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杜夫海纳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现象学美学家。与现象学美学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一波兰的茵加登比较起来,杜夫海纳更为重视对于美和审美的哲学考察。因而,评述杜夫海纳关于美和审美的学说,有助于我们对当代西方哲学美学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美学。 “美的对象就是在感性的高峰实现感性与意义的完全一致……的对象”以胡塞尔为奠基人的现象学的著名口号是所谓“返回事物本身”,它所说的事物就是直接地给予意识的东西,即“所与”。它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翻译实践中,常常被汉语中的动词“搞”弄得手足无措。“搞”是汉语中一个新起的、意义丰富的词。在古汉语中没有这个动词,在近代汉语中,除极少数西南方言区作家的作品外,也极少见。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范围却日趋扩大,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现在,这个动词不但口语中常用,报纸、杂志、书籍上也屡见不鲜了,它取代了很多常用动词。为此,分析研究汉语中动词“搞”在维语中的译法,对于掌握它的规律和提高我们民族语文翻译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意义就存在于逻辑关系中,理性形式与感性内容的统一就是语言意义的最基本的逻辑结构。语言思想本体观同语言思维偏向,同思维、逻辑、认知等具有一致性。反懂如果仅仅停留在反本身,反理性逻辑、反意义唯一等,不解决怎么反就容易误入歧途。语言的多义性并不是有了反懂观念后才产生的,反懂只是一个看待语言的理念问题、视角问题。语言具有逻辑性,文学作品也具有逻辑性,只不过不是传统认为的只有理性逻辑,而是还有感性逻辑,并且感性逻辑在文学创作中占主导地位。理解文学作品应尽可能地接近作者的立意,这也是读书的一种伦理态度。理解文学作品也不能迁就作者的立意而忽视文本语言的逻辑性。把握语言的逻辑性,对分析理解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懂、非懂、反懂,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新哲学称之为“光明正大的感性哲学”。他从人本学的人的学说出发阐述了感性,并把感性规定为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感性东西是第一位的实体。人是感性的存在,只有爱才是一个对象在我们头脑之外存在的真正的本体论证明。感性、现实性、真理性是同一的。这样一来,他的感性也就成了一个本体论的概念,人本学哲学也就是感性本体论哲学。他提出“我欲故我在”,主张只有既与感性紧紧相联又同物质手段相联的意志,才能在行动上确证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感性实体的存在,这就为后人构建理解感性本体论的新视阈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当你听到英美人对你的赞美和夸奖说:You flatter me时,万不可按汉语的表达习惯理解为“你阿谀奉承我”,实际上这是对你夸奖他们表示感谢的说法,相当于汉语中的“您过奖了”或“承蒙您的夸奖,非常感谢”。“阿谀”和“过奖”两词的意思在汉语中差距甚大,但在英语中却只用flatter这一单词来表达,可见英美人对flatter somebody看得并不象我们中国人那么严重,即它并不是贬意的。但flatter确含“拍马馅媚”之意,何时  相似文献   

6.
蒙生学习汉语是属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其学习目的是掌握汉语这个工具,学会听说读写或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能够用汉语进行交际。学习掌握现代汉语语法,对于在汉语交际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能用语法规则,语法知识纠正错误,指导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举个例子,一位蒙生的作文当中有这么一句话:“他很兴趣地说,我们美丽了草原。”单凭语感我们也知道句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第一,“很兴趣”;第二,“美丽了草原”。假如要把这两处的错误性质明确指出来,就得靠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了:“很兴趣”中,“很”是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辨义基础是“形—义关系”,因而字形状物是汉语的意义生产、表述的突出特征。汉语文学能够在字形的展示中提供关于物质世界的感性生命经验,同时字形状物也造成了汉语文学超验意义和诵读意义的不足,所以,汉语文学力图把“意境”和“音韵”注入感物、咏物之中。在技术物品代码主宰人类的理解和交流的现代文化中,汉语字形状物的文学性特点对于恢复人对物质世界的感性生命经验具有独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论文精华     
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但理论界却仅仅从“抽象的对立面”即科学方法论范畴的意义上来理解具体观点,这是很不够的。具体观点是从客观到主观,从感性到理性,从纵向到横向,高屋建瓴,由俯视的角度对客观世界做流动的、全景的扫描、透视、考察、解剖。它既是思维的过程,又是实践的过程;它横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几个领域,贯串并体现了主观符合客观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9.
“自在之物”和“为我之物”这两个概念,对我们来说应该不怎么陌生。但是如果要问其含义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有什么实践意义,恐怕一下还说不清楚。正因为如此,对其作神秘主义理解的有,认为它蕴含着高深莫测的哲理,非一般人所能问津;相反,对其作简单化、庸俗化理解的也有,比如有人就说:为我之物就是我的东西。这真是离题万里了。因此,对自在之物、为我之物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为我之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对它的理解在学术界并不一致。多数研究者认为,“为我之物就是被认识了的自在之物”,“‘为我之物’和‘自在之物’相对而言,指被认识了的事物”,或者是“被我们所认识了的东西”。我认为,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也有的理解比较正确,可惜没有做出透彻的阐述。因此,深入地研究“为我之物”概念,给以确切的界说,这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说“面子”     
“面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想还好,一想可就觉得糊涂。它像是很有好几种的,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不怕“丢脸”,便是“不要脸”。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而“丢脸”之道,则  相似文献   

12.
谈汉语表示"愤怒"的概念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JohnLakoff和Mark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 ,概念隐喻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汉语语言现象表示“愤怒”情感这一抽象的概念中同样存在着“愤怒”的概念隐喻。本文将在大量收集分析汉语表示“愤怒”语料的基础上 ,提出汉语的“愤怒”的概念隐喻。它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如何通过人与自然关系认知“愤怒”概念。  相似文献   

13.
说“颜色”     
在现代汉语中,“颜色”一词人人能懂,个个会用。正因为它是一个常用词,所以就容易被忽视,以致有的人在读古文时,也往往不假思索地用今义去理解它。其实,在先秦、两汉时期,“颜色”并非一个词,而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含义,古人作过明确的解释:“颜,眉之间也”;“色,颜气也”。(许慎《说文解字》)所以,段玉裁说:“凡羞愧喜忧必形于颜,谓之颜色。”(《说文解字注》)用我们的话来说,“颜色”的本义是指两眉之间所表露出来的气色,泛指面容气色。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实现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要前提是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辈们已经实现了哪些创新。从哲学方面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揭示了哲学的阶级性,公开承认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二,离开了“哲学基地”,终结了哲学,新唯物主义“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再提供现实世界的具体认识和改造现实生活的方案,而只是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第三,它转变了对感性对象的理解方式,把感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从而为无产阶级提供从人们自身的实际生活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的思维方式。这三个方面的创新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何种方式、何种功能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何种理论形态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问题。搞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实现的创新,有利于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的真理道路继续前进,防止在“创新”的名义下向旧哲学的回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必须严格区分两种“人文精神”的概念和态度。一种是所谓普遍主义的,它把“人文精神”界定为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绝对”;另一种是所谓个体主义的,它强调个体的优先地位,主张普遍的东西只有建立在个体的感性体验之上才是真实的。本文对“人文精神”倡导者们的思维前提的初步批判就是对前一种普遍主义的批判,旨在为个体主义的“人文精神”廓清视域。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的被动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说的古汉语,是指唐代以前的汉语。 唐以前的汉语是怎样表达被动意思的,这在过去讲古汉语文法的书上经常见到,即所谓“被动式”。它的举例是:“为……所’式”,“为字句”、“见字句”、“于字句”等等。这些统统都可以名为句式。了解了这些,是可以对我们读懂古书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这些所谓“式”,是从形式上看的,究其实际,还远远不能说明古汉语里被动意思表达的情况。因为在古汉语里,不具有这样的形式,也未尝不是表达被动意思的。换言之,表达被动意思的句子和表达主动意思的句子,有的并不必、也不能单纯从“式”上来找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小学教师进修中师教材《语文基础知识》“谓语的省略”的第二种形式“习惯省”中说:“由于习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省略谓语动词‘是’或‘有’。”接着举了“工人阶级(是)硬骨头”、“她家一共(有)十四口人”等四个例句,并进一步指出:“以上句子中括号里的是省略的谓语。”这就是教材所认为的“谓语的省略”的第二种形式。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这类“习惯语”呢?它们是不是“谓语的省略”式呢?因为这种说法出现在省编中师教材上,影响颇大,所以,我们认为很有值得讨论的价值。下面,我们不妨以“工人阶级(是)硬骨头”一句为例,试加分析。首先,我们来看它是否是“省略”句。什么是省略,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指出:“应该说是有省略,  相似文献   

18.
198 9年第 9期《读书》载有李冰涛先生《治古汉语易而治古白话难》一文 ,探讨《胡适的日记》一书中为胡适所不解的一句散曲“剔秃栾一轮天外月”,原文是这样的 :古汉语比古白话好懂 ,何以见得 ?因为古汉语尚有历代的注疏帮助理解 ,而古白话 ,随着时间的流转 ,意义便不得而知了。即如白话运动的大师胡适之先生 ,也有不可明了之处。如《胡适的日记》第 5 3页 ,有一句散曲 :“剔秃栾一轮天外月。”胡适在“剔秃栾”后注了个“此字不明”。其实 ,徐州方言里就有这个词 ,是很圆很圆的意思。现在的徐州人形容很圆的东西还常用这个词。“剔秃”或“…  相似文献   

19.
我在民族汉语大专班的《现代汉语》教学中遇到极大困难,主要是学员汉语水平悬殊,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我作过一个调查,结果如后: 这里的“听懂”,只是指教师传递的语言信息,还不是指知识本身的内涵。试问,结果能听懂话的人不到三分之一,而听得很不懂或不很懂的人占大多数,这个课该怎么上法?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延续多少年了,有些人不仅自己在“糊涂”,而且还积极鼓吹别人“糊涂”,不管是大的原则问题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统统都应该“糊涂”,以为“糊涂”就是“聪明”,行之必有好处,且好处多多。恰恰相反,笔者的观点是,我们不应该“糊涂”,而要清醒,至少在大事上要清醒。如果大事也“糊涂”,没有是非,黑白不分,那他就是个不讲原则的人,不是明白人,而是心灵被污染的人,这样做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有的人崇尚郑板桥的墨宝“难得糊涂”,却没有理解郑板桥的本意。作为一句哲理名言,郑板桥的用意在于劝导人们不必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遇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