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提升企业家社会责任感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必须明确何谓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内涵;必须认清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巨大作用和重大意义;必须知道提升企业家社会责任感应该采取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2.
黎冲森 《经理人》2007,(12):54-56,58
11月3日上午,在2007中国CEO年会上,有关商业模式如何创新的话题引起了企业家们的高度关注。 在刘持金主持下,国内著名企业家们与两位世界项级商业战略大师同台联袂,就商业模式应该如何创新,以及围绕企业家们无法回避的“四道槛”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我们还在会后对两位商业战略大师和国内知名企业家进行了大量采访。  相似文献   

3.
刘结铭 《经理人》2006,(9):98-98
对慈善的漠视,就是对企业形象和个人品牌的漠视!在被称为慈善家乐土的美国,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几近散尽家财,某房地产大亨不但捐出了全部财产,甚至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与之相比,中国企业家们难道不应该拿出点行动?企业家不是“赚钱机器”中国企业家们积累的财富中,有一部分是属于他个人的,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其领导和组织相关的人劳动获得的,因此,他应该肩负起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责任。投身慈善,是履行这种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慈善理念也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对慈善的漠视,就是对其企业形象和个人品牌的漠视!而一个…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中国企业报》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今天中国企业家的历史新使命——构建和谐社会。他的文章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一个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台湾企业家大打形象牌,有许多方法和途径,其中近年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纷纷推出描述自己一生拼搏经历的传记或解析几十年来经营企业的成功心得体验。或许是台湾社会风气开放的缘故,也或许是这些百战“商场”的企业家们,在构筑经营版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经济这个国际大环境中,众多的跨国品牌企业都凭借自己高端的创意和设计,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由于其供应链的多层性及其复杂性。很多跨国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忽视对其供应链的管理,从而造成道德失范。本文通过对苹果集团供应链中的问题进行剖析,得出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跨国品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缺失。且针对跨国品牌企业供应链中的伦理失衡,提出了跨国品牌企业社会责任重塑的重要意义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黎冲森 《经理人》2007,(12):44-45
“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优秀企业家一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一些企业经营者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比较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秘书长李兰于11月2日晚在“中国CEO年会VIP嘉宾招待晚宴暨中国CEO眼中的企业社会责任调查结果发布会”上说。  相似文献   

8.
面对普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现实和责任,企业家是否拥有自己虔敬的政治期待?应该是有的。在西方,没有一个资本家会告诉你说,他是为利润生活的。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商人的伦理也不是金钱至上的。中国传统中有“义利之辨”。商人精神里包含着“济世”的使命感,更有所谓“儒商”和“商而优则学”,近代中国有许多人奉行“实业救国”的理念。当代中国更有许多人是“弃官从商”,因为谈改革不如干改革,他们干得很成功。中国人从骨子里潜孕着“士志于道”的文化传统,一个人有了一些社会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成就,他就可能从传统中很自然地接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义承当。当然,企业家还是企业家,他们造福社会的方法就是把企业做好。一些企业家不说企业家该说的话,而是动不动就唱高调,办企业不是向市场看齐而向政治口号看齐,这一类型的企业家事实上是最缺乏理想和政治期待的。做企业的人清楚,单纯的经济环境并不能自发地产生出完善的公司,公司的合法结构和它的目标依赖于商业文化和商业的组织结构,而这些东西又依赖于更广泛的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精英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家有理由希望企业、社会和政治之间在信念上形成相当同质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前,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以巨大的勇气和责任感,发出了《请给我们“松绑”放权》的呼吁书,喊出了广大企业家迫切要求改革的心声。这一声呼吁如同一声炸雷在中国的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3月24日,本刊杂志社和福建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联合主办了“雄风接力--福建企业家改革与创新论坛”。与会的企业家代表就企业家与企业家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厂泛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直接掌控着企业,所以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企业家是商人,但又有别于商人。商人大多以赚钱花钱为乐,企业家则以创造更大价值为荣;商人一直处在“马斯洛需求”的中下层,很多时候容易沉迷于低层次需求;企业家则处在“马斯洛需求”的金字塔顶尖,实现自我价值、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家价值的实现过程,可用四个字概括:道器变通。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1983年东京大学的小宫隆教授提出的“中国经济中不存在企业”的命题时。曾经指出。企业(enterprise)这个词和工厂不同。有着创新的含义。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mhip)就是由此派生而来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正呼唤新一代企业家群的诞生。人们常说。商业竞争说到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甚至就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但是在计划经济制度下。既没有企业也没有企业家存在的余地。改革以来存在的双重体制。也使企业家的行为扭曲。因而现在我们有一批相当政治化的“企业家”,挥金如土的“企业家”,真正具有企业家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经理人员,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却都是凤毛麟角。近来,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新兴公司正在高薪延聘企业经营人才,传统企业也开始注意这类人才的引进。这表明,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对企业经营人才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企业的许多经理人员,正怀着实现自己才能的炽烈愿望,努力提升自己的企业家素养。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我有一个“重要发现”:改革中我们做了一件没有要社会、国家和个人花钱、却收到很大的经济效益的事。这件事便是给公司经理、工厂厂长等送了一个“企业家”的称号。这件事使企业领导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仅仅奉命行事的工作人员,从而提高了积  相似文献   

13.
郑晓芳 《经理人》2009,(12):48-49
什么样的领导力要素更能带领企业走出危机,获得上佳表现?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曾说:“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9年,那些带领企业逆境求生、逆风飞扬的“A+”企业家们,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何谓危机时期的卓越领导力。  相似文献   

14.
权=支配事物较重的砝码。权,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例如:政权、财权、夫权、妇权、支配权、行使权……等。“权术”与人类一样的古老,却又是人类最讳莫如深的东西。不少大师曾将这个“可做不可说”的问题形诸文字和理论。意大利佛罗伦萨政治家马基雅维里,就是这样一位有争议的大师,他写了《君王论》。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有一点却是不可否认的:靠大师的眼光,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的世界;而唯有我们在现实世界的处境和问题,才能使我们真正发现大师的眼光。通过大师们对“权力”、“权术”等方面的透视,能否引发您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思索呢?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里,企业家通常是以阶层的力量作用于社会的。企业家=资本家、“老板”已是过时的观念。他们中越来越多的是属于经营、管理人才的高薪“打工仔”。尽管有人认为中国企业家尚不具备真正企业家的条件,譬如说,我们国营企业的厂长、经理们的工资。但从发展的趋势上看,这个正在形成的阶层,它的社会作用和个性特征正日益突显。10年前的3月份,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向政府发出对企业“松绑放权”的呼吁,这一行为本身客观上标志着中国企业家主体意识形成的开始,是中国的厂长、经理们迈向真正企业家身份的第一步。为纪念这件事本身,也为了在舆论上为企业家更壮行色.我们在本期组织了这个“特别企划”。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08,(6)
只有像李嘉诚一样具有好的人品,企业才有可能做得更大30年来,中国社会已形成了庞大的颇具有创富精神与理想的企业家阶层,他们推动了中国经济向市场化转型并融入全球化大潮中。和君创业执行董事长李肃认为,中国的商业进程以10年为一个周期。虽然中国企业家眼中的企业家更替现象很难简单地用10年一个轮回去定论,  相似文献   

17.
激励机制对于现代企业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企业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领一席之地,就必须强化和完善激励机制,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而企业激励机制现存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改进和调整等,正是当前中小企业家们所面对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8.
管理是什么     
“大赢”的精神管理大师杜拉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是一场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管理是什么?100个企业家会有100个答案。我曾采访过许多世界级的企业巨  相似文献   

19.
刘建 《领导科学》2001,(18):12-13
领导者的使命就是带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要保证这种“带领”的有效性,就要讲究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不辱使命,不负众望。 一、领导者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观条件 (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领导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保证自己从事……  相似文献   

20.
《经营管理者》2005,(1):47-48
每到年底,企业都要选出一批辛苦了一年的先进个人、先进部门。与之相对的是,企业并没有客观地盘点自己的经营业绩,正视企业的亏损或存在的问题。脱离实际的企业决策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购买的咨询服务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是基层经理和员工的执行问题;企业问题不断,依靠召开紧急会议的方式解决问题,已经无法取得进展;企业的业绩评估系统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期专题推出如下5篇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想表达的是,企业家和经理应缩小企业预期和市场现状的距离,作出合理的投资决定;“企业购买咨询服务应注意什么”从咨询公司和企业客户的角度,帮助企业识别咨询公司和提升咨询项目的水平;“领导能力与执行能力的较量”提出,将经营业绩不佳归咎于基层经理和员工的企业领导需要反思自己的领导能力,而员工们则应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借口是否真正保证了公司的利益;“靠紧急会议解决问题的企业”会得不偿失,遭到困境时要多关注企业工作程序的合理性和公司经理的能力,使企业保持解决问题的信心;“员工业绩评估的缺陷”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命题的业绩评估系统,提示企业家和经理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推行业绩评估系统,人力资源部要在实施过程中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