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汉王朝为打击匈奴而通使西域。为了使西域诸国与匈奴断绝关系,和西汉王朝一起攻打匈奴,达到断匈奴"右臂"的目地,西汉对西域诸国进行了经济文化渗透。匈奴在汉武帝的打击下,对汉朝称臣;汉王朝为巩固汉匈的君臣关系,对匈奴进行了经济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2.
匈奴和亲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匈奴曾建立过一个十分强大的政权,与中原王朝以及周边其他民族保持着时战时和的状态.其中,和亲政策在匈奴处理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尤其是与汉朝的关系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骄踞接受到被迫提出,从轻视到重视,从仅与汉朝和亲到运用和亲拉拢西域乌孙、车师等,匈奴对和亲的认识不断发生转变.可以说,在与汉朝的互动中,和亲逐渐成为匈奴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汉朝运用得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3.
浑邪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邪部,地处河西走廊及新疆东部,扼守丝绸之路孔道,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她所属人口众多,但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一年之内,被汉朝军队杀、虏及随同浑邪王降汉的,就有九万多人,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休屠部人。因此,无论就汉匈关系、汉与西域的关系、匈奴与西域的关系,浑邪部无疑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怪乎在汉武帝元狩二年一年之内,汉朝军队连续两次向匈奴发起的猛烈攻击,其打击对象都是浑邪、休屠二部,  相似文献   

4.
公元123年,北匈奴联合车师频繁侵扰汉朝河西四郡。敦煌太守张珰在朝中保守派势力占上风的情况下,勇于上书,策略性地提出解决西域问题的上、中、下三策。上策主张立即进兵蒲类海讨伐北匈奴,中策为屯驻柳中的延缓之计,下策是放弃交河城。汉朝政府经过慎重抉择,最终采纳中策。张珰"三策"为汉朝政府正确决策及时提供可行方案,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对有效推动西域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一面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一面千方百计地联络役属于匈奴的西域各国。张骞在联络西域的斗争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提出与乌孙联姻结盟的建议,就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虽然在他活着的年月,没有能够亲睹这一愿望的实现,但汉王朝却一直奉行这一建议,目的终于达到了,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有汉一代,与匈奴在西域进行长期的争夺,终获胜利,从而奠定了后代经营西域的基础。这一史实,不仅在汉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是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也有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对西域地理形势的分析,探讨汉代经营西域之战略,总结其制胜原因。相信这一探讨对研究汉代西域史地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西域都护是汉王朝为保持干预西域事务的强大影响力、保障丝绸之路畅通而设立的管理西域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河西汉简和传世文献中元康年间的"都护"都是当时完整意义上的"西域都护"。神爵二年之前,西域属于汉匈争夺地区。神爵二年,随着匈奴日逐王降汉、车师彻底被汉王朝占领,匈奴在西域的主体势力基本瓦解。西域都护军政职能的强化,不仅对西域南北道诸国进行领护监管,还统一管辖了包括屯田机构在内的汉王朝在西域的其他机构,因此,传世文献称西域都护建立于神爵二年有其合理性。西域都护具有使者、"加官"性质,是汉代领护边疆少数民族的使职;西域都护通过"护道"实现"护国",通过"护国"最终实现汉王朝打击、孤立进而迫使匈奴臣服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乌孙为西域大国,在汉、匈关系中一度举足轻重,西汉“断匈奴右臂”的战略,首先因乌孙而提出,进而拓展为对于整个西域的宏伟设想。西汉采取了联姻与军事威慑相结合的外交策略,促使乌孙的立场由“观望”转为“归汉,”这是西汉外交在“大宛之役”后的重大突破,亦对古代中亚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乌孙,汉代西域大国,其名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及盛,取其羁属,不肯朝会焉。”至极盛时,有胜兵18万,人口63万,等于汉西域城郭诸国若羌、鄯善、莎车、疏勒、于阗、焉耆、龟兹等国人口的2倍。 乌孙不仅人口多,而且据地辽阔,占有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括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一带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文字记载,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通往来最早开始于汉朝,即汉武帝建元中期汉中人张骞三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126年第一次前往西域,原打算联合大月氏共同打击北方强敌匈奴,但没有成功.公元前119—115年又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算联络乌孙与西域其他国家共同对匈奴作战,均由于中途迷失方向,目的没有达到.但他的副使堂邑义却因此到过大宛、康居、  相似文献   

11.
关于汉代乌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公元前二世纪以前,他们劳动、生息在河西走廊一带,公元前二世纪初,移居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本文拟就乌孙的原住地及其西迁、西迁后住地的范围、乌孙与汉朝政府的关系、乌孙社会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子今 《南都学坛》2012,32(4):10-13
在汉王朝对西域实施有效控制之前,匈奴势力对这一地区有显著的影响。这就是所谓"西域诸国"皆役属匈奴"的时代。《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记载:"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常居焉耆、危须、尉黎间,赋税诸国,取富给焉。"僮仆都尉"是汉文义译匈奴官职特例之一。分析"僮仆"取义以及"僮仆都尉"居地和"僮仆都尉"设置的时段特征,对于理解和说明这一阶段的西域史和匈奴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自张骞通西域后 ,我国汉朝与建国于今中亚、西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乌孙、奄蔡、条支、安息、黎轩等国间的交往联系加强了 ,我国汉朝较高的封建文化不断传播到中西亚各国 ,中西亚各国的优秀文化也传入汉朝 ,从而促进了汉朝与中西亚各国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汉建立之初 ,国势衰弱 ,而其北方的匈奴却很强大 ,并不断对汉朝西北边境侵掠 ,向河西、河湟和西域地区扩张 ,以及汉朝大力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 ,加强西北边防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本文认为 ,在敌强汉弱情况下的和亲政策 ,以及汉朝为发展经济和加强边防建设的政策、措施 ,乃是对付强敌的一种积极的防御政策  相似文献   

15.
乌孙,是公元前二至一世纪,我国西部最强大的王国之一,在西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乌孙人是今天哈萨克族的祖先之一,原本活动在河西走廊西部的敦煌、祁连之间。汉初,西迁徙居伊犁河流域,占据了巴尔喀什湖东南部的广大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对开发伊犁河流域,对古代新疆历史发展和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都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乌孙与西  相似文献   

16.
贾文丽 《南都学坛》2010,30(4):5-11
两汉时期,河西因地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中原和西域四大经济、政治区域的结合部,又是交通要冲,地形险要,因而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河西归汉后,面对政治形势和地理形势变化的需要,汉朝在河西的防务建设经历了初创和成熟两个阶段。防御措施不断加强,建立河西四郡、属国,增筑居延、休屠塞;作战方略适时调整,以河西军为主力或偏师与多路大军协同作战,使河西的战略前沿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汉朝北伐和西征的必经之地。综观汉与匈奴百年作战的历史,汉朝在河西的防御与战略演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朝政府和匈奴在今甘肃西部的祁连山北麓,进行过一次重要战争,这是汉、匈关系史上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次战争。战争的结果,汉朝和匈奴的政治、军事势力对比开始发生变化;加上汉武帝在此基础上把战果的影响继续扩大,这样,汉朝在军事上由原来的劣势逐渐转变为优势,匈奴在军事上的优势开始转向劣势。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18.
从汉朝官员投降匈奴的情况看,既有受皇帝猜忌和政治迫害而投降匈奴者,又有出使匈奴时主动投降者,也有出使匈奴遭到扣留而被迫投降者,还有兵败主动投降者或被迫投降者.尽管各类官员投降匈奴的具体原因和途径不尽相同,但都与汉匈军事实力的变化、汉朝恶劣的政治环境、匈奴单于的积极争取以及匈奴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关.对汉朝官员投降匈奴的问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宜对他们全盘否定,也不宜全盘肯定.应该一方面要明确指出他们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分析他们投降的背景,同时还要客观认识他们对匈奴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汉代对西北边疆民族实行归义政策,归义事务有"典客""典属国"专职管理。汉对归顺的匈奴、羌人、小月氏以及西域地区名王贵人封侯赏赐,设置属国对归义大众安置,给予归义民众"田无租、市无赋"的优待,要求边塞不得私自役使归义民众。汉代归义政策的实施对促进西北边疆开拓和边地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武帝以前高祖、惠帝和高后时期,由于国势不振,汉朝试图通过和亲来“约束”匈奴侵扰。但是,匈奴一再背约的现实,迫使汉朝统治者对以往单纯依靠和亲以消弭匈奴入寇的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文景之世,在继续与匈奴和亲的同时,还采取了向西北边地移民和入粟于边以拜爵、除罪,建立官营牧马苑和鼓励民间养马等积极防御措施,使汉朝在西、北边塞的被动局面有所改变,从而为汉武帝武力反击匈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