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货币学派与理性预期学派是当代新经济自由主义中的两个重要分支,两者都极力反对国家干预主义及其政策,倡导市场机制和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导向、中介指标选择及其比例确定方面存在着共通之处,但在预期假设、货币态度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对两个学派货币政策的异同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现代货币政策的理解,亦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和运用寻求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把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分为三大流派,即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学派。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有德国新历史学派、费边社会主义、福利经济学、瑞典学派、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等;经济自由主义包括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中间道路学派主要指第三条道路。文章对三大社会保障理论流派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作了简要分析,认为三大流派在西方社会发展中,实际上是循环往复、交替出现的,所谓新理论不过是旧有理论的回归、修正或综合;三大理论流派主要是围绕着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之间孰重孰轻所展开的争论;其本质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社会矛盾的回应与调整。  相似文献   

3.
西方经济学关于政府的经济职能有两种主要观点。第一种是经济自由主义的政府经济职能观,第二种是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经济职能观。对于国家干预主义,政府的存在和政府对经济的具体干预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经济自由主义,许多人认为,它是否定政府的存在,否定政府对经济的必要管理,其实,这是对经济自由主义的误解。 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呢?在理论上,那种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的自行调节,维护供求均衡价格理论,并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一切理论形态,都属于经济自由主义的范畴,在政策上,主张经济自由、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政策,都属于经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理论核心的最新综合产生了以有约束的利润函数为代表的G函数,为经济分析提供了更深刻而又便利的新范式。在G函数分析框架内,对现代经济学派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创新学说是现代经济学说诉诸实践的三大核心思想,它们分别对应着经济分析中的三大领域:资源禀赋、自由市场和技术水平。由此似乎表明了经济的良好发展将由资源禀赋、自由市场和技术水平的相互配合来决定。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两个主要派别─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商务微观经济理论(或里丁学派理论)与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经济暨国际商务理论(或日本学派理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两者在解释跨国公司(TNCs)和国际直接投资时各有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也就是市场自由主义和国家或政府干预主义相斗争的过程。经济法是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协调法。入世背景下我国应加强经济法的协调功能  相似文献   

7.
政府经济职能理论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考察政府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展变迁过程,对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对不同时期政府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进行了归纳.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经验证明,政府干预也好,经济自由也好,不过是同一思想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国情下的不同的外部表现.政府干预不会去破环市场经济这个基本原则,相反,是视这些原则为理所当然的前提;而任何一个经济自由主义者都不会认为所谓自由是可以自动产生、自我维持且不需要政府保护的.  相似文献   

8.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传媒政策经历了两大旨趣相异却又相互纠缠的范式:经济自由主义范式和国家干预主义范式。前者强调传媒资源分配的市场机制,主张国家和政府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后者认为市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资源配置问题,主张积极的传媒政策。两种范式都有其自身难以解决的机制缺陷和政治风险,在当下全球化、技术进步以及公民社会崛起的语境下,西方社会开始寻找一个超越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面向“市场-国家-社会-媒体”合作治理结构的新范式。但历经多元主义、法团主义、共和主义等种种“主义话语”的探索,传媒政策范式的重建依然难脱困境。因此,面对当前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政策改革的迫切性,一个更为紧迫的任务是为自由主义注入公民政治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运行分为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两个层次,其中微观经济运行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其运行状态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使微观经济运行适应市场规则的要求,组织经济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分析的核心。本文主要探讨民族地区微观经济运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民族地区微观经济运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共和主义掀起的与自由主义的争论中,围绕公民定位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这样的讨论,将两种政治流派的自由观、国家观等内容串联起来。共和主义站在积极自由的立场上,对积极公民进行了全方位的褒扬,对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进行了消极公民的界定并加以严厉批判。两相比较,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是建立在并非自由主义主张的立场上的。自由主义从来没有以自己对消极自由的赞赏,将公民安顿在消极公民的位置上。相反,自由主义在公私领域、国家与社会领域分流发展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公民以消极自由维权、以积极参与结社的立场。因此,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消极公民的批判是不成立的。倒是共和主义对现代政治弊端的批判,如果缺乏自由主义的规训,就会潜含危险甚至显露危机。这让共和主义只能以自由主义为归宿。  相似文献   

11.
目前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更多的是停留在生产领域和工业园区,缺乏对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盲目竞争导致的产品过剩问题,以及导致的资源浪费与环境重负的关注。为此,必须通过信息资源替代物质资源,使交换在生产之前发生,即虚拟交换前置,对社会经济流程进行再造,实现微观领域的产销平衡和宏观领域的总体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一个博弈模型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工资攀比现象。为国有企业工资水平竞相提高的现实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它说明了为什么一次性的物价上涨会带来持续性的通货膨胀,为什么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会转化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它也说明了为什么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者市场形势的好转带来的本企业工资提高会引起所有企业的工资竞相提高,并最终导致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交织的通货膨胀。总之,该模型为通货膨胀这种宏观非均衡现象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广东农业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防范广东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达到降低广东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与推进广东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中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主体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个人、企业和政府是市场经济中三个行为主体,共同的制度载体使三个主体目标既有一致性,更有动态上的冲突性。一致性与冲突性从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可抽象为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均衡与否,规范分析可以抽象为效率与公平的协调与否。制度变迁就是为两个抽象出的问题--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和效率与公平协调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华贸易虽以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基础,但迫于国际政治需要和国内的集团利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应当从宏观上对中美经贸关系拓展战略性思维,加强开展商务外交,构建和谐的国际经贸新秩序;从微观上,完善政府的商务职能,加强企业国际化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多方面促使中美贸易朝正常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利用数理经济学方法对区域经济运行中的纯粹交换经济系统、纯粹生产经济系统、生产--交换经济系统中的资源地域空间配置优化进行一般均衡及其均衡扩展比较研究,发现并证明无论何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体系或多区域经济体系,资源地域空间配置优化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存在着差异与负相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任何经济规律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才能够实现。这种经济规律借以实现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就是经济规律的实现机制,也就是经济规律的实现形式。在经济学研究中,必须将经济规律自身的内容、存在原因与其实现机制和形式区分开来,既要说明二者之间的区别,也要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经济规律,科学地认识经济过程。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以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为思考框架,把政治思想融入到经济思想之中。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经济思想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与政治关系错位,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二元对立,重视宏观经济理论,忽视微观经济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既不涉及现实的政治维度,也不关注微观经济层面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这样的理论应用于现实的结果很可能是弊大于利。作为应用凯恩斯理论的总需求管理思想的产物,中国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在政治层面难以避免寻租和腐败、政治权力固化等问题,在经济层面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虽然政府出台了各种监管措施以预防这种可能出现的弊病,但经验和理论都告诉我们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是各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是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利率市场化内涵的阐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现状,指出了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从确立统一的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完善微观基础、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