基本上仍属于传统类型,然后却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实现了人口转变,转向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现在,我国的人口再生产也正处于向现代型转变之中,而其速度与日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比较研究中日两国在人口年龄构成转变上的异同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相当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劳动年龄人口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界限一般都由国家规定,由于各国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劳动年龄的范围也不同。我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规定劳动年龄的下限为16岁,从历年人口效果的资料来看,我国实际就业年龄的下限为15岁,上限男性为59岁,女性为54岁。15-19岁年龄组是劳动年龄人口中最低年龄组,他们刚冈位入劳动年龄,各方面都未完全成熟,所以把15一19岁年龄组的人口称为低龄劳动年龄人口(以下简称低龄劳动人口)。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低龄劳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引发对低龄劳动人口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年轻型——人口城市化的起步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是城市化的起步。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不到3000万人,1800—1850年平均年递增率不过2%。目前世界城市人口已达18亿之多,占40%。据预测,到2000年将达32亿,占50%。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说:“我们正面临着城市人口空前的爆炸性增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对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进行研究,并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如1985年至2000年)的年龄构成,目的是为拟定人口发展规模和规划定额提供合理的依据。劳动年龄组(女17—55岁,男17—60岁)的比重大小同人口规模直接有关。17岁以下的未成年年龄组的比重大小,影响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的规划定额。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则相应地要  相似文献   

19.
<正> 人口年龄构成分析是人口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试从比较的角度对美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进行对比分析,以研讨其人口年龄构成的类型、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诚然,位于美洲“新大陆”的美国和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无论是其远隔太平洋的地理位置,还是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历史、宗教等诸方面,都有着一系列显著的差异。然而,也正因为这些特殊的差异性:西方的“经济大国”与东方的  相似文献   

20.
人口性别构成对婚姻家庭、人口再生产、人口移动和人口构成都有巨大的影响。两性人口构成是否平衡,对于社会安定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人口性别统计资料非常重要。本文根据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年报资料,对我国人口性别构成状况和变化趋势作一粗浅分析。 一 1982年人口普查结果,大陆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占51.52%,女性占48.48%,性比例为106.3,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3,069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