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风景画作为人类关注和描绘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方式,自然地充当着创作主体这种情感的载体。水彩风景画伴随着水彩画的形成和水彩语言的日臻成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首先在英国得到确立。一英国的水彩风景画。源于16、17世纪的地志学风景画,兴起于16世纪的地志学风景画,是水彩风景画发展早期的雏形,这时期是英国资本土义的上升时期,为了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英国不断向海上扩张并建立殖民地,于是一批地形图描绘员应运而生,地志学风景画逐渐成熟起来。这种地志学风景画,功能上具有记录的特点,技巧上以墨水素描为主,是一种色彩单调的…  相似文献   

2.
水彩风景画创作是水彩画创作领域里一个重要的分支,也是最能够体现水彩画自身特点的创作与写生题材。水彩风景画就画面表现内容来说似乎与我国传统山水画相同,但是更加注重光影与形体的表现,而在画面的"意境"方面颇有值得进一步探究的余地。  相似文献   

3.
王肇民的水彩画作品对中国水彩艺术和中国美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水彩静物画以花喻人,借物传情;坚持写生,崇真尚实;强调“形是一切,一切是形”的观点;构图饱满,讲求构成;色彩浓艳,富有张力;厚重浑朴,坚实有力;中西结合,兼容并蓄。他的水彩静物画和《画语拾零》充分体现了其艺术观、创作观、造型观、构图观、色彩观和风格观。  相似文献   

4.
从水彩风景画的写生入手,论述水彩风景画如何以几何学的法则为依据,从自然万物中掬起视觉美点,加以位置经营,在形、色、光、影的复杂变化中进行整体布局,显现视觉美点,突出主体地位而又做到多样统一,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构图差异探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艺术形态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偏重类似"笔记式"的构图,讲究"写心论"和"畅神说";西方风景画的焦点透视侧重类似"照相式"的构图,讲究可视性的描绘.于是就产生了中国山水画特有的长卷式构图和西方风景画的几何式构图.  相似文献   

6.
谭黎明     
谭黎明,男,1957年生,重庆万州区人,当过知青。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任职重庆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重庆美协会员,重庆水彩画协会会员。 谭先生爱好广泛,对油画、中国画、水粉、水彩.都有很高造诣。出版有水粉风景集中一本,静物集、素描集、速写集。 谭先生的风景画融中国画中的大写意,装饰画的色彩,结合水彩与油画的技法,干湿结合,不择手段。如画墙,采用油画色块的堆砌法,远山采用水彩的渗透法,画树采用中国画的构用笔,使之生动、自然。 谭先生的画,画面采用中国画的构图,设计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构图在风景写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构图训练是初学者正确理解风景画中山石、树木、建筑、人、舟车等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及规律的基础。只有解决好构图问题,才能真正完成一幅良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艺术形态,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偏重一种类似"笔记式"的构图,讲究"写心论"和"畅神说";西方风景画的焦点透视侧重一种类似"照相式"的构图,讲究一种可视性的描绘.从社会文化背景、观察方法、空间观念比较分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构图,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和理解中西方绘画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9.
美国19世纪晚期领军画家乔治·英尼斯的风景画具有显著的表现性风格特征,独特的构图、色彩等本体元素与其表现性的创作思想融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标志了美国民族画派的崛起,引领了美国风景画向现代主义的发展.在传承欧洲传统绘画风格的基础上,英尼斯作品的表现性来源于对自然的热爱、意识流思想影响、灵感及自我意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爱祖国大草原》于1976年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面中几个牧羊女骑马,一边牧羊,一边认真地读着毛主席语录。远处的羊群、草原、河流和天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作品人物造型准确生动,色彩鲜艳,构图饱满紧凑,体现出人们  相似文献   

11.
绘画艺术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总是作为变革的领军人物,从而带动其他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文章梳理了20世纪绘画变革的主要动态,分析了现代绘画理念与园林设计变革的因果关系。在此过程中绘画艺术的进步思想和灵活的表现手法对园林设计思维理念和设计方式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园林设计摆脱传统园林摸式,不断探索并走向了现代园林设计的道路。文章指出现代园林对于绘画艺术的成功借鉴,为促进我国多元的园林设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范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绘画语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绘画语言后面的观念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山水画偏重对经验的重视和表述,而风景画则偏重对视觉的重视和描述。中国山水画以经验表述为主,过分重经验最终导致了它至明清时期走向衰微。西方风景画以视觉描述为主,重视视觉导致其1 9 世纪以后趋向成熟与完备,也导致其不同风格的出现与变迁。  相似文献   

13.
元代绘画作为中国绘画的分水岭,“宁静淡泊,超然物外”思想意识成为元代绘画的精髓,文人画成为画坛的主流。以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元四家”为首的山水画家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为旨,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中吴镇以画隐选题材著称,在元代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对吴镇的山水画进行初步的探究分析,来了解和揭示其山水画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4.
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汲取了艺术的设计语言。尤其是西方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推动,使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发生变化,影响了景观设计的建设和发展,并出现景观多元化的局面。从艺术学的角度,阐释动感在园林建筑、雕塑、绘画、舞蹈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及其在审美中的重要性,进而分析现代景观设计中动感元素的形体、空间、色彩、材质及其运用,从而建立景观新样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玄素黑白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地位,考察了积墨技法对水墨山水画发展所起的作用,重点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积墨给水墨山水画创新带来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论证,分析王维以“诗中有画”形成诗与画的相互交流模式问题。研究认为,王维山水诗有继承南朝与前盛唐传统的一面,更多的是诗与画交流后的创新;王维山水诗中“二维空间叠合”,借助了山水画空间表现的形式;除了山水画的平远外,深远也见于诗中,以及暗示空间的“外”,形成了简洁精约的模式;诗与画中动静、颜色与拟人化的表现,带有颇具个性的模式化的特征,具有经典性。  相似文献   

17.
地理环境对艺术创作发生作用。对水的自然景象的观察与对水的细致感悟,产生了中国独特的水墨写意画,在西方绘画中则产生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画派、法国的巴比松画派与印象派、英国的水彩画。  相似文献   

18.
虽然六朝山水画论有重传神的说法,但是通过对六朝时期文学艺术的研究,不难发现,从顾恺之开始,人物画论中"以形传神"的说法便已隐含着对写形的关注,绘画评论中对写形的论述也很多,山水诗文领域亦有"文贵形似"的形似论,这都说明六朝并未形成鲜明的形神对举、重神轻形的思维模式;形神关系尚处于争论探索阶段。该时期山水画论的写形指向确实存在,写形并非作为传神的工具,而具有与传神共存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佛教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方式与趣味的演变也就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阶段性进程,其中又以传统山水画创作的表现最为鲜明形象,也就是说,传统山水画中所展现的悟道方式既折射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也传递出了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元代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以“元季四家”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成就的山水画境,在创作中以情构境,缘心立意,以笔情墨韵抒发人生信守和志向,表现出飘逸洒脱的生命意趣,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