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众多,呈现出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于学科服务的因素出发,以武陵山片区为落脚点,研究了机械工程学科促进区域农机化发展的具体问题,给出了"请进来"、"走出去"、"促互动"和"搞自建"等具体路径,对区域的农机化及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晶 《中国民族》2007,(6):65-68
新西兰的农业高度机械化、专业化、现代化。在新西兰畜牧业、园林都包括在农业中,在这个大农业中,从事农业的人口才10%,但国家60%的外汇收入是这个大农业创造的。据1999年统计,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奶63.3吨,羊肉3.8吨,羊毛2吨,奶酪1.1吨,黄油2吨。我去过一个农场主家,他的农场饲养了近千头牲畜,但只有3-7名工人,它的机械化程度是非常高的。  相似文献   

3.
伴随元宇宙时代的到来,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实现数字化转型。元宇宙赋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突破物理时空藩篱,满足青少年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具身社交,保障青少年在元宇宙的空间权利;强化青少年的集体意识,延展意识形态空间阵地。但这也存在数据伦理、数字异化、数字殖民等风险,会进一步挤压青少年隐私空间,导致青少年出现认知障碍,甚至危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夯实元宇宙空间法治基础;增强对元宇宙构建的意识引领,把控空间生产方向;加快元宇宙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空间运营服务能力;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升空间开发应用能力,来规避元宇宙风险与挑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自然条件复杂,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这里的农耕生态、森林生态和草原生态受破坏严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发展生态农业入手,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建立生态优化的生产体系,实现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经过 15年的努力 ,我国终于实现了加入WTO的夙愿。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现行的税制与税收政策 ,将有重大的调整 ,这既给民族地区农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微观生产决策与宏观供求之间的关系 ,食品安全与政治安全 ,农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与现代化需要目标的实现 ,农业需要支持保护与国家支持保护能力有限等方面的压力 ;同时又给民族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现代化提供了历史机遇、科技机遇、市场机遇和投资机遇  相似文献   

6.
易比一 《民族论坛》2012,(12):94-95
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正确认识农业资源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提高农业综合开发保护层次,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服务现代农业;要提高农民素质,倡导农村环保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机化是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源之一,而地方高校又与区域农机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文章阐述地方高校与区域农机化的互动关系,在细化此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地方高校推动区域农机化发展的实践路径,与此同时研究区域农机化带动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逆向作用,为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农机化的利益共赢提供稳妥可靠、切实可行的方法举措。  相似文献   

8.
在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部队的生产自补能力,改善基层广大官兵的伙食?内蒙古消防部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探索出一条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保障有力”的新路子、有效地增强了部队的“供血”能力,为基层建设带来了活力。 内蒙古消防部队在认真做好各项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按照中央军委和上级部门的有关精神,坚持“长期打算,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在塞外高原建起了一个个绿色的“拴心工程”。目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巴东县属老、少、边、穷、库区,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底子薄、生产自救能力弱,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谷,严重影响了全县48万土家、苗、汉各族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巴东县在六七十年代曾涌现出全国闻名的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泉口公社,那里的坡改梯田至今仍是农民的"当家田".但是,前几年我们没有真正把农业放在基础产业的战略地位上来  相似文献   

10.
对西藏青作农业起源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藏青作农业起源的演进问题青稞作物农业的起源与青稞的起源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青稞作物农业的起源是青藏高原农耕先民从事青稞栽培生产活动的伊始 ,而青稞的起源指的是裸粒和无芒的西藏山地大麦类群来源于何种科、属植物的问题。前者讨论的是人的社会生产活动 ,而后者则是物种的自然形成。尽管“青作农业”的对象是青稞 ,但实际上“青作农业的起源”却不是由“青稞”本身决定的。也就是说 ,当初农耕民栽培青稞的起因 ,决非因为自然界存在青稞的野生品种 ,而是由社会、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由此 ,“青作农业的起源”、“青稞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正>澳大利亚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是全方位、多样性的。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致力于拓展市场和科技创新,还致力于保障农民收入,保护农业安全。结合我国政府对农业支持的一些现状,笔者有以下几点思索:1.农业支持力度亟待加强。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了。  相似文献   

12.
《尼族论坛》:湖南是农业大省,目前正在向农业强省转型发展。长期以来,湖南为全国农业生产特别是保障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请问湖南民族地区农业,相比全省来说,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14,(4):40-41
张硕辅调研邵阳武陵山片区农业发展 3月11日至12日,副省长张硕辅到邵阳市武陵山片区隆回县和武冈市调研农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完善水利建管机制,不断提升双季稻种植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芒景布朗族茶文化话语是布朗族世界农业遗产生境中衍生的文化再生产形式。布朗族通过茶的分类命名、茶魂崇拜、生态茶概念构建等话语形式积淀、存储了先民在茶文化生产、生活中生成的经验与认知,表征了布朗族发现自然、顺应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观。茶文化话语还原了布朗族人茶共生生态理念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可为当前中国式新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农业不是短期的产业,强调农业的持久展,增加农业后劲,这是任何国家农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持续农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求人类通过社会化劳动生产,永久待续地利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过程和保护生态环境,以生产足够的农产品、畜产品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如何吸收国内外持续农业发展的先进思想,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好经验,已成为西藏农业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极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西藏东部农业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实…  相似文献   

16.
西北回族经济活动史略王永亮谋求生存,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维持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经济生产。西北地区复杂的自然、社会条件,决定了历史上西北回族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性,在西北回族社会里,既有农业经济,又有商业经济,还有畜牧业经济。其中,商业经济是西北回族社...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关键性举措之一。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活化载体,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要聚焦于产业生命说和社会治理说,前者注重产业生态化治理实现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共处;后者提倡多主体、多部门协作实现经济有序发展。本文综合以上两大学说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共生系统说,结合共生理论构建本文理论分析框架,选取贵州从江占里侗寨进行案例验证,共同促进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充分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了内生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中国民族》2014,(11):M0002-M0002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9.
韦颖琛 《中国民族》2023,(4):112-116
<正>绿油油的稻田承载着农人的希望。春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遍布山坡平坝的稻田里一派繁忙景象,农民正在以人工或机械化方式忙碌地插秧。隆安位于广西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有着“中国那文化之乡”的美誉。这里河道纵横,湿地密布,水、土、热资源丰富,发展稻作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孕育出了极具特色和价值的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那”是壮语,意为水田、稻田,“那文化”就是壮族的稻作文化。隆安“那文化”底蕴深厚,被著名学者梁庭望先生称为“壮族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展示地”。2015年,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文化是一个民族生产与发展的根本,若作为基本权利的文化权利都不能得到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就很难获得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权利的实现与保障尤其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权利实现和得以保障的基础是将保护文化生态、提高文化自觉、政府与民间组织共同助力文化权利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