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数量与质量不同、拥有的专利技术先进程度不同、拥有的固定资产升级换代等影响因素不同,其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也不相同,这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有相似之处。无形资产领域的地租现象,形成了无形资产的“级差地租”、无形资产的“绝对地租”、无形资产的“垄断地租”及无形资产的价格。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解读无形资产的意义与价值所得的启示是: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促使企业树立无形资产意识,促进无形资产向无形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绝对地租率的规定不应该是绝对地租量与农业所投全部资本量之间的比率,而应该是绝对地租量与农业所投全部资本中的初次投资量之间的比率;同样,绝对地租量并不与农业所投全部资本量成正比关系,而只与农业所投全部资本中的初次投资量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者认为,研究《资本论》应该正确地理解和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Ⅱ);2。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3.再生产理论及其确立,4.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的独立科学价值;5.《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和历史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是马克思成熟时期的经典论著,它以剩余价值论与新陈代谢论为核心,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对人与自然的双重掠夺;提出了“新陈代谢”及其断裂的崭新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的双重危机——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预示了未来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型自由王国的实现。《资本论》包含着深厚的生态存在论美学意蕴,对于“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是农地流转的前提,而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并运用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合理地价的理论依据。把土地作为一种金融性资产、建立股份合作制是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的两种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土地理论与土地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土地理论包括土地所有权理论和地租理论。在这一理论中 ,马克思揭示了土地所有权制度和排他性 ,实现了土地资本化 ,提高了稀缺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 ,地租的存在是与土地所有权制度分不开的。我们用马克思的土地理论来指导和处理我国土地管理和使用中各种经济关系、利益 ,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围绕“剩余价值的流转”对《资本论》的整体理论结构进行梳理:第一卷考察了物质生产由“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构成,而“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剩余价值;第二、三卷分别讨论了剩余价值在“流通”等领域的流转及在产业利润、利息、地租之间的分割——这些都是在“此岸”的“必然王国”中的流转,而第三卷有关“自由王国”的论述则揭示剩余价值也可以由“此岸”的“必然王国”向“彼岸”的“自由王国”流转——与此相关,第四卷揭示作为剩余价值的时间存在形态的“自由时间”,只有从“真正物质生产”中游离出来并流转向“自由王国”,存在于“自由王国”中的包括艺术在内的“自由的精神生产”才能繁荣发展起来——此即《资本论》的美学维度.作为剩余价值流转的一种历史性方式,资本不仅阻碍剩余价值流转向工人阶级,而且也阻碍剩余价值流转向“自由王国”,这种“双向”阻碍,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内在对抗性的两种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8.
虽然马克思关于经济拜物教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但他对资本拜物教的批判,最后落脚在《资本论》第三卷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不同形式的瓜分问题中。在与生产过程没有直接关联的利息、地租和商业利润中,资产阶级再一次将资本的剥削本质更深地遮蔽起来。这是一步步造成资本拜物教神秘幻象背后的客观关系转换机制。这也是一种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隐匿起来的有中变无的戏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它实际上是一部包含了社会科学的许多分枝的光彩夺目的“百科全书”,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经济管理理论,既有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又有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前者涉及了人性、人的需要的理论,后者涉及了管理的必要性、性质、基本职能和作用。发掘《资本论》中的这些经济管理理论,对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使全国人民明确了改革的方向,进而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市场经济理论,了解、掌握市场经济及其规律的热潮。勿庸讳言,市场经济在我国确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和事物。几十年来中央计划安排生产、统一配置资源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尤其将市场经济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更令人产生谈虎色变的感觉。当邓小平同志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均是经济手段告知国人之后,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市场经济。于是,对市场经济及其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到处寻求市场经济理论和真谛。其实,只要我们重新翻开《资本论》,市场经济的理论即在其中。  相似文献   

12.
就中国经济形势而言,剩余价值理论所存在土壤极其丰沃,由于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的复杂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作用和地位难以一概而论,马克思乘余价值理论有着普遍意义;剩余价值率应具有表示劳动者创造能力的新的含义,劳动者以舒畅的心情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础。我国企业信用制度的缺失,大大削弱和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的阐述了信用理论,指出信用对商品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重温这一理论,结合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的发展现状,以期对我国企业信用问题的成因从理论渊源上有着更为深刻和准确的理解,并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提出了若干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完成的宏伟巨著,恩格斯对《资本论》的理论贡献使其与马克思的名字不可分离地连在一起。唯物辩证法是《资本论》分析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根本方法,恩格斯不仅在马克思创立唯物辩证法过程中,与马克思共同完成了唯物辩证法在经济学领域的运用,而且在马克思逝世后对唯物辩证法作出了系统化和完善化的研究。《资本论》具有经久不衰的学术价值,恩格斯对《资本论》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与马克思的三轮书信交流,以及修订《资本论》第一卷新版本和编辑出版第二、三卷所作的写作、注解、增补上。《资本论》是一把刺向资产阶级心脏的锋利的剑,恩格斯不仅通过写书评、通俗小册子的方式批判资产阶级对待《资本论》的态度,促使工人阶级去了解《资本论》,而且以直接的公开的方式批判资产阶级的错误言论,在捍卫《资本论》中发展马克思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剩余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是劳动者剩余劳动的体现.它具有商品经济的共性和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特性.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那种把剩余价值的源泉归之于物化劳动,并以此作为分配的理论根据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在《资本论》教学中突出其方法论的教学是笔者多年来的一贯追求。具体做法是在序言部分从总体上勾勒出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统御下的《资本论》方法论体系的框架结构;在正文部分具体剖析方法论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和叙述中的运用;以《资本论这》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之“矢”、射重大现实经济问题之“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剩余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是劳动者剩余劳动的体现。它具有商品经济的共性和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特性。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那种把剩余价值的源泉归之于物化劳动,并以此作为分配的理论根据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边远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一系列困境,急需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所论述的一些观点颇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性,对我国边远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探索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都以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却得出了十分迥异的结论.分歧首先产生于基本命题--商品价值,从商品价值开始,到工资、利润及历史观都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而演绎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是,撇开<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在阶级立场、理论体系和论证方法上的区别,它们在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上,仍然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外在互补性.在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资本论>的指导地位,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又要借鉴和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从而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改革实践拓宽道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王惟中、洪大两位教授合著的《〈资本论〉专题研究及其应用》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共有15个专题,近30万字,是作者长期从事《资本论》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它标志着我国理论界对《资本论》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对我们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