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由来已久,这主要是由于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分工不同,给人们思想意识造成根深蒂固的“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偏见性影响在语言中的反应。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多地使用标准语、恭维语、闪避词和委婉语等,这是长期的不平等观念引起的女性普遍自卑心理的体现。在有关女性的语言中,也存在着语言的非对称、男性词泛化、男先女后词序和褒男贬女等歧视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性别歧视语正逐步减少,如今人们更愿意用中性词来替代性别歧视语,并尽量避免使用歧视女性形象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英语phaticcommunion有“应酬语”、“寒暄语”、“客套话”等译名 ,即所言所语并非为了提供某种重要信息 ,而意在建立或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应酬语”的文化共性是指任何民族文化缺之不可 ;“应酬语”的文化差异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情感。我们认为 :汉语“应酬语”的口译原则 ,在现阶段仍应以照顾“老外”的情感为好 ,即要跨越其字面“语言意义”而译出其“情感意义”。  相似文献   

3.
程式语心理表征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存储、提取优势,善加利用可以使翻译交际变得流畅、高效。“在线语法判断”和“在线词汇翻译”两项实验任务旨在研究程式语心理表征对译语词汇提取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高二语水平者程式语心理表征质量明显优于低二语水平者;程式语心理表征水平与译语词汇提取流利度、准确度呈正相关;不同类型的程式语表征对译语词汇提取质量具有不同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4.
世界眼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各姓氏字辈语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并在多个层次上体现这一民族精神;“世界眼光”是字辈语的空间视野,体现的是胸怀全球放眼世界的思想情感和中华文化中“天下大同”“天下为公”之共同体意识的空间架构与宏大视野;“情系中华”是字辈语的家国担当,使爱国爱家、勇于担当成为字辈语倡导的基本精神之一;“先国后家”是字辈语的国正理想,是字辈语的首要关切。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字辈语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声转”和“语转”,是用以训释语言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表现其语音差异的训诂条例。“语转”,在杨雄的《方言》中已见,郭注《方言》中亦用“语转”,并见“声转”。后有戴震的《方言疏证》,王念孙的《广雅疏证》、《释大》等,亦多用“声转”和“语转”的条例,从语音的变转上,求训诂之相通。然而,对郭注中的“声转”、“语转”如何解释,尚有不同的意见。董志翘同志认  相似文献   

6.
文本的构成总是以叙述话语的形式出现。一部叙事文本就是由“叙述语”和“转述语”构成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与寻根文学作家在叙述话语上都表现出了共同的特征:叙述语使用的个性色彩突出、转述语的多声部融合。不同的是,在叙述语中,寻根作家喜欢用反复的、堆砌各种词藻的、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来叙述。在“转述语”中,寻根作家擅长叙述话语和自由直接话语的交叉使用。  相似文献   

7.
学界普遍认同《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从现有文献上看,有关《论语》的语篇类型及其结构特征问题的系统研究不多.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探讨《论语》不同语篇类型及其结构特征.本文认为,《论语》的语篇类型可归纳为“引述”、“对话”和“描述”三大类,另外还有少数的“叙述”;不同语篇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我们后续进行《论语》各种语篇类型的汉英对比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评估参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语言游戏论的“家族相似性”和“意义即使用”为理据,阐释了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语言正、负迁移现象。研究表明,语言正迁移是由于语言游戏之间存在家族相似性,而语言负迁移现象的存在是因为所有的语言游戏之间虽存在家族相似性,但这种相似性下仍有差异存在;语言的意义按照规则在使用中得以体现,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的产生是由于母语与二语所处的生活形式发生变化引起语言游戏规则的改变,进而导致语言规则和使用的变化,亦即语言意义的不同。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对词汇迁移现象进行分类总结,理解其本质,提倡利用语境进行二语词汇教学,使学生形成自然的英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理论的引进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造成我国“外语教学”和“二语教学”两个术语的混用现象,而且使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产生了困惑.外语教学和二语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类型.我国的英语教学只能是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语”是上古时期非常重要的文献,它是一种载录“善言”的文体。从上古语类文献本身的发展来看,它们因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在生成方式上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它们在性质及形态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大体而论,上古语类文献可划分为仪式型、政典型、教学型、著述型四类,这些类型因生成方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1.
从文本类型学的角度探索多模态语篇的可译性,为该类语篇的翻译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范例。对该类型语篇进行分类,结合语篇功能和类型的相互关系,提出多模态语篇翻译的两条原则:最高原则为实现语言功能和文本功能的“功能对等”;最低原则为实现占主导地位的文本“功能对等”。结合实例,提出几种具体的翻译策略: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实现双重“功能对等”;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利用辅助手段实现双重“功能对等”;保留原文多模态手段,传递语篇主导功能;变换模态,传递语篇主导功能;发挥译语优势,挑战“不可译”,传递语篇主导功能。根据文本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可以在译文中成功传递原文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男”语义场内“男性”词族各词:a21pa55“父亲”、?a21ko21“男子”,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缘关系来看,土家语“男”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一、考源《周易》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系辞》下)古义“市”即今集市贸易之义。因“行市”而得名的“市语”最早见于唐代,宋代曾慥《类说》卷四引唐代《秦京杂记》谓:“长安市人语各不同,有葫芦语、鏁子语、纽语、练语、三摺语,通名市语。”唐代诗人元稹《估客乐》:“亦解市头语,便无邻里情。”这是最早提到“市语”的诗文。对于市语的解释,《辞源》谓“市中所用的行话、隐语。如说斤为吉恩,说两为力盎之类,其法与反切略同”(新版第二册,页969)。说“市语”即“行话、隐语”,几  相似文献   

14.
汉字的“象”性构造和多样性外衍指向,使古代文论的表达具有简约和繁复两种风格。对于深刻的义理用以少总多或具象隐喻“一语而尽”;对于经验世界的多样性,则上下左右反复详言之,使“情貌无遗”。这两种风格,使文论述说表现出虚实相生、繁简结合的诗性之美。  相似文献   

15.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系统是语言的基本范畴。人际纯理功能、概念纯理功能和语篇纯理功能是语法构建的不同意义模式,实现语言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性”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语篇分析把篇章和语言系统联系起来。语篇衔接是语篇研究的核心,其能动性使受话者在语境中(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更能清楚地认知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从而使人们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交际中,问语和答语构成一个问答语对。是非问用“是”、“没有”等形式回答,或用重复问语中某一言语片段的方式回答;正反问和选择问各选择问语中给定的二种或几种情况中的一种作答。这样作答的言语效果是直接、简单、消极。我们称由这种答语构成的问答语对为直接答语的问答语对。但是交际中的大部分问答语对不是这样直来直去,而是借助问语以外的其他言语形式间接作答,我们称这种问答语对为间接答语的问答语对。这是本文着力考察的言语现象。  相似文献   

17.
过渡语是指一种“建立在可供观察的语言输出基础之上的独立语言系统。这种语言输出是学习者尝试着使用目的语的语言形式的产物”[1]。 过渡语现象可以用Chomsky“语言习得机制”(LAD)理论来解释。根据这一理论,学习者通过运用LAD中的“似设制造机制”(Hypothesis-Making Device)对目的语作出假设,从而达到某一特定的过渡语,然后,他不断修正其假设,使过渡语向目的语迈进。可见,在此期间,学习者所犯的错误表明了学习者对于所学语言规律进行了错误的假设。 有些老师将学生在使用第二语言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诗学、译学角度研究《神州集》 ,以庞德意象诗学及“语势”译学观作理论支撑 ,初步探讨《神州集》译学观及其译学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庞德意象诗学及“语势”译学观深深影响了庞德《神州集》的翻译。在《神州集》中 ,庞德采取了异化翻译及“内容派生”或“有机形式”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用自由诗译诗 ,以意象、“语势”为尚 ,注重以“形象”、“创新”取“势”。在翻译中 ,模仿汉诗句法 ,打破英文句法 ,释放“语势” ;运用跨行等技巧 ,增强意象视觉性 ,释放“语势” ;创造新的节奏 ,建立新的联系 ,释放“语势”。  相似文献   

19.
“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说探析王佃启唐殷在《河岳英灵集》中,独以“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来标举高适诗歌的艺术风格,诗评家皆以为所见极是。“胸臆语”与“气骨”“文理情用,相为内外”,“气骨”自“胸臆语”而出,“胸臆语”由“气骨”而成。诸家文章多有谈及适诗“...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语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语习得研究对语误做出过多种解释,其中“负迁移理论”,“中介语理论”,“输入输出假设”,“信息加工理论”和“汉英语言心理差异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语误的产生给出了各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