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酉政变是慈禧一生政治生涯中的重大事件。慈禧通过辛酉政变一举夺得国家最高权力,并从此实际统治中国长达48年之久。辛酉政变同历史上的统治阶级最高权力集团中的宫廷政变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也是权力的两分配。据辛酉政变而断定慈禧早就是政治野心家不仅论据不足,而且也不符合人物性格和事物发展的逻辑。对辛酉政变,乃至慈禧的一生,都应作具体的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2.
博弈论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新颖的方法工具.在"辛酉政变"中,对阵博弈的一方是慈禧与奕訢领导的帝胤贵族,另一方是以肃顺为首的的宗室贵族;前者是君权的化身,后者是相权的代表.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列国介入"辛酉政变"参与博弈,并且在其中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甚至起到指导性的引领作用.因此,"辛酉政变"在国内,表现为君权与相权的博弈;在对外关系上,则是妥协与固守的博弈.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由于慈禧、弈訢集团与西方列国的利益共存,使双方最终走上妥协与合作,从而达到晚清政治格局博弈的一种纳什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1861年11月在北京发生的宫廷政变,即辛酉政变,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推行殖民政策的产物,是清朝政府统治阶级内部投降派对外政策的必然结果。辛酉政变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成为列强宰割中国的工具。因此,辛酉政变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危害极大。本文对辛酉政变的原因、性质、谈一下粗浅的看法,以期指教。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奕讠斤在近代史上以协助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和举办洋务著称,对他在近代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很少有人给予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在此从奕讠斤的教育改革与实践入手,对其在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所立的开创之功给予了客观的分析和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的甲申朝局大变革,使得辛酉政变后确立的以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讠斤执掌枢府为主体的二元决策体制,终为慈禧个人专断独裁的决策体制所替代。在此一过程中,醇亲王奕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奕譞之所以能代恭王而实掌枢垣并于以慈禧为首的新中枢决策体制中占据一席之地,对光绪初年的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此外,对于慈禧专权体制下的奕譞主政,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除了要认识到其不足与缺憾,也要充分肯定其功绩和成果。  相似文献   

6.
论辛酉政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1年11月在北京发生的宫廷政变,即辛酉政变,是清朝后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这次政变结束了以肃顺为代表的排外势力控制清朝政治的局面,揭开了慈禧太后在中国四十多年黑暗统治的序幕,为正在结集中的奕诉洋务势力揽权当政造成了机运,对晚清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近代中国中外反动势力的合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确立,是从辛酉政变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辛酉政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酉政变是近代中国重大的历史事件,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拟从政变成功原因、政变的性质、主要人物在政变中的作用以及政变的意义、影响几方面对这一问题近二十年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时值农历辛酉年,史称“辛酉政变”。“辛酉政变”有其复杂的政治背景,它是洋务派奕訢等与顽固派之间矛盾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试就奕訢同顽固派的矛盾及其在“辛酉政变”中的作用、影响等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请大家指正。1 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十多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一方面,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农民起义蓬勃发展,动摇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英、法、俄、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趁火打幼,继续扩大它们的在华“权益”,清王朝在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者的双重打击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挽救垂危的封建统治,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一批人逐渐从旧营垒中分化出来,他们反对恪守祖制,主  相似文献   

9.
1861年11月,载淳生母叶赫那拉氏勾结恭亲王奕訢在北京发动了“辛酉政变”,亦称“祺祥政变”。政变前后,清廷对曾国藩的使用方针有什么变动?由此引起的湘系势力的涨落,对晚清政局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雷颐 《社区》2008,(14):41-42
虽然李鸿章在戊戌政治风云中能自保平安,但他的观点、态度悉为慈禧所知,戊戌政变后他自然不可能再获重用。不仅如此,他还受到了变相惩罚。  相似文献   

11.
1884年(光绪十年)的甲申易枢是晚清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变动,它对当时正在进行的中法战争,乃至整个清廷的命运,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了甲申易枢产生的原因,着重揭示了慈禧、奕诉等人在这场政治风浪中的活动,以及清王朝最高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势的内幕,说明清王朝国破家亡的命运,是专制独裁政治制度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王瑞成在《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发表文章指出,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辛酉政变三个相继发生的重大事件,促成了湘军、淮军和总理衙门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创设。这一制度创新的共同特点是王朝应对外部危机而采取的横向分权,在体制外形成新的制度和权力中心,并与共同的  相似文献   

13.
论戊戌政变后王照在日本谋救光绪帝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政变后,王照逃亡日本,游说日本政要,谋救光绪帝,并登报撰文反对慈禧的废立阴谋。王照谋救光绪帝的活动,与封建时代单纯的忠君行为不同,其目的是想保住光绪这面变法大旗,继续同封建守旧势力作斗争,因而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百日维新被多数人认为是一次资本主义改良运动,对于事隔仅17个月的慈禧新政则持否定态度。本文对慈禧新政与百日维新各自骨干成员的构成,出现的历史前提和提出的形式,以及各自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认定两者之间并无本质区别。同时提出了评价慈禧新政的客观标准,是看其促进了还是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叙述了慈禧新政的实际效果,肯定了慈禧新政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不无关系。总之,认为慈禧新政是一次没有成功的资本主义改良运动。  相似文献   

15.
张荫桓流放新疆前后事迹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述了清季著名外交家、维新官员张荫桓于戊戌政变后被捕下狱,因英日等国公使营救,得以免死流放新疆。英人莫理循等密谋途中将其劫持保护,但为张拒绝。张途经保定与旧属吴永相见,将一批书札相赠,成为后人研究近代历史的珍贵资料。庚子义和团运动期间,徐桐等顽固派蓄意构陷,慈禧重修戊戌旧怨,追恨将张杀于戍所。次年开复原官。  相似文献   

16.
王柏祥 《山西老年》2008,(11):10-11
1970年,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第五年,也是林彪阴谋夺取最高权力和加紧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一年。正是这一年的夏天,林彪在驰名古今中外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兴师动众,大兴土木,为他兴建特别"别墅",实为"行宫"。  相似文献   

17.
戊戌政变后,康梁仍时刻盼望返回朝廷,依靠皇权推行改革。而太后的存在使他们的目的不能达到。为此康梁于1904年派出以梁铁君为首的暗杀团体入京谋刺慈禧。梁铁君在国内活动近两年,清廷立宪呼声日高。梁铁君因向康有为提出放弃刺杀方针,不久梁铁君突然被捕。袁世凯等人非常秘密地处死了梁铁君。由于朝廷宣布预备立宪,康梁没有因梁铁君死而失望和疾愤,而是从此放弃刺杀慈禧的方针,希望通过合法政党活动实现自己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8.
戊戌政变后 ,康梁仍时刻盼望返回朝廷 ,依靠皇权推行改革。而太后的存在使他们的目的不能达到。为此康梁于 190 4年派出以梁铁君为首的暗杀团体入京谋刺慈禧。梁铁君在国内活动近两年 ,清廷立宪呼声日高。梁铁君因向康有为提出放弃刺杀方针 ,不久梁铁君突然被捕。袁世凯等人非常秘密地处死了梁铁君。由于朝廷宣布预备立宪 ,康梁没有因梁铁君死而失望和疾愤 ,而是从此放弃刺杀慈禧的方针 ,希望通过合法政党活动实现自己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派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而遭到失败。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帝国主义策动和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法西斯黑暗统治,大规模地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这时候,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单独地领导群众进行这个革命。“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驿事变中主谋杀死杨贵妃兄妹的究竟是谁,这曾是学术界热烈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唯物史观,认为在马免驿享变中主谋杀死杨贵妃兄妹的既不是太子李亨,也不是宦官高力士,而是禁军扦领陈玄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