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闻人军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上刊登了《“大斗出,小斗进”辨》的读史札记(以下简称《辨》文),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涉及中国古代史上一则重要史事的理解问题.我认为其中论据尚多可议,故不揣浅陋,特为此文以求教!关于这则史事,各家所据的原始资料都是《左传·昭公三年》齐相晏婴私下里对晋大夫叔向讲的一段话(着重号系引者所加):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避 相似文献
2.
作为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近日我跟一些HR聊天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毕业生刚进公司的三年内处于拔算盘阶段,拔一拔动一动,三年的适应期后,又开始辞职。职场新人工作满三年,渐渐告别被拨的算盘身份而羽翼丰满,是坚守还是辞职,引发了笔者的深思。职场新人莫非真的难过三年之痒——第一年新鲜,第二年习惯,第三年反感?工作不过区 相似文献
3.
许新程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8,(2)
徐震堮先生《〈世说新语〉词语简释》训“政(正)复”有“即使”义。郭在贻先生《训诂丛稿》补正该词还可作“只不过,只是”解,谓相当于文言的“特”字。并进一步借杨树达先生“表态副词,推拓连词”为之归纳,甚韪。今进一步推考,窃谓“政(正)复”一词,即为前朝之“正”,“复”仅为六朝及唐宋口头习用主语助。试证之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借喻”、“借代”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春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4)
借喻和借代,是汉语修辞学中性质不同的两种修辞格式。由于它们在形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比如,都不出现本体,而以喻体或借体替代之,所以往往易被混淆,即使在国内较有影响的《现代汉语》教材,也不例外。因此有加以辨析之必要。请看下列各例: 相似文献
6.
“义理”、“考据”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4-151
"义理"、"考据"二词原非一对范畴,造成其在几个向度上的区别并不具有无条件的一致性。"考据"指利用文献资料所做的专题研究,"义理"起初泛指各种社会行为准则和观念,虽可以简驭繁,但比天人性命具体。二者转为一对范畴是初始涵义、经学逻辑以及认知策略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在文本诠释领域,"义理"原与"文章"、"章句"相对,后者接近于经书本文。经书"本文"而非经书中适合考据的内容,代表着经学诠释中"殊相"、"部分"的一极;"义理"、"考据"都围绕本文展开,考据活动的共相性取向由此彰显。在一个五要素的文本诠释理论模型中,考据活动足以与阅读活动等价,所以存在"关于义理问题的考据"。 相似文献
7.
张亚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建安时代“俊才云蒸”,邺下聚集了“盖将百计”的文学之士,其中以三曹、七子、蔡琰最为特出,三曹更是处于领袖群英的地位。然自六朝迄于明清,被文学史家频频称引者,却大抵是曹植、王粲、刘桢三人。三人时被并称,但在多数情况下却是以“曹王”、“曹刘”的组合形式出现,且往往被分别视作建安文坛的代表。如《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云:“曹、王、陈、阮……斯并高视当世,连衡孔门。”《隋书·文学 相似文献
8.
韩东屏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许多人习惯于不加区分、不加限制地使用“同一”和“统一”或“同一性”和“统一性”等概念。因为列宁和毛泽东都说过:同一和统一是一个意思。但是,正是列宁和毛泽东本人,又常常在同一篇文章、甚至是同一段话中同时使用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概念。这说明,唯物辩证法中的同一和统一两个概念是有差异的。 “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哲学上旷日持久的关于同一性含义之争之所以难见分晓,未必不是同一和统一之相似所致。 相似文献
9.
杨卫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50-152
近代汉语里,程度副词“大、忒、特”的用法有同有异,本文追本溯源,通过比较试图说明其流变及分合并着重阐明“太”与“忒”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张可折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遭贬离京,到杭州任通判。熙宁五年游西湖时,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绝句五首,其一云:“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相似文献
11.
吴祺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65-68
甲骨文“来”和“翌”是卜辞中用来表示将来时间的两个词,二者为近义词,有相似之处。但细分之,二者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即在表示将来时间远近上的不同。通过详细地搜索相关卜辞材料,用数据说明了二者的区别,得出“来”是远指将来某一时间,且主要是指从占卜日起第二旬的期间内;“翌”则是近指将来某一时间,且主要是指从占卜日起的一旬期间内。 相似文献
12.
刘中一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
普及本《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独无惜春谜语。查对了“百二十回本”系统的三个版本,都是如此。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第3版的“校记”摘要举例里,亦无只字片语涉及此谜。 相反地,在“八十回本”系统的三个版本中,均有惜春的“海灯”一谜。如《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第1版),在探春的“风筝”谜语后,即是惜春的谜语“海灯”: 相似文献
13.
廖一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2):85-88
“出”、“具”二字在唐笔记史料中分别含有“贬官”和“穿戴 ,整理 (服饰 )”的意思 ,而《汉语大字典》缺此义项 ,今引例补充说明之。 相似文献
14.
程国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启事”和“公告”在使用上常会用错,情况有二:一是将“启事”误写为“启示”;二是将“启事”,“公告”混同。其实,“启示”并不等于“启事”;“公告”也并非公开告知之意,启事的内容切不可冠以“公告”之名。 相似文献
15.
朱惠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56-58
"哭、泣、啼、号"是一组常见的同义词,但并非浑然无别,而是同中有异,古往今来都有人对他们进行过辨析,但众说纷纭,讫无确说。通过考察,可以认为"哭"是哭泣的通称,古今皆然;"泣"是多泪之哭,多指小声或无声流泪之哭;"啼"是大声之哭;"号"是声言交杂之哭。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推动延安精神"五进"(即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工作深入开展,表彰先进,我们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与省直机关分会、企业分会、高校工委分会联合组织调查组,于2011年10月18日至2012年元月11日先后对省直机关分会、高校工委分会、省企业分会推荐的,拟表彰的先进单位湖北省国家安全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省民政厅、省地税局、省食品药品技术监督局、省长江委员会、江汉油田、长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环集团等进行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7.
18.
王忠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
西汉前期的田亩制,史学界多认为是“大、小亩并行”。以晁错上书所言“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和《淮南子·主术训》“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的记载,认为前一记载产量偏低,应指“百步为亩”的小亩;后一记载产量偏高,应指“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大亩。这种仅以亩产量的差异来推论一个时代的田亩制,显然是欠妥当的。 《盐铁论·未通篇》记载: 相似文献
19.
王湘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31-132
南宋吴文英《江南好》词“蓉兄梅弟”句,众多词集版本皆作“梅兄蓉弟”,甚至表述次序稍有变化。本文从生长习性、典源等分析,句作“馨兄梅弟”误,当为“梅兄蓉弟”。吴文英“好结梅兄馨弟”句,化用黄庭坚诗意,透露出文人亲近自然、寄情外物之情,其中高洁雅趣,了然可见。在诗词创作中,“梅兄綦弟”已成固定搭配,既简洁凝练、对仗工稳,又... 相似文献
20.
陈宜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3)
关于《木兰辞》中“策勋十二转”一语,在现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本中对该句的注释是:“记功很多次.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这里把“勋”解释为“功”,“转”解释为“次”是不对的.仅从原诗上下文来看,天子一次就给木兰记很多次功,这在逻辑上至少也是十分令人费解的了.那么,“勋”和“转”在产生《木兰辞》的那个时代是指的什么呢?《旧唐书·职官志》指出:“勋官者,出于周、齐交战之际.本以酬战士,其后渐及朝流.”十分清楚,“勋”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