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论归化翻译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翻译在翻译领域有它存在的理由,在文化传真中它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归化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有着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体现,如,词法层次、句法层次、篇章层次、文体层次、修辞层次等等.文化的异化和语言的归化是互为补充的工具,无论缺少哪一个都将无法顺利实现文化交流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国内对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学理层面理解仍存在着诸多误区。因此,学界,尤其是翻译界,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层次解析。本文从文化角度和中国当下翻译语境出发,详细分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策略,进而对其提出的归化策略在中国当下翻译实践中的地位给予较为客观地定位。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真”是文化翻译忠实性的要求,也是译者选择归化或异化翻译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杨宪益和霍克斯对《红楼梦》英译本的实践说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论采用“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都必须结合作者的意图、译者的翻译目的、读者的层次和要求,从而尽可能实现“文化传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认为归化与异化不仅有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之分,而且有整体策略和具体方法之别,并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一部成功的译作,在语言层面上,应尽量做到归化,而在文化层面上,则以异化为上策。另一方面,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的整体策略,是译者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不同的读者对象而做出的一种选择,归化可方便读者阅读,异化则更有利于文化传播,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各有所长,无所谓优劣;而作为具体方法,译者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则总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它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实质上它更是语言间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往往将跨文化交际的翻译手段分为归化和异化两种。对英汉语言互译进行研究,可知在跨文化翻译中,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另外,归化和异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归化、异化是翻译的两种不同归宿 ,源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显著差异 ,并主要由目的语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所决定。归化、异化是有阶段性的 ,此消彼长 ,交替主导翻译的走向。归化、异化翻译对中国新思想输入和汉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归化、异化翻译不是绝对的 ,只能是部分归化 ,部分异化。在翻译中有意译也有直译 ,既要求同 ,也要存异 ,既要忠实原作 ,又要有创新 ,归化、异化两者对立统一 ,是翻译的归宿。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差异能对语言思维产生重大影响,它是翻译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用归化原则翻译有易为人接受、比较经济的特点;异化无须进行太多加工,可谓是直接"拿来"。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对文化的差异这一因素进行不同的处理,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促进翻译的发展。归化与异化既相生相克,又相辅相成,这两个原则共同灵活的运用,是翻译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归化与异化视阈下的英语习语翻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集各种修辞手法为一体,是浓缩的文化。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面,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本文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归化问题。指出适度异化是进行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但强调异化不是否认归化,异化和归化始终是翻译策略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翻译界争论的焦点话题——归化和异化中的归化问题从本质上作了一番重新阐释,认为归化应是翻译的本质特征。然后讨论了原语与译语间的各种对应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归化的层次问题,认为归化大致可以有四个层次:完全倾向于译语的归化、较倾向于译语的归化、较倾向于原语的归化和完全倾向于原语的归化。  相似文献   

10.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异质现象是译者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是翻译如此艰巨的最根本的原因。译者在翻译时应特别谨慎,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灵活应对,在碰到翻译亲属称谓或类亲属称谓用时、指称对象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或不为人知晓时、当原文牵涉到一些禁忌用语或话题时,均宜采用归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的两种策略,归化侧重把源语变成地道的目的语,异化侧重突出两国之间文化的差异,它们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在汉语与越南语互译中使用不同的喻体以及翻译影视作品台词时,可以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为主;而以汉译越为例,在翻译蕴含中国文化特色、宗教文化色彩或体现中国时政的内容时,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在现实的翻译中,更多的是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相互补充。因此,译员要把握好中越两国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特征,把握好它们之间的"融会点",才能把原文翻译得通俗易懂、贴切和形象。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转向为归化与异化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理据,基于这一理论,同一作品可采用归化或异化策略获得不同译作,同一作品可采用归化与异化有机结合的策略进行翻译,从而存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达成归化和异化的辩证统一。同时,归化、异化的使用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必须体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必须体现原文的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13.
商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商标的翻译同任何翻译一样,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归化"和"异化"是翻译实践中对文化因素处理的两种不同的策略和方法,由于地域文化不同及商业功利性目的的制约,对引起不同文化联想的商标词的翻译宜采用"归化"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英语典故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典故浓厚的文化特征决定了异化和归化是英语典故翻译中互为补充、不可或缺的两种途径。异化能很好地保留原语文化和形象,归化能很好地传达原语寓意和精神,二者各具特色,各有用途,都是语言和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在异化和归化途径下,应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是翻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采用的侧重点不同的翻译方法,归化法的侧重点在于目的语读者,而异化法侧重点在于源语作者。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两者要结合使用,缺一不可。文中还探讨了在中、英诗歌互译过程中,归化法用于转译双语诗歌中的"意美",异化法用于转译诗歌中的"形美"和"音美"。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应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由于欧美文化的强势地位,在翻译我们民族文化所独有的特色时,应采用异化法,以保留我们的文化瑰宝,提高汉语文化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它的翻译和传播与译者的个人经历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对于同一文本而言,翻译目的不同,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也会截然不同。文章从辜鸿铭所处社会历史时代背景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分析入手,研究了辜译《论语》英译本所使用的意译法和归化翻译策略,进而指出传统文化典籍《论语》的翻译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采取有效的归化翻译策略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文化负载词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由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分析《论语》辜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归化"翻译策略,论证它给现代典籍译者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它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民族特色.翻译习语一定要注意文化因素,将文化意蕴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楚.习语翻译主要有两大策略,归化和异化.归化以译文为目标,方便读者理解,而异化则从源文出发,尽量保留原来的文化色彩.作者认为习语翻译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19.
归化和异化是译者的翻译取向而不是翻译方法,意译和直译是具体的翻译方法,它们与归化/异化并不一定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语言层面的翻译应采取归化的翻译取向,文化层面的翻译应采取异化的翻译取向。韦努蒂在归化和异化问题上观点的转变客观上帮助我们明确了有关归化和异化方面的问题,同时促使我国译界反思那种盲目推崇西方译论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气氛影响,对于同一种颜色。不同民族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而且不同民族在颜色词使用上也始终存在着差异。翻译时,译者只有充分地把握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运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