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然  曾庆贺 《理论界》2007,3(10):172-173
被称为20世纪第五大发现的徽州文书,其内容是以徽州籍平民家庭为主体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商业经营、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具有原始性、唯一性、民间性、真实性等特点,对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运用“二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徽州文书的考察,具体分析明代商品经济观念及析产分居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我们认为明代的徽商用“迭相为用”的功名观代替了“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功名观。在析产分居理论上,则用民间的“常理”代替传统儒学的“天理”。阄书和产业批受是明代徽州地区处理家庭财产的两种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校徽州文化研究所方利山副所长的徽州学新著《徽商品谭》一书,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是作者十几年来对徽州文化中的“徽商”课题努力求索的一个结集,共有“历史上的徽商”、“好儒的徽商”、“徽商与徽州文化”、“徽商与现代社会”、“徽商古今谈”等五个部分31篇文章。《徽商品谭》通过对各类史志、家谱族谱及民间文献的追寻勾辑,列举了多种类型的徽商人物事迹。  相似文献   

3.
《徽州社会科学》2008,(3):23-23,25
近来很多外地的“商人”不断从徽州民间购买徽州古民居,拆卸搬运出我们的徽州,应该引起我们的人民以及政府的重视了,  相似文献   

4.
<正> 叶显恩同志撰写的《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一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采取文献资料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内容充实,观点明确,结构严密、重点突出,别具一格,是近年来“徽州学”研究引人注目的一项丰硕成果.自一九八三年二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得到海内外同行学者的广泛赞誉,《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江淮论坛》等报刊,发表了书评、书讯和综述评论等十篇.著名历史学家王毓铨,在一九八三年芜锡全国明清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上致开幕词时,逐章介绍了该书内容;厦门大学副校长傅衣凌教授撰文评论,认为该书是“后来居上,超越前者”之作;林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清人文集《澂潭山房古文存稿》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分析了该书反映的徽州社会生活、徽商在各地的活动,并结合各类文献,就乾嘉时代“写真”的流行与徽州容像的关系,做了初步的勾勒。尤其指出,从特立独行的程古雪所揭示的历史画面来看,清代徽州妇女的生活,远非我们以往想象得那么闭塞;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宗族内部,宗祠的运作也有所不同;清代淮扬一带的写真技法传入皖南山区,并在徽州传统的族谱画像和祖容画像之绘制中得以相当程度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第九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期间,以“徽州文化大观园”为栽体,相对集中展示徽州民间工艺,并组织”徽州民间工艺大师“评选活动。全市各区、县及市直有关单位共推荐申报参评艺人42名,工艺项目涉及罗盘、歙砚、徽派砖雕、木雕、石雕、竹雕、徽派版画、徽墨、漆器、根雕根艺、瓷绘、毛笔等徽州民间传统制作工艺,相对集中展示了徽州民间工艺的精华,基本上反映了本市徽州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动态。  相似文献   

7.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12):14-14
黄山学院重视徽州文化的宣传研究和普及,除在有关各院系开设徽州文化专题课之外。科研处加大了对徽州文化科研项目的立项力度。今年校级课题立项中,一些大学生纷纷以“徽商”、“徽州建筑”、“徽州古村落”、“徽州方言”等方面的内容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有不少毕业生毕业论文也选取了徽州文化作为论文主题,反映了大学生对徽州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8.
徽州商业,在明清时期达到了辉煌的高峰。斯时,徽州地区商业之风繁盛,“商贾居十之七”①,“足迹遍于宇内。”“虽土大夫之家,皆以商贾游于四方””;商业规模巨大,徽商阮游在芜湖开设大型染坊,“召染人曹治之,无庸灌输,费省而利获信,五方购者益集,其所转载”遍于吴、荆、梁、燕、鲁、齐、豫之间,则又分局而贾要津③,无孔不入。而方志、典籍中关于徽商“聚金累万”“、“富至干万”的记载数不胜数。徽商中不仅出现拥资百万乃至千万的大富商,而且富商的人数及队伍愈来愈增大,徽商的资本实力不断裂变、增强。因此,徽州商业及商…  相似文献   

9.
2004年5月15日,李骏工作室、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黄山市程朱理学研究会在李骏工作室联合举办了“徽州文化乡村休闲旅游前景意义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活动以沙龙的轻松方式研讨一个紧要的前沿话题,近三十名黄山市本土徽州文化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学者、部分旅游开发的企业家以及黄山学院“徽州学社”学生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政府联合主办(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高峰论坛”于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屯溪隆重举行前夕,黄山学院方利山研究员关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学术专著《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文汇》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这不仅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学术领域掘进的新探索,而且也是徽州学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6,(10):55-55
由中国社会史学会主办、安大徽学中心和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承办的“地域中国:民间文献的社会史解读暨中国社会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8月18日-22日在屯溪举行。来自日、韩、法等国以及中国港、台、澳、中国大陆各地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作学术交流。此次学术研讨会,徽州民间文献的发掘整理研究、价值意义探讨,成为大家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收藏的“鲍氏”系列部分文书资料进行整理后发现,古代徽州农村土地、山场、房屋等产业买卖流转过程中,民间典当行为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振忠 《学术界》2022,(9):173-182
徽州文书抄本《抄写录》,内容包括《信稿留底》和《销愁集》两部分,特别是前者,从诸多侧面反映了20世纪前期旅外徽人的商业活动与社会生活。当时,在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中,一些旅外徽人内心充满了焦虑与不安。另外,抄本中的相关内容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特别是从文体上看,书中收录的绝大多数信函为文言,但也收有一封白话书信,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对尺牍范式产生的部分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时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唐力行先生于1999年推出了一部徽学研究力作———《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全书共三十万字,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辑录了唐先生三十多年以来在徽学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在该书中,唐先生深刻剖析了徽州宗族的强盛,徽商的历久不衰,商人对徽州文化的杂糅整合,徽州这个传统社会的时代变迁,以及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徽州人物。该书是对整个徽州区域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一次十分全面而又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黄生训诂学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生,字扶益,别号白山,生于明天启王成年,徽州教县人,与后之妻源江永、休宁戴震皆为徽州同乡。黄生毕生致力于汉学,著述颇丰,《徽州府志)载黄生文稿十八卷,另有“三礼”、“三传”和杜诗方面的撰述,但均已散佚,唯《字估》、《义府》二书,燕族从孙黄承育刊印,而流传至今。《宇治)和《义府》,极务提倡比堪文字、以音求义等训估理论和方法,对清代学者特别是乾嘉学派中人如戴震、王念孙、王引之等人产生过直接影响,训信学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字祛》一书日:“于六书多所发明,每字皆有新义,而根据…  相似文献   

16.
《徽州社会科学》2006,(7):56-56
由盛学峰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新黄山古徽州导游词》近日面世,市长李宏鸣为该书题字:“提高导游水平,打造服务品牌。”椐悉,这是迄今我市第一本涵盖古徽州区域并正式出版的导游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的某一天,在徽州黟县际联镇附近某农户家里,人们发现一叠信件。(信封写着“锡阳家母亲收”字样,据收集人称信件来自际联镇丰登村。)写信人江新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江西景德镇市供销社陶瓷批发站工作,这些信是他写给观禄、在乡的母亲和返乡的妻子卢竹翠等三人的。观禄可能为母亲的邻居,据第四个信封猜测可能姓吴,江新昌通过他向母亲汇款、转交并阅读信件,以及邮寄猪油、油浸鱼等物品。这叠家信影印收录于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编《徽州文书》,(第一辑第五册“黟县十都丰登江氏文书”,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的重要成果,项目组成员汪炜先生主编的《中国徽州古街》一书,近日已由华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十九位徽州本土的徽州文化研究者经过数年的努力,走进徽州城乡的各种特色古街,寻幽探秘,调研中国徽州古街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9.
无徽不成镇     
无徽不成镇!连句相当有“王气”和“霸气”的民间流传语,足以让徽州人引以为自豪。事实上,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徽州人对城市、集镇的形成、建设和发展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试举数例。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是徽州商人在商业上称雄的地区,当时往来于大江之上,转贾于吴楚之间的富商大贾主要就是徽商。清人梁启让说:“安徽沿江南岸六县,皆舟舣停泊之所,而芜湖尤当其冲。”芜湖地处“皖南门户”。自然成了徽商成云际会之所。徽商经常往返于芜湖和徽州之间,也有相当多的人移居落籍芜湖。他们在芜湖的活动,不仅反映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