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者之一。他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诗人,剧作家,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同志一生的著述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宝库的珍贵遗产,学习和研究郭沫若著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迫切的重大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同志不幸于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二日与世长辞。邓小平副主席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致的悼词中说,郭沫若同志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这是对郭沫若同志战斗一生的正确评价。 郭沫若(1892──1978)和鲁迅(1881──1936)是同时代人。他俩的事业都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人又都经历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郭沫若比鲁迅小十一岁,鲁迅比郭沫若早逝四十一年,但仍不应把他们看成是两个时代的人。 鲁迅和郭沫若,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3.
苏东坡为我国宋代的大文豪,郭沫若是我国当代的无产阶级文化巨人。这两位同生于“海棠香国”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郭沫若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一日为李可染所作的《东坡游赤壁图》题诗中无限感慨地写道:  相似文献   

4.
今年11月16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当代学术大师郭沫若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本刊特请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郭沫若研究专家黄侯兴等同志写了纪念文章,在本期发表。 侯外庐同志作为郭沫若同志多年的好友,在这篇情深意挚的纪念文章中,着重回顾和高度评价了郭沫若革命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治学态度,殷切嘱望我们一代学术新人能够继承和发扬郭沫若的优良学风,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事业中,不畏险阻,勇攀高峰。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同志不仅是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而且也是我国杰出的作家和诗人。远在三十七年前,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祝贺郭沫若同志五十寿辰和创作活动二十五周年而写的文章中曾说:“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朋友们: 在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革命活动家郭沫若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相聚古城曲阜,召开“郭沫若诞辰百周年纪念大会暨郭沫若学术讨论会”,纪念这位文化巨人,进行郭沫若研究的学术讨论。这是我省郭沫若研究的一件大事,也是大家相互切磋、交流学术的一次重要的会议。请让我代表山东省郭沫若研究会,向参加会议的各位朋友,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博大精深,才华横溢,在文学和史学等许多领域都处于开拓者的地位,有多方面的重大建树。同鲁迅一样,郭沫若是无产阶级的文化巨人,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他为我们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开展对郭沫若及其著作的研究,意义极为重大。  相似文献   

8.
今年六月十二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同志逝世四周年纪念日。 郭沫若同志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和斗争历程,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艺、学术遗产,搜集、整理、研究郭沫若的著作,研究他的思想,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促进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歌德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郭沫若阶段和冯至阶段。歌德在我国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郭沫若的翻译和介绍,宗白华和冯至等人则使歌德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歌德研究在我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开拓。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给我国新诗的创作揭开了崭新的纪元,那么他的历史剧则给我国的戏剧创作,特别是历史剧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郭沫若的历史剧,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灿烂的瑰宝,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极其宝贵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关于《郭沫若创作得失论》的对话刘元树问:在一些人对郭沫若这位曾经煊赫一时的人物不以为然的时候,你为什么还以郭沫若为研究对象,继《沫若诗词选读》、《郭沫若散文的艺术美》之后,又出版了这本《郭沫若创作得失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答:郭沫若是...  相似文献   

12.
1992年11月16日,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卓越的革命活动家郭沫若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郭沫若百周年诞辰,缅怀他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化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于1992年11月28日到30日,在西北大学召开了题为“鲁迅、郭沫若与‘五四’新文化”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郭沫若悲剧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两大奠基人,也是现代悲剧文学的奠基人。我国在“五四”以前,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文学作品。鲁迅的悲剧小说和郭沫若的历史悲剧,填补了这一空白。两位大师在进行悲剧文学创作的同时,还分别有一套各具特色的悲剧理论。本文试从鲁迅、郭沫若对于悲剧结局、悲剧原因、悲剧美感效果等方面的理论阐述作一扼要比较,说明他们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为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郭沫若诞辰100周年,山东省郭沫若研究会召开了这次“郭沫若与中国新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这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和郭沫若研究界的一大盛事,而且是山东省社会科学界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我谨代表山东省科学界联合会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诗人,是和鲁迅、茅盾并称、齐名的一代文化巨人。(我认为郭沫若在总体成就上要高于他的同代人。)郭沫若不仅在文学创作领域颇多建树,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许  相似文献   

15.
时间,对于郭沫若而言具有耐人寻味的“神话”意义。从历史评价的角度而言,郭沫若评价几经波折,但最终还是成为了20世纪中国评价褒贬反差极大的文化名人,这一争论至今尚未平息。从郭沫若自身角度而言,郭沫若与时间的两个极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郭沫若永远是当代的郭沫若,又永远是远古的郭沫若。从郭沫若的创作历程角度而言,郭沫若一生成就横跨多个领域,在每个领域中,郭沫若初创即是高峰,然后不是转换就是衰落。从时间的角度对郭沫若进行考察,有助于开辟郭沫若研究中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文化界近年来对郭沫若的某些批评,往往以自由主义立论.本文分析了自由主义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梳理了郭沫若与自由主义的前后关系,指出选择马克思主义为郭沫若带来人生辉煌,并认为以自由主义学理去衡量、批评、贬抑马克思主义者郭沫若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评价褒贬反差最大的文化名人之一.目前郭沫若研究中最迫切的课题是探索郭沫若文艺创作和精神历程的深层本质,还原郭沫若“人格现象”背后的内在原因,从而达到对郭沫若的整体认识.仪式是纵贯郭沫若文艺创作与精神历程的一个关键词.从早期新诗创作到20世纪40年代的历史剧创作,仪式始终作为郭沫若的“精神基因”而存在.仪式赋予了郭沫若“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天才灵感,形成了郭沫若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也导致了郭沫若创造力的最终衰退.从仪式角度考察郭沫若的文艺创作与精神历程,有助于揭示郭沫若的文化人格,使郭沫若研究尽快走出众声喧哗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在郭沫若研究中,郭沫若与“孤军派”的关系是一个未被人们注意的问题,而郭沫若自己曾谈过同“孤军派”的交往和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也确曾对郭沫若的思想和生活有过不少影响,因而这一问题的考察也就实属必要了。关于郭沫若与“孤军派”的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作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的卓越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不朽著作是博大精深的。我在这里仅就他早期思想和诗歌创作作一初步的探讨,以悼念我国伟大的诗人郭沫若同志。一郭沫若诞生在一八九二年。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正是我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变革相继而生的时期。一八九八年发生了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戊戌政变。一八九九年至一九○○年,又发生义和团反对外国侵略的农民运动。一九一一年则爆发了酝酿已久的资产  相似文献   

20.
现代派文学是继批判现实主义之后西方资产阶级文学的又一浪潮,它在我国“五四”运动前后正冲刷着整个欧美文坛。“系统就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作为本世纪初世界文学这一动态大系统中一个要素的“五四”新文学,必然要受到这一系统中其它要素的作用,郭沫若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号手,更是首当其冲。所以,现代派文学对郭沫若的影响是一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欲就德国表现主义对郭沫若的影响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