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循环经济"从学术用语发展到政策用语再到流行语不过十年时间,对大众来说还是"高档但费解"的词,按理说还来不及出什么逸闻.不过,就在学者和官员圈里,也许因为这个概念热门导致了一哄而上.由于"循环经济"名不见经传,因此大家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和推行,根本性的原因是我国现行基本生产方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局面,无论循环经济在理论研究、宏观规划、行业发展方面有多积极的意义,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经济行为中。对企业来讲,就是其经营管理理念和行为必须在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之下进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欲望的起飞与节俭主义——社会双轨化中的欲望与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轨制”曾经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用语,例如“价格双轨制”,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抓大放小”(所有制的双轨制),1998年房改中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可以说,“双轨制”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一种伴生现象。不过,在这里,我的用意不在于讨论“双轨制”本身,而在于从中引申开去,探讨一种更为一般的“双轨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应该知道,什么叫“卧底”。在小说《红岩》里,也有郑克昌这样的人物,不过,名称叫红旗特务。卧底、红旗特务的专业用语叫“特情”,属于有特殊使命,蔽身于特殊环境,颇具些神秘感的特殊人物。说白了,是供精通斗争艺术的人驱使的负有特殊任务的工具。既是工具,任何搏杀、角斗的集团,都可以运用它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我在自己痛苦的囚徒履历中,也曾有过这样一页灰色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我无法考证“打工”这个词出版于哪年哪月,最近看了几种打工杂志,体会到打工族的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真是感慨万千。回首往事,当我还没读懂“打工”一词的时候,自己早就加入了打工族的行列,不过那时,我们给自己起了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出租”和“外派”,也就是打洋工。不过这不是  相似文献   

6.
征婚,拓宽了现代人的交际圈,为人们寻觅如意的人生伴侣,提供了新的条件。然而在征婚活动中,也有不尽人意处.这多半是由于征婚广告的语言过于模糊所致。翻阅刊登在各杂志上的征婚广告,不难看出,大多是这样一些用语:“聪明美丽”、“纯洁开朗”、“温柔善良”、“勤劳朴实”、“作风正派”、“诚实可靠”、“身体健康”、“爱好文学”、“喜欢音乐”等等。书面语言本身就缺乏直观性,再加上大量的模糊用语,毫无精确度和可比性.将许多这样的广告集在一起,似乎于人一面,很难分出“这个”与“那个”。以“品貌端正”衡量,伸缩性就相…  相似文献   

7.
参军 《老年世界》2007,(22):28-28
八十年人生经历,六十载从艺生涯,他写出了一千多首脍炙人口的歌词作品,被称为我国当代文艺界的“词坛泰斗”。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到“一条大河”;从“难忘今宵”再到“最美不过夕阳红”,他的歌词在平淡中跳动着昂扬的激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8.
丑妹妹美容记文/小邹除了深受“情人眼里出西施”毒害的男友外,谁也没年过我这张脸。说来呢,我的脸也没大大的毛病:不过是毛孔粗点,皮肤干点,T区(新学的美容专业用语)油多点,大范围小比例地分布着几个黑头小怪物而已。但看着街头明星玉照上吹弹得破的脸皮,总要...  相似文献   

9.
廖加 《现代交际》2011,(12):67-68
“前科”一词属法学用语,但在生活中的使用却有泛化的倾向。而且,“前科”的法学释义难以在汉语里找到语源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时事直通车     
《当代老年》2007,(3):5-5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方;何谓“全面型的小康社会”;循环经济;假日经济。  相似文献   

11.
《公关世界》2016,(15):72-75
1984年以前的奥运会主办国,几乎是“指定”的,政治需要大于体育精神,奥运会被很多人看成劳民伤财的赔钱货!不过在“奥运会商业之父”的手下,奥运会从惨到没人办变成了宇宙级爆品。  相似文献   

12.
万艳红  曹二玲 《职业时空》2008,4(9):137-137
年轻人用语指的是从中学生到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之间使用的特殊用语。从1980年到1994年15年间日语词典就收入年轻人用语2358条,日本年轻人用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异常活跃。日本年轻人在通过借用、省略、谐音、派生等方法创造新语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娱乐。成为年轻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和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贻超  姬亚芹 《城市》2003,(2):40-42
近年来,人们正逐渐改变传统思维,抛弃传统经济模式,在实践中逐步研究并提出了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发达国家正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亦非常尖锐,更需要重视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节约环境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甚至是污染物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  相似文献   

14.
凡是学英语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这三个礼貌用语的。通常,“不小心做错了事”该说Sorry;“希望别人谅解自己要做的事,或妨碍了别人”是Excuseme;“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要马上说Thank you。而且,我们所学的会话还有现成的“套路”,诸如:一方说“对不起”,另一方答“没关系”;一方说“谢谢”另一方答“不客气”。按理来讲用起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可是真正到了美国,这几个词用途之广泛,运用之频繁,却是令许多初来者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5.
课题组 《职业时空》2008,4(2):108-109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间组织也被称作“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这些语词的含义或侧重点,因表述的主体、背景、场合的差异,有时相同,有时相近,而有时则相去甚远。根据我国法规、规章的用语,自1950年9月政务院发布《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起,“社会团体”就一直是我国此方面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决定的最主要用语。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体制改革,尤其是单位制度改革的深入,过去完全由国家兴办的事业单位开始部分地转向由私人或社会资金兴办,在政府与市场组  相似文献   

17.
王先明在《光明日报》1990年2月21日撰文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开始了“社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史学的理论贡献是不容低估的。 马克思最早提出并运用了“社会史”学术概念。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就提出了“市民社会史”学术用语。马克思不只使用了“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我有种偏见,认为火锅不过是种形式大于内容的菜式,以配料的繁花似锦制造表面繁荣的假象,不管在沸腾的汤面上烽烟四起幻象纷呈,汤底还是那个料。当传媒热炒跳水王子田亮和超女叶一茜恋爱时,我知道,换汤不换料的绯闻“火锅”又端出来了。从“亮晶晶”到“亮霞恋”,再到“亮茜恋”,跳水王子的人气每每在跌入低谷之后迅速反弹,其曲线之变幻堪比石油价格战下的道琼斯指数,而其强劲反弹之势堪比当年科技板上炒作概念的纳斯达克。虽然身边的配角嫣红接着姹紫,让人羡慕他的艳福不浅,他却如泰山北斗,依然高大而耀眼。不过与以往的绯闻不同的是,这次传…  相似文献   

19.
人们现在把到书店书市买书称为“淘书”,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淘书”既有寻找又有淘汰之意。在如今丰富得令人有点眼花缭乱的书海中,能够稳住神、沉住气、不被广告词忽悠,不受漂亮的装帧误导,尤其不被名为学者实为“书托”的推荐所迷惑,  相似文献   

20.
绿色人物是绿色文明时代之“弄潮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循环经济作为以物质循环和提高生态效率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在我国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一种虚的理念,迅速走向一个能实实在在地指导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