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是农民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农民家庭及子孙后代长远的生产发展权和生活福利权,是涉及诸多关系与矛盾的综合性制度和政策问题。以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揭示现行制度下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受侵害的症结,认为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是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普遍遭受着大规模、深程度的侵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既有政府方面的原因,也有农民和用地企业方面的因素,是涉及诸多关系与矛盾的综合性制度和政策问题.本文以失地农民的就业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现行制度下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受侵害的症结,认为失地农民的就业政策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陷则加剧了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的长期恶化.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业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农业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主要农业投入角度,根据不同的碳排放途径对安徽省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从自然资源、农用化学物资以及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论证了安徽省农业发展方式低碳化的必要性。并对安徽省农业固碳、节碳的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化肥、农业灌溉、农药是安徽省农业最主要的碳源。水资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稀缺,农用化学物资量大、低效的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低等因素使得安徽省发展节水、节地和节能的低碳农业十分必要。安徽省在农田土壤系统以及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固碳、节碳潜力,可以促进农业低碳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用土地物权立法思路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土地与农村土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村土地可分为非农用土地(建设用地)和农用土地等几部分。鉴于中国的国情,作为农村土地核心部分的农用土地,与农村土地的其他部分(如建设用地)不同,在进行农村土地物权立法时,应该对二者予以区分,分别规范。农用土地所有权应维持现状,由国家统一立法规定,坚持集体所有;农用土地的使用制度应根据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由省级地方立法予以规定,全国可以而且应该有多种农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用土地资源的现状,提出了“资源节约型”集约持久农业;综合治理,防治土地退化;合理开发利用荒山、荒地、荒革、荒水,是“开发、利用、保护”我国农用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利用相关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研究中选取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等三个方面16个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各指标相关系数确定指标权重,依据抛物线型和S型隶属度曲线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采用指数和公式计算各年度的综合指标值,进而评价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结果显示: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在1996~2003年期间呈上升趋势,说明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向好的方向发展。得出结论:相关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可以对土地利用过程进行评价,并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对日本、韩国、俄罗斯农用土地制度改革的点评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的大发展往往是在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之后,农业生产关系又是以变革农用土地制度为核心的。但是,农用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巨大工程,政策的设计难度较高。本文比较和点评了日本、韩国、俄罗斯对农用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中国农用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适应广大国民意愿、市场利益、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国情要求的思考,期待政府加大推进此项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户可以分为离农户、兼业农户、纯农户和无地户四类。农户家庭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农用承包地、宅基地、共有集体公益用地和乡镇村企业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未利用地。目前不同类型农户及其土地收益已经分化。土地收入对农户家庭的经济和保障功能减弱,引导离农户退出土地、兼业户出租土地、纯农户经营土地,提高农户土地财产价值化程度和农户土地财产收入能力,不仅能促进土地持续生产力培育,而且能增加纯农户土地收益,促进良性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一、土地利用的内涵及构成土地是万物之母,最广义的土地就是指自然资源,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1]。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与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它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土地质量和特征开发利用土地,创造物质和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的过程;二是指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改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过程。根据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条中规定: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二、我国土地利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用地就是对土地的生产性利用,而建设用地是对土地的非生产性利用,其主要是利用土地的空间承载力。因此,这两种不同的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一)农用地的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用地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种直接性的利用,农用...  相似文献   

10.
以铁道线路路基半断面为模型,建立了横断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经过积分,导出了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的体积积分公式。该方法思路独特,公式简单,既可以用面积公式按传统的平均断面法或平均距离法粗略计算土石方数量,又可以用体积积分公式对路基土石方作精确计算,以适应不同设计阶段的精度要求;既适用于手工计算,又适合于计算机编程和计算机辅助选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理论与技术路线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三者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之上 ,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此项研究和具体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以金坛市为例提出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短板理论与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无论是在直接融资渠道还是在间接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都受制于多种因素。本文借鉴短板理论,分析了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面临的融资瓶颈。并从短板理论的相关推论中指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找到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短板",因此建议把开发性金融引入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更多地利用非公开金融市场融资;同时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用土地流转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用土地的流转是目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农用土地流转的必然性、流转的形式、制约农用土地流转的因素、推动农用土地流转的思路以及流转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五个方面,对理论界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别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股票价格的变化,无论对股票购买者,还是对发行股票的企业,都是一件极为敏感的事情,这直接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经济学家对股票价格的变化也很感兴趣,这种变化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但是,要计算股票价格、掌握股票价格的变化规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认为按某个公式一计算,就可以准确地知道股票的价格,显然是过于天真了,因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并不是按某个公式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当然,那种认为用公式计算毫无意  相似文献   

15.
为认识和评价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优化配置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本文以临沂市平邑县天宝山林场小圣堂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林地、草地、桃果园、山楂果园和裸地5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选取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氮和全磷为评价指标,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理化性质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表现为山楂果园草地裸地林地桃果园,5~10 cm土层深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最显著;有机质、全氮和全磷表现为山楂果园草地裸地桃果园林地,0~5 cm土层深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差异最显著,5~10 cm土层深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磷含量差异最显著.山楂果园对土壤改良作用最好,其次为草地,桃果园和林地土壤改良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清代东三盟地区是指毗连东北地区的哲里本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蒙古地区。清前期清廷对该地区实行休养生息,积极鼓励发展农牧业的政策。自康熙中叶始,蒙古地区畜牧业经济复苏,农业经济兴起并逐渐发展,东三盟地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逐渐形成。土地占有形式有:蒙古旗丁的生计地;扎萨克直接领有的土地;闲散王公与塔布囊的土地;差使地和福分地;专供驿站兵丁使用的驿站地:蒙古僧侣贵族占有的香火地。康乾以后伴随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土地私有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17.
黄土隧道基底区域围岩压力确定直接关系到隧道基底承载力是否满足结构稳定及运营安全的要求。以客专浅埋黄土双线大断面隧道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普氏理论、太沙基理论、谢家烋理论、比尔鲍曼理论、卡柯公式、全土柱法、岩柱法、规范推荐方法、有限元法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推荐大断面黄土浅埋隧道采用太沙基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确定基底围岩压力。  相似文献   

18.
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是长株潭土地资源利用机制创新的关键.长株潭城市群应以交通建设为契机,推广人车人流节地模式、开发园区土地集约模式等成功做法,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建设土地约束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建设评价工作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和改革,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9.
促进农民增收亟需推进三大“涉农”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就业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从根本上阻塞了农民通过社会转型增加收入的途径;现存农村土地制度严重制约了土地作为资本的功能的有效发挥,极大地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阻塞了农民通过有效利用土地来增加收入的渠道;目前农村公共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三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农民增收的内在动能的释放.这三大制度应当成为"涉农"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制定的背景出发,梳理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由MDGs转变到SDGs的过程,列举了新时期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最后深入探讨了SDGs对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及重塑作用。首先,在SDGs的影响下,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需要进一步凝练和提升。过去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土地以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而现今需要在概念界定层面上体现土地兼具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以及土地的复合功能包括抵御灾害、保证民生的功能;其次,需要在“山水湖林田草沙”生命共同体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引领下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建立起人地耦合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实现系统内部各资源的有机循环及和谐统一;随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设计需要紧扣SDGs的各项目标,兼顾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发展,形成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土地可持续指标体系;最后,SDGs要求我国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执行力度,丰富执行手段,加大土地科技创新的投入,重视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土地在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