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对华反倾销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急剧增加,无论是立案数量、涉案商品种类、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国家,还是最终裁定的反倾销税率,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我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应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规范出口竞争秩序,提高企业应诉的主动性,建立健全应诉机制,加紧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区性或多边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对传统贸易壁垒的削减 ,反倾销日益成为各国用作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器。中国作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 ,不仅应当从历次的教训中吸取经验 ,更应该以WTO成员国的身份积极运用WTO反倾销规则以及WTO争端解决机制来保护我国产业免受国外倾销的损害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之后,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内产业的保护作用被逐步削弱。面对进口产品的倾销,我国产业界要学会运用反倾销这个WTO允许的规则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国内企业的正当利益、保证产业安全。就我国对进口产品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反倾销调查进行经济学分析,针对反倾销调查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面对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与日俱增,产品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各个方面,给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本文就我国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的表现分析了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反倾销的主动性;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政府部门和各种商会要加强在反倾销中的协调作用;完善立法,建立合适的反倾销等具体措施,以保护我国诸多幼稚企业和工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孙伟 《理论界》2004,(4):248-248
一、从国际大环境来看 1.我国近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迅速,出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对有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因此,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严重,我国成为众矢之的,同时也成为反倾销的主要对象。 2.近年来由于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市场竞争加剧,各国企业都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出路,每一个国家都是既想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别国市场,又想保护本国的市场,不让过多的外国产品进入,许多国家贸易保护有所抬头。特别是乌拉圭回合协议生效后,要求各国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取消进口数量限制,各国为抵  相似文献   

6.
国外反倾销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指控逐步增多。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里,中国遭受反倾销诉讼案件已位列世贸组织成员国家首位。反倾销案件的急剧增加不仅对我国外贸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对我国产业安全也构成了威胁。在此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面临的国外反倾销现状,进而指出国外反倾销对我国产业安全产生的影响极其影响机理,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擘 《兰州学刊》2003,(4):85-8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 ,熟悉和运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尤其加强反倾销制度的建设和理论研究更是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中国面临的反倾销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探究了其形成原因 ,然后对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立法、执法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78年外国首交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起诉以来,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呈递增趋势,特别是“入世”以后,涉及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此起彼伏,明显增多,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扩大对外出口的重要障碍。本文在对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本着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应诉为事前预警、变弧军作战为协同对外的原则,由政府、协会、企业多方共同努力,采取相应对策,尽快扭转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外反倾销的现状、问题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的入世承诺,我国目前的关税水平已大幅下降,国外商品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其中,不少国外商品是以倾销方式进入我国市场,给我国的国内产业造成很大损害。文章对我国对外反倾销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多元分析,从而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存远 《理论界》2005,(3):55-55
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这种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法律手段对我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这种情况已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必须对这一课题进行新的认识和研究,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出口企业频遭反倾销调查原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贸易大国 ,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的受害国。近年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指控案件愈演愈烈 ,对我国出口商品投拆反倾销的国家越来越多 ,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更加频繁 ,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还动辄采用“特保条款”,这些无节制的反倾销案件给我国的出口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 ,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出口企业频遭反倾销调查的特点、原因及政府和企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已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之一,而中国已成为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从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障碍,中国企业已无法回避.本文针对现状,提出了跨越这一障碍的四大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进出口额不断增大,不可避免地遇到越来越多倾销和反倾销问题。本文通过山东省面临的倾销和反倾销现状,分析遭遇倾销和反倾销的深刻原因,然后从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协会等方面,提出反倾销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应对因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被反倾销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已被外国发起反倾销调查500多起 ,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已成为WTO成员 ,但由于我国“入世”在反倾销问题上的承诺 ,我国在“入世”15年内应对外国反倾销时仍将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制约。如何应对外国因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我国反倾销 ,是我国出口产品应对外国反倾销调查的关键。本文以“入世”后外国对我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外国对我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主要协议性依据 ,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外国对我国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倾销,英文表现为Dumping,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解释,其意思是抛弃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根据WTO反倾销协议第一部分第二条:倾销,指产品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以低于正常价值销售的行为。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倾销作为一种贸易歧视,扭曲了自由竞争机制下的价格水平,因此世贸组织允许其成员按照世贸组织的协议通过征收反倾销税来加以制裁,这称之为反倾销Antidumping。反倾销是WTO允许的世界各国均可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反倾销法制定的初衷是反对贸易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但是,随着…  相似文献   

16.
张萱 《兰州学刊》2007,(8):62-63
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频遭反倾销的原因及特点,认为体制性、法律性因素在当前应对反倾销中问题突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竞争日趋激烈 ,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自我保护手段之一 ,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环境 ,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反倾销为核心的贸易战不断升温。反倾销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深入分析我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 ,加强有效对策的研究 ,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特点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目前遇到的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进行反倾销不断增加的现状.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具有力度不断扩大,范围越来越广,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歧视性,呈现出"多米诺骨牌"效应和短期内不会消失等几个特点.最后,本文针对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外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又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境外企业对我国的倾销将更加频繁和难以防范,反倾销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有效地对外反倾销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WTO的反倾销安排与我国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出口商品屡次遭一些贸易大国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报复 ,这种状况在我国“入世”后将会有所改变。在享受这份保障的同时 ,还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 ,包括积极的磋商和配合调查 ,以及按程序申请审查裁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