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序是汉语表意非词义因素的重要语法手段,是在构词、构句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语法形态。现代汉语语序是对古代汉语语序的继承和发展,因此联系是主要的,但差异还是较大。本文对古代汉语语序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描述。因为侧重在古今汉语间的差异,故称之为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语序。  相似文献   

2.
高名凯先生在1955年第一期的《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汉语语法的历史继承性”。在这篇文章內,高名凯先生首先指责了我国语言学界“不从汉语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研究现代汉语的事实,而强调研究汉语不能拿历史的事实来解释,结果就把汉语的研究变成了‘任意捏造和乘兴作说明的场所’”。他举出实例:“年来五花八门的新汉语语法著作的出现正是反映这种反历史主义倾向的一面镜子”。“为着扭转这种局面”,他认为:“历史主义的观点有强调提出的必要”。在这样一个冒头皮下,高名凯先生就从句子、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单纯词与合成词在部颁汉语教学大纲词汇与语法部分里已经正式提出来。但单纯词与合成词如何划分,教学大纲里却无明确规定。现行初级中学汉语课本第一册第二册合编管‘螳螂’、‘盘尼西林’、‘莫斯科’、‘布尔什维克’这种词‘每个字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合起来才有意义’的叫作‘单纯词’;管‘学习’、‘照象机’这种词‘每个字都表示意义的叫作‘合成词’。‘一个字的词自然也是单纯词’。汉语课本又把合成词分为‘联合式’、‘偏正式’这是两种主要的;次要的还有‘动宾式’、‘动补式’(这两种名称是笔者给加上的)等等。汉语课本还把用辅  相似文献   

4.
介动用法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它由谓语动词直接加名词构成。它并不是省略了介词 ,而是由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具有双重性 ,即既具有名词的属性 ,又具有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同样的语法功能。这就又使得其和与之相应的介词结构发生密切联系。古代汉语中介动用法和与之相应的介词结构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比较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然介动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不存在 ,但是对现代汉语仍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工具的层面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主要是形式上的不同,但在语言思想的层面上,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西方语言因素是促使汉语发生变革的最重要因素.从西方输入的术语、概念和范畴在中国现代思想领域占据了显著的位置,这些词语在数量上虽然不多,但它却构成了现代思想的"关键词",从而促进了现代汉语作为体系的形成.同时,西方语言方式深刻地影响了汉语,使汉语词语在思想内涵上发生了变化,既具有传统的内涵,又增加了西方的维度.现代汉语作为语言体系既不同于古代汉语体系,也不同于西方的语言体系.现代汉语学术研究迄今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方面,对于在思想的层面上现代汉语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种形成对现代思想和现代文化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汉语学习》 1999年第 3期发表了谢永玲先生“也说‘是’字句”一文 (以下简称“谢文”)。文中“‘是’也具有副词词性”部分 ,论述得很有说服力 ,读后颇受启发 ,但就全文来看 ,应该说有些问题的阐述还欠全面 ,有的观点还值得商榷。一、关于“是”的词性  关于“是”的词性 ,谢文第二部分以“‘是’的语法功能”为题专门进行了论述。为商榷之方便 ,全文抄录如下 :  通过上面对“是”字句类型的归纳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现代汉语中的“是”字有三种词性 ,它属于兼类词。1 形容词。意为 :正确 ,对 ,例如“是”字句类型 (一 )。这时…  相似文献   

7.
建立历史的观点,首先要懂得词的结构古今不尽相同,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词汇则以双音节词为主。古汉语中的很多单音词因为经常在一起连用,在后世或现代汉语中形成了复音词。也要了解古汉语中复音词也有一定的数量,不要以偏概全,把复音词拆为单音词。其次要懂得词义演变,古今不尽相同。有些词的意义自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大多数词的古义和今义有差异。因此在训释词义时,既不能偏离语言的时代性而任意以今义说解古词古语,以今义为古义,也不能偏离语言的时代性而任意以古义说解后世的语言,以古义为今义。  相似文献   

8.
一、论题的缘起1998年1期的《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在“把语言文字研究全面推向21世纪”的栏目中组织了一批专稿。其中,有两篇文章值得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一是《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应以字的研究为基础》,强调语言的民族性,认为:“汉语的结构核心是语义……印欧语的结构核心是语法”,“与语言结构的性质相联系的问题就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印欧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词,而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词’在欧洲语言里是现成的……汉语恰好相反,现成的是‘字’……汉语里的‘词’之所以不容易归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就是本来没有…  相似文献   

9.
汉语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五种。这是一级比一级高的语法单位。其中,词组占有重要地位。汉语是非形态语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语素与语素构成词,词与词构成词组,词、词组构成句子,其基本结构方式是一致的。这样,弄清楚词的组合规律,往下分析构词法,往上分析造句法,便可举一反三。因此,语法研究与语法教学中,应该以词组为重点。过去,在这方面我们做得是很不够的。 从语言实践看,常见的语法修辞错误(这里说的修辞是指消极修辞),大多数发生在词的组合上。去年,我们向实际做了一番粗略的调查。每天读报时,把从报纸上发现的语法修辞错误搜集起来,全年共搜集了七百八十一条。其中属于词的组合方面的就有  相似文献   

10.
从数量上来说 ,《水浒传》的“些”族词多于现代汉语。从使用频率上来说 ,《水浒传》的“些”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比现代汉语要高 ,使用范围要广。《水浒传》中“形容词 +动词 +些 +名词”中 ,“些”的语义指向形容词 ,而在现代汉语中 ,“些”一般移至形容词后 ,或用“点”。《水浒传》中“些 +名词”能单独作主语 ,而在现代汉语中 ,“‘些 +名词’不作主语 ,常用‘有些 +名词’代替”。《水浒传》中的“些”族词显得不对称。  相似文献   

11.
走出有限状态语法的圈子 ,以转换生成语法思想建立新的语法理论。汉语的可选转换式通过采用介词和句子词位易位的方式进行 ,可在深层结构上揭示汉语句子的语法本质 ,为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提供了赖以依据的客观标志 ,亦可通过此一转换发现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从而为主语和宾语句子成分的划定确立一个显著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单句结构分析,在句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前,在汉语语法单句结构分析的研究中,好多语法著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前后论述不统一。比如大家都承认:句子是用词和词组构成的。有的语法著作,前边讲到词组时说,一般的词组有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四类;可是讲到词组作句子成分时,却只讲联合词组、主谓词组作句子成分。另外两类词组呢?不提了。为什么如此?因为这类著作里把句子成分分为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承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的副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词类,有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本文拟就古汉语副词的某些问题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一 古代汉语副词的虚实问题。 早期的汉语语法著作,如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就把副词(他称为“状字”)归入实词。后来一般的古汉语语法著作都把副词归入虚词。但是,又有的称为“半实半虚的词”,因为它“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用作句中的次要成份,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是,它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同时又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要成份:主语、谓语,也不能用作宾语、定语,这是它同其他各类虚词相近的一方  相似文献   

14.
1.1 句子成分分析法作为传统的语法分析方法,由于长期服务于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在汉语语法学界一直倍受欢迎。这种分析法不承认词组可以作句子成分。它所规定的六种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每一种都必须与单个的词相对应。 直接成分分析法只承认“一个结构层次只有两个成分”(弗里斯语),“单就句子本身而论,它的直接成分也只有主语和谓语这两样。宾、补、定、状不是句子的成分,只是句子的成分的成分。”(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2 直接成分分析法自从三十年代引入汉语语法分析起,逐渐吸收了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的诸多长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法学界现行的句子分析方法是直接成分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的揉合。这种“合二为一”的分析法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承认词组作句子成分;承认宾、补、定、状和主、谓一样是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5.
去年十一月有两种在语文刊物上连载的语法印成了单行本,一是‘中国语文’上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语法讲话’,一是‘语文学习’上的张志公先生的‘汉语语法常识’。这是祖国语文语法教学上两件可喜的事情。‘汉语语法常识’已经由作者张志公先生修订后由中国青年社出版,‘语法讲话’现在正用该刊的抽印本向各方面徵求意见以便修订,推想正式出书跟大家见面日子也不会很远。现在我们站在语法教学工作者的立場,先把我们学习‘语法讲话’的一点体会发表出来,一则向  相似文献   

16.
王力教授很早就提出:“在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①“‘是’字在上古只当代词和形容词用,直至六朝以后,才用为其正的系词。”②王力教授所说的是上古判断句的主要特点,这已为语言学界所公认。 又有徐德庵教授也曾提出:“是在先秦文辞中,已经可以证明肯定系词‘是’‘惟’‘维’‘为’的存在,有的还跟否定副词‘非’对举成文。”“上古汉语中,肯定系词‘是’是否已经在使用,……却是已经在使用。”③而且他还举出23个例证。 也有《古代汉语》教材,在论述文言文用“是”字表判断时,认为“‘是’作为判断词,是从这种复指前文的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它复指的作用逐渐减弱,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加强,于是便由指示  相似文献   

17.
“借”辨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62年)392页说:“在上古汉语中表示‘借用’这个概念的时候,一般只用‘假’,不用‘借’。”并且举例:“‘假道于虞’不能说‘借道于虞’。”该书1981年修订本重复了上述文字。(420页)案:“假道于虞”见于《左传》僖公二年、五年等。《古代汉语》第一单元文选部分节选了僖公五年,题名《宫之奇谏假道》。然而据此断言“假道于虞”不能说“借道于虞”,则谬。《谷梁传》僖公二年通篇说“借道”而不说“假道”,即为明显的反例: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壁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个词在句中被用作别类的词,充当别类词的语法职务,在语法学中叫做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修辞方式。本文打算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一下这一修辞方式,讨论的范围限于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及不及物动词活用为及物动词。为了称说方便,姑且把这种词称为“活用词”。一在古汉语中,许多活用词是为了简化句式而使用的。因为它除了本身的词义外,还兼表一个与它活用后的语法职务相应的词义;在句意中这两个词义按一定的语法关系结合为一个词组的意思;从而改变普通句式的结构,使句子由繁变简,造成结构简洁的修辞效果。如:  相似文献   

19.
因为与现代汉语语序的不同,古代汉语的方位词、处所词研究长期以来保持着其研究的特殊意义。本文以先秦经典《孟子》为文本,通过描写方所词的类别,分布,研究方所词的句法功能,及其相关动词、介词的语法特点,以此窥见方所词在上古汉语中的语法地位。  相似文献   

20.
因为与现代汉语语序的不同,古代汉语的方位词、处所词研究长期以来保持着其研究的特殊意义。本文以先秦经典《孟子》为文本,通过描写方所词的类别,分布,研究方所词的句法功能,及其相关动词、介词的语法特点,以此窥见方所词在上古汉语中的语法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