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广告研究权威人士彼得·特拉吉尔说:“广告不仅影响着它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而且反映着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机构的某些方面。”英国小说家诺曼·道格拉斯也说过:“通过广告你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观念”。 在美国,报纸60%到80%的版面,以及电视节目20%的时间都被广告占用,美国人每人每年要看36400到43680个广告,所以美国观众头脑中的形象,谈话中的词汇等等,有许多都来自广告。具体来讲,美国精神在其国内的广告中有以下体现。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由此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国际广告,愈是与广告对象所在地区的文化价值观相接近,就愈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愈容易博得消费者的信任。专家们认为,文化价值观念及消费者对文化的反应,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控制、倾向和感觉反应。1、控制文化价值观念对人们的影响,使得人们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采取一定的克制态度。这一点,国际广告的设计者应充分重视。例如,香港曾有一美国香烟广告在播放,广告词是“想做就去做”。这一广告主题在标榜“个性自由”的美国,是不会大惊小怪的。但香港毕竟是…  相似文献   

3.
1926年,美国第30任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在对美国广告代理商协会的演讲中谈到:广告是商业界的牧师,它既是一种鼓舞和推崇商业世界的强大动力,更是有助于拯救人类及其更新换代的一大要素。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曾说起:“如果我能重新生活,重新挑选职业,我想我会进广告界。”以总统之尊,竟然对广告如此抬举,广告在美国社会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广告,性隐私与丧失了的羞耻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平 《现代妇女》2000,(1):16-16
一位著名的广告人说,最有力的广告创意应当具备四个因素:明星、隐私、性和悬念。这虽是一句不无调侃的话,但看看如今满大街的广告、“广告文学”和“广告行为”,不能不惊叹他概述的准确。隐私并不专指性,但性方面的内容显然属于人类的隐私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隐私。对性隐私,人们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一种窥探的欲望,也会在它面前感到羞耻。一巨性隐私成为广告瞄准和摄取的目标,结果无非是将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窥探者无须躲在帐子后面,同时脸上的羞耻感也将被一层层地剥落,把避孕套广告做在公共汽车上,无论赋予它什么美名…  相似文献   

5.
愉快的美国主妇 在1917年年尾和1918年年初的仲冬,我的家眷到了上海。可是,由于美国人大量的到来,这时要想在上海找一处有现代化设备的公寓或住宅,已经是绝无可能;只有一些古旧的英国式房屋还有空房。但是,对于这种情形,我知道得太晚了。一位朋友对我说,为了迎接大量前来的美国人,有人兴建了些新住宅区,叫做“模范村”。这个模范村包括好几排用廉价泥砖修筑的房屋,式样是建屋人心目中自以为是的“美国式”。  相似文献   

6.
孙肇伦  严亚 《职业时空》2009,5(5):51-53
近年来,高职广告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一些课程设置背离了广告人才培养目标和广告人才市场需求、我们必须转变广告教育理念,科学构建广告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创造性、实践性”为核心理念,调整广告课程体系设置,大力培养学生的广告意识、市场意识和动手能力,强化广告实践课程,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基础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阿春 《女性天地》2010,(1):29-30
我和妻子轮番“还感情债” 2008年3月9日上午,我办完房屋按揭手续刚回到家里,等候已久的父亲就开门见山地说:“你叔叔要动手术,我和你妈琢磨过了,你就代表我们家送些钱给他,也算尽了你的一份孝心。”我答应下午去银行取几千块钱送过去。  相似文献   

8.
究其原因,首先是广告的幽默风趣,才使人们“优先注意”。美国是广告大国,每个公众个体,每天接受的广告信息有1500条之多,辅天盖地的广告,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那些构思新颖、幽默生动、趣味十足的广告。  相似文献   

9.
2002年,刘秀华移民到澳大利亚。六年后,她成立了澳华之声中文广播电台,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的澳华国际传媒集团。现在的她不仅是一名商人,更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和社团领袖。“让在澳华人最大限度地了解澳洲及澳州政府,也让澳洲更了解中国”一直是她最大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创意广告如同发明创造一样,都要求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克隆”不行,模仿太笨拙,大同小异者,也会遭人贬视。难怪美国广告业名人戴维·奥格尔维称:“麦迪逊大街的灵感之源是‘别出新裁”。  相似文献   

11.
男士给女士送礼,司空见惯,而女士给男士送礼,倒是近年来的新时尚,但给什么人送什么礼,却是需要注意的。送礼之道既不能以女人之腹度男人之心,又不能搞“金钱至上”、“名牌意识”,唯有“看人下菜碟””。如对“工作狂”,可送名笔、手表、公文包;要是你讨厌他不刮胡子,可送电动剃刀;如果你不想见他,就送上旅行袋;对“美食象’,自然是送上燕窝、巧克力……可如果你不满于他的肥胖,不妨兼送减肥茶;对“文化人”,讲究送歌剧、音乐会的门票,电影则要挑古典名片文艺片,当然送书也是理想的选择;对“自我中心者”,要送定制的西…  相似文献   

12.
前沿     
万科被曝房屋装修使用纸板 近日,有业主在网络上曝光,该网贴称当初宣称“每平方米送3000元精装修”的深圳万科第五园六期出现了大面积发霉、墙面涂科脱落等装修问题,有业主拆开装修材科一看:衣柜、鞋柜等竟然是“纸”做的。此网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13.
李蕊娟 《职业》2015,(1):38-40
陈跃洲原是福建一家外企的白领,27岁时,因非常看好一种史前巨鸟澳洲鸸鹋的市场前景,毅然辞职带着白领女友走进人迹罕至的大山,饲养“活着的恐龙”。如今,他们已成为国内同行中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4.
美国现代销售学家韦勒有句名言:“不要卖牛排,要卖烧牛排的滋滋声。”而这“滋滋声”正是一种形象的“乐趣”写照。它表明:人们买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而且是伴随其中的诱人乐趣。公关广告的独特魅力也在于此:人情味的注入,强调情感诉求。公关广告产生于“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15.
袁傲冰  何雪苗 《职业时空》2008,4(7):123-123
美国智威汤逊广告公司纽约总公司副总经理韦伯·扬是一位伟大的广告创意大师,他获得过美国广告界的最高荣誉“广告荣誉大奖”。他在“创意过程论”中把创意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还将创意的孕育和产生比喻为“魔岛浮现”。  相似文献   

16.
没有哪个中国人能做到一辈子不过节送礼,那么如何送礼、该怎么送礼也就成了我们的一个难题。真有“礼到用时方恨少,一到过节就犯愁”的感受。过节送礼的经济考量“今年过节送啥礼?送哈礼呀,送哈礼,送礼只送……”,这算是最近几年来最红红火火的广告片段之一,如今就连三岁小孩都能将它倒背如流。然而,送礼的人有没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7.
国际广告,是指为了配合国际营销的需要,对出口国或地区所作的广告。其目的是通过各种适应国际市场特点的广告形式,使商品能迅速地进入国际市场,赢得声誉,扩大销售。设计国际广告时,设计者遇到的一个最明显的障碍即语言文字。国际广告与国内广告最主要的区别也就在语言文字方面。因此,精通广告对象所在国语言文字,就成了国际广告促销成功的关键因素。由于不注意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些公司因语言文字处理不当而造成麻烦。一、语义问题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凯特奥拉指出,为国际广告撰写广告文字的人,不仅应注意两种语言之间表…  相似文献   

18.
王景龙 《老年世界》2013,(10):28-29
门缝上又夹了一份送餐广告,住了几天院,收到了送餐广告一沓子。现在很多中、小饭店开展送餐业务。居民区、厂矿、学校、医院附近设了许多专门送餐的家庭作坊。送餐到住户、送餐到病房、送餐到车间、送餐到学堂。送餐便宜、便捷,  相似文献   

19.
陈强 《金色年华》2007,(11):56-57
美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富裕国家之一,但这里也不乏沿街乞讨者和无家可归者,还有一些住破旧房屋的穷人。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前锋,质量是后卫”,好的质量还顶好的广告。就广告而言,标题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高”,广告标题是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公司、酒家取个好名是做好广告标题的第一招。纵览古今中外各大小公司、酒家、其命名虽形形色色,举不胜举,但若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它们命名的技巧、命名的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型的命名,多讨吉祥。在汉语中,“发”,“兴”“隆”“庆”“和”“泰”“祥”“盛”、“丰”、“旺”、“达”、“乐”等都是相当吉祥的字眼。只要留心一下如雨后春笋般蜂起林立的公司、酒家、商店,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