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全球性的媒介革命。当人们欢呼“新媒介”又一次带来“人的延伸”之时,许多社会和人文学者却从不同学科角度,开始了对新媒介的反思、质询乃至批判。面对大众传播新一次的“开垦”而造成的“荒漠”,新媒体的阅听人应该以更富建设性的姿态,承担起“绿化”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播经典理论对人类传播贡献巨大,但近年来,以博客、播客、QQ空间等为代表的草根媒介发展迅速,强力撼动着传统媒介的强势地位。2009年,“中国博客大众化元年”后的第四年,草根媒介可以让普通草根民众一夜成名,让普通人成为博客名人,如今,草根媒介已成为网民的重要信息来源。本文针对新环境下草根媒介对三个大众传播理论(“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和“意见领袖”理论)带来的挑战和冲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微信是一种即时的多功能通讯工具,也是一种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社会化媒介,更是一种网络营销 手段,其传播学方面的正面意义与社会价值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在对网民的行为文化影响方面,微信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文章将从传播形态、营销方式等方面,就“微时代”网络行为文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作为越来越多人获取信息和理解社会的途径,对人的观念和行为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说服媒介之一。互联网利用其在传媒群体中的权威形象,通过即时、密集、重复的信息,不断影响个体的行为与观念;群体对互联网的深度参与从另一侧面强化了互联网的说服效果。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社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巨大的变革——由传统社会迈入互联网社会进而到时下的移动互联网社会。同时,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也持续受到这股技术力量的冲击,受到了巨大影响。审美意识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并且在新的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势必会产生有别于传统审美意识的一些新特征:审美媒介更加便携、自由,与文本的交互体验更加直接,审美活动也更趋于日常化。在这样的变化中,个体与群体的审美标准、审美体验与审美接受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移动媒介的便携与交互体验的直接性使审美标准趋于差异化,社会个体之间借助于移动网络平台的交流更加便易也使得审美体验呈现出分享娱乐的趋势,同时,审美接受也由线性的“视域融合”特征演变成“块茎式”的“视域迭代”特征。在这种审美意识的革新中,把握住以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对艺术活动、审美活动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其所产生的审美“娱乐化”、“低俗化”以及“审美泛滥”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出生、成长于互联网普及之前且现已进入中老年阶段的“数字移民”,在数字技术应用、数字媒介素养和数字文化理解方面,均与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数字原住民”有很大差异,也决定了“数字移民”在当下数字化生存环境中必然面临再适应和“再社会化”的挑战。从技术应用、社会行为和文化认同等三个维度对“数字移民”数字化生存适应性进行观察,发现“数字移民”在技术的生活场景应用与数字交往等方面适应性较好,在文化认同层面适应性最差,“数字鸿沟”仍然存在且不断加剧。系统性的媒介支持一方面能够帮助数字弱势群体追求美好数字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媒介技术公共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社会、网络社会概念进行分析,认为网络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而组成的有组织的系统,是人类社会最新的存在方式,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以互联网为纽带,通过信息交换而形成的虚拟社会。网络社会的存在以现实社会为基础,其存在的技术基础是现实社会的软件和硬件,其存在的主体基础是现实社会中的人,网络社会中的内容都是现实社会存在内容的电子化形式。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在互联网上的映像不是简单的反映,而是具有不完整性和扭曲性。不完整性表现在参与网络社会生活的人只是现实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技术的年轻人,扭曲性表现在人们往往在网络社会中刻意表现出和现实社会不一样的方面以及作为网民群体一员而表现出的群体无意识状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污名研究的深入,媒介在污名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公认。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在污名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表征。本研究以腾讯新闻中1686条包含“广告”的新闻为对象,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对广告污名的特征:不被关注,即使关注也是被主要当做一种并不重要的社会现象进行关注;在关注过程中,更多关注负面和短板。在分析成因时,本研究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两级信源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媒介污名广告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会及其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一般的角度来看 ,网络社会确实是虚拟的。但我们认为 ,网络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网络社会有着与以前所有社会形态都不相同的特点 ,是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 ,这可以从“个人—个人”、“个人—群体”、“群体—群体”和“人—物”四个方面得到论证。经典社会学理论在对这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网络社会的出现一方面给这些经典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领域 ,另一方面也对它们原先的理论阐述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佛系青年”的再审视,进一步明确“佛系青年”的内涵和亚文化生产问题,发现“佛系青年”有着隐含的经济基础和媒介使用要求。在社会压力和媒介营造的焦虑环境下,“佛系青年”包含两种不同的成因,一部分青年人借“佛系青年”的共在缓解自身焦虑,另一部分青年人则通过“佛系青年”这一标签维持自我价值,实现自我防御。“佛系青年”强化了个体的自我关注,原子式网络亚文化也由此诞生。原子式网络亚文化中每个人都是孤立的个体,但可以通过“想象”实现亚文化“共同体”的连接。原子式网络亚文化对“丧”“躺平”等基于社会心态形成的网络亚文化也有一定解释效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初,互联网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项技术,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互联网也会对使用者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有关互联网心理研究方面的情况:互联网对用户心理的影响 用户自身特征对其网络行为的影响。在所论及的文献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以拓展的领域与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人们对它的依赖也日益增强。 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联结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 征,致使网络容易受到各种有意的或无意的攻击,网上信息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保证 网络信息、数据的完整、可靠是重中之重,当务之急。防火墙即是防止病毒、黑客侵入网络,保 证网络安全的众多措施中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网约车、共享自行车等新业态接踵而来。交通运输行业正在发生行业的重大变革,在大客车、货运物流、小客车、停车等诸多领域涌现了新的服务方式和通过资源数据整合而产生的新经营业态。而监管部门必须及时转变监管思路,通过适应技术创新提升治理能力,借助产业升级减轻城市交通的问题,改革传统的管理服务方式,完善法治化的行业治理规范,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文章就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全方位分析、探讨,在充分肯定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正面影响的同时,着重指出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如何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诞生的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使人们将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理解为一切具体的事物表现,而不是整体物质生产关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今,一种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的新拜物教正在形成。这种技术拜物教促使人们习惯于将企业通过智能设备采集和使用个人数据的行为理解为一种仅在商业上个人隐私被侵犯的法律问题,而忽略其背后资本利用具体的技术设备和服务融入智能生活的产业真相:资本通过将用户的在线活动数据化,并产生“剩余数据”用于推动数据和技术的资本化运营。日常生活中的工具理性与实证主义的认识观进一步固化这种技术拜物教对人们的影响,智能互联的技术体验也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符码化。要批判这种技术拜物教,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直面由它带来的现实问题并深度考察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关系,以警惕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是伴随着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而兴起的一种新型随机控制实验方法。它致力于以自然发生的互联网空间为田野,对潜藏于在线行为与互联网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展开科学性的探索与检验。作为田野实验方法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一方面遵循着田野实验方法的基本要求,如“理论先行”“自然发生”“随机分组”“高度控制”和“外部干预”;另一方面,也因研究对象与实验环境的变化而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包括大规模、稳定且多样的受试者池,突破时空限制的大量样本数据,实验过程的自动化,实验数据的实时记录和超越微观个体层面的关注视野等。该方法尽管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既有应用成果业已证明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无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英语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英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互联网快捷、高效、个性化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英语缩略多、符号多、新词多、转义多、创新快、传播快的±基本特征。了解互联网英语的基本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我们的互联网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负效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化已经逐渐社会化.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对青年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网络的特点入手,分析网络对青年的学习、生活、心理等产生的影响,并对由此产生的负效应加以剖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计算机网络部门应采取措施对网络进行安全管理;人们对网络社会中青年社会化的概念应有新的认识,促进青年社会化健康发展;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网络文化,应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推动青年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利用互联网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虚拟学习社区,例如网络论坛、博客(BBS)、维基(WIKI)QQ等虚拟学习社区。这种虚拟学习社区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某专业硕士QQ群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使用UCINET软件对该QQ群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心度、小团体进行分析,探讨群中成员的关系强度,通过对小世界网络的验证,找出有效方法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的兴起成因分析及其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络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交际这种全新的高科技交际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